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总计占1/3的世界人口,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强国,印度也在向着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前进,2005-2012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为10.53%,而印度为7.78%。两国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世界产业的布局。本文以联合国工业组织(UNIDO)的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数和德勤的竞争力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和印度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的一份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上年基本持平,GD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接近9%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肖勇 《经营管理者》2013,(25):363-364
<正>一、中国户外发展背景2005——2012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额从10亿增加到1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宏观层面,城市化、收入增长带来消费的繁荣。人均GDP≥6000美元,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产业发展依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中观层面,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二、中国户外发展现状2005——2012,金融资本以不同形式进入户外行业,以探路者上市为代表,推动国内品牌规模化成长。泛户外概念已经形成;国产品牌在品牌建设上加大力度,把渠道中心移到商场渠道,同时户外店也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6年春季报告,报告中预测我国今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9.6%左右。报告预计,2006年GDP增长率将达到9.6%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5%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0.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9.3%左右。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8,(24):6-6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GDP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率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降到一位数。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资产泡沫破裂.中国的出口和投资开始蒙上阴影。为防止陷入急速的衰退,中国有必要迅速向依靠内需的成长道路上转变。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很有可能低于10%。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迎来了拐点。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8,(1):16-19
11.6GDP增速连续5年保持10%以上我国GDP已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7年预计将创10年来最高增速。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平,GDP增长率将达到11.6%左右。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决策》2012,(10):13
印度寻梦当印度在65年前赢得独立的时候,该国领导人对于国家的未来有过一种愿景,那就是自由民主制。但在这种愿景里,经济方面却是一处败笔。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印度的年均GDP增长仅为惨淡的3%到4%--这被称为"印度增长率"。若要缓和当下的种种问题并提高经济增长率,印度需要进行更多的改革。对于必要的政策措施,经济学家之间存在一种广泛的共识;而在政治家之间,对这些政策措施有一种强烈的抵制。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市市长黄奇帆8月1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撰文,就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围绕五大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到2017年金融业GDP占全市GDP的10%】近年来,重庆金融业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不仅支撑了工商企业的发展,而且自身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去年重庆金融GDP的占比是8.6%,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要实现2017年占比10%的目标,每年金融GDP增长率要达到17%、18%。这个指标代表了重庆作为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巴西经济发展概况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195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66.7亿美元,1988年已达到3571.7亿美元,29年问增长了20.4倍,成了世界上第九位经济大国。人均 GDP1950年为321美元,到1988年增长为2469.4美元,比1950年增长6.7倍。1948—1979年的32年间,巴西 GDP 平均增长7.2%,既高于本国战前的增长率,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战后的增长率。曾被誉为继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奇迹”之后的巴西“经济奇迹”。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某些部门出现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现象◎国内成品油供求紧张◎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困难加大◎M1、M2增速差距值得注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的一份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与上年基本持平,GD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下, 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接近9%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和训练以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与出口变化率为输入变量,GDP增长率为输出变量的Elman神经网络。在假设输入变量服从给定概率分布的情况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网络输出GDP增长率,并通过核估计估算GDP增长率的概率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2.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良好。鉴于中国经济分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增强,9.5%GDP增长率出来后,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13.
刘伟  范欣 《管理世界》2019,35(1):13-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迅速跨越下中等收入阶段,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身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下中国不得不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本文将采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方程进行测算,2022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7.32%,人均GDP将达到1.33万美元,顺利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35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6.34%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15万美元,约占美国的38.29%,有望进入现代化低级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此,应通过注重资本投资方向,提升资本投资效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降低人力资本错配,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等手段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为保持潜在经济增长率中高速增长,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年至199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8%、7.1%、8.0%和7.3%,2002年可望达到8%。在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这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外向型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趋同核算模型,考察了地区差异、人均GDP增长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各地区财政支出等外向型经济因素对1993—2008年间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贡献,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年至199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8%、7.1%、8.0%和7.3%,2002年可望达到8%.在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这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49):26-26
最新发布的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的较高水平,2011年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表现在银行超额储备过多,具有很强的放款能力。2006年末,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1979年至2007年,中国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近10%;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00美元左右,增长10多倍。对此结果人们满意,但对于取得这一结果的过程却有诸多议论,其中之一是发展方式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卓亮 《领导文萃》2012,(21):29-31
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尤以印度与巴西较为严重,俄罗斯次之,金砖国的风采似乎正在褪色。中国经济虽保持8%以上的增长,但动力有所减弱,第二季度难免继续探底。在此形势下,其他金砖国家的经验教训或能对中国预防经济过快下滑有一些启示。印度:财政刺激效果短暂后遗症大2012年首季,印度GDP增长5.3%,为9年内最低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