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2年,内蒙古地区雨水充沛,农业生产丰收、农牧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但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依然缓慢。2002年,我区世行扶贫项目8个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6.86元,比上年减少67.34元,下降4.6%。在生活消费中,八大消费水平顺序为吃、学、住、医、行、衣、用、其他,贫困地区农牧民消费水平仍然滞后。  相似文献   

2.
刘春环 《青海统计》2002,(10):21-23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长速度比上年快7.7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3%。虽然我省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上年的0.4191下降到0.4063,缩小0.0128,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366.4元)相比还少755.53元。从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看,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户有447户(以下称为中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的74.5%,其平均收入为1049.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86%,比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户68户)低78.54%。本文拟通过对全省农牧户与中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结构和收入因素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推动全省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我区农村牧区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与日提高,平均对每个贫困旗县的年投资额达上千万元,并且投资力度逐年在增大,因而很多贫困地区农牧民得到了有效脱贫,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实践证明,目前对贫困地区采取不切含合实际的既无地区分类标准,又无具体科学界定概念的主要以较低农牧民纯收入(食物性贫困因素折成收入为主)为依据,统一定贫困标准、统一定贫困旗县进行短期扶贫的办  相似文献   

4.
2005年前5个月,我省房价涨势渐趋平稳。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948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8.9%,比2004年全年平均售价涨8.6%。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在10%以上的有14个省(区、市),其中5个省(区、市)涨幅在20%以上。我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029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1%,比2004年全年平均售价涨4.5%。其中商品住宅售价1902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0.4%。我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比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社会》2005,(2):21-22
记者从日前结束的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了解到,去年,全省共累计解决了40.9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61.68万贫困人口脱了贫。全省77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12元,比上年增长11.98%,去年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比上年增长了13%。  相似文献   

6.
我市今年上半年的农村牧区社会经济调查工作已告结束。据对507户在村住户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牧民现金收人均为 1552.07元(扣除储蓄借贷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 214.99元,增长 16.07%,人均现金支出为1242.12元(扣除储蓄借贷支出),比上年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中,利用扶贫开发政策优势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方式,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新途径,促进了全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壮大和贫困地区产业化基地的形成,并收到了良好的扶贫效果。实践表明,将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走产业化兴旺之路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下面,本文拟从五个方面阐述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化扶贫的主要措施: (一)通过科学手段选准开发项目,以规模化安排全局 要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特点,依托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养鸡、兔起步,猪、羊  相似文献   

8.
2006年,县委、循化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全县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使全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快速增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26元,比上年增加306.26元,增长15.21%,是近年来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我省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狠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拓市场,房地产业出现了繁荣的发展局面。2000年,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1273家,房地产从业人员数63418人,实现增加值105.49亿元,总资产达到636.9亿元。房地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97亿元,比1999年增长37.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比上年高2.3个百分点。全年销售商品房屋建筑面积945.6个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3%;实现销售额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4亿元,比上年增长76.9%。  相似文献   

10.
自“三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自治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扶贫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少地区和人已摆脱了贫困,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扶贫部门统计,经过七年的努力,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数已从357万降至80万,减少了77.59%。但据调查,自2001年开始,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数以较大幅度的增幅,逐年在增大,大有回升势头,直接影响着我区整体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部分贫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统计》2007,(2):44-44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37元,比上年增加193.26元,增长8.93%,是近年来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元江苏省城调队据202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快报资料显示,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24元,比上年同期的4209.05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减少...  相似文献   

13.
固原市所辖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五县(区)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全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宁南山区八县)的62.5%,占全国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数592个的0.85%。国家统计局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8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标准由上年的1067元调整为1196元,贫困标准上调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人口线”这两条线合二为一统称为“贫困人口线”。2008年固原市贫闲人口为8.3万人,比2007年减少6.2万人(已转换为可比口径),贫困发生率为6.3%,比2007年下降6.2个百分点(附表)。  相似文献   

14.
一、用贫困测量指数对我区农牧民贫困现状分析 根据全自治区31个国贫旗县294个行政村的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国贫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396元,比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642.2元,在贫困线635元以下,贫困发生率为18.3%,其中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的特困人口占12.1%。国贫旗县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2000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78.1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436.8元,恩格尔系数为45.9%,比全区高1.1个百分点。衣着支出81.2元,与全区平均数比低29.6元,人…  相似文献   

15.
钱林 《青海统计》2004,(6):24-26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济克服了“非典”、国际石油价格动荡、电力供应紧张和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工业生产完成增加值1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幅比上年的幅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我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施《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的关键一年。五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国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落实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技术,以贫困村、户为对象,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改造乡村两级公路、广播电视信号的接人、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保障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后我省扎实有效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咨询》2011,(2):1-1
今年我省将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继续实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省本级预算安排转向资金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主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26件实事。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统计》2008,(6):42-42
2007年,我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有力地拉动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78亿元,增长15.4%。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递     
《浙江统计》2007,(2):F0003-F0003
●2006年浙江GDP增幅高于全国。2006年我省GDP为1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幅分别比全国、上海高出2.9和1.6个百分点,比江苏、山东和广东分别低1.3、1.1和0.5个百分点,江苏、山东和广东GDP总量均在2万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省上下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三农”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全省乡村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据青海调查总队对15个县、600户农牧民家庭,100个乡镇、180个村的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达1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4亿元,增长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