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指导思想乡镇企业要大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必须树立三个观念: 第一,要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志改革的观念。科学的战略规划是建立在对资源优势和市场趋势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资源不仅有自然资源,还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不仅要利用本地资源,还要利用外地资源、外国资源。乡镇企业不仅要面向农村市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梁兴文一、乡镇企业的现状及问题发展市场经济是大势之所趋,农村经济必须走向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据统计,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已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元股份制     
三元股份制莫一心在《求索》1994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传统的股份制虽有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也有扩大贫富差距、抑制社会公平的消极作用。为此,作者从投入要素报酬原理出发,分析了以资本获取利润报酬为中心的传统一元股份制的缺陷。提出以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推进,股份制在我国大量出现。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早已存在。那么,这两种股份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社会主义股份制与资本主义股份制比较起来,有一些共同点是两者都具备的。 第一,两者都是社会化的市场经济。 从它们的产生看。“还在资本主义生产初期,某些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最低限额的资本就不是在单个人手中所能找到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引起国家对私人的补助,……另一方面,促使对某些工商业部门的经营享有合法垄断权的公司的形成,这种公司就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3页)到了19世纪20—60年代,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大机器工业要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生产的扩大,要求交通、能源、原料、公用事业等基本设施先行发展。而这些方面的投资数额非常大,不是某一个资本家所能负担得起的。这样,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股份制经济。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经济逐渐引起人们注视,并给经济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比如:股份制究竟是何种性质?它的发展是否会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它的发展途径和趋势如何?它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系又应如何认识?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为起点,论证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细致地考察了股份制和公有制的兼容性。进而,作者论证了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理论模式和非理论模式。同时,分析了股份制和个人所有制及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关系、矛盾以及转化方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产权人格化的命题,并认为股份制是实现公有产权人格化最鲜明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中国的国情来说,没有一个稳定的、坚实的、比较强大的农业基础,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持续的、稳定的、健康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振兴就难以实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孤立的农业,它不仅同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它们之间又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作用。因此,无论是稳住农业,发展农业,还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都不是农业本身能够解决的。没有工业,没有科学技术的武装,特别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没有乡镇企业的多方支援,稳住农业、发展农业是不可能的,建设现代化农业亦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仅就乡镇企业同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谈几点意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基于对古典管理学局限性的反思在八十年代初提出的,首先出现在美国。它既是产业组织进到社会学综合分析的直接成果,又是展开这项分析的有效手段。近代产业组织由于其大机器生产的特点,要求产业人口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协作,共同劳动,由此构成了以非农业劳动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社群——企业。它的成员的价值观念、劳动意识、人际关系(包括个人与企业内部各种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等,便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而企业文化的内容并不仅止于此。按照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及其与当代中国股份制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目前正在普遍进行的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认为股份制并不具有所有制的属性,因而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全面发挥股份制的溶合功能和分离功能,并把着力点首先放在其分离功能上;股份制有利于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应该利用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家的培养。文章还提出要尊重股份制自身发展的规律,为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便利用股份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股份制,对于完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的经济优势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企业集团的出现与发展对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及经济走出困境具有重要作用。变过去简单的下放权力、租赁承包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市场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加快了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进程。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难度极大而又要坚持企业公有制,实行资产占有权和资产经营权分离的问题。使企业集团尽快介入国际竞争,推动深层改革,在产权关系的改革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一、产权不明晰是企业集团发展的障碍之一1.中国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企业集团与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的产生,是在80年代初期,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表现为用行政手段对一批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其次是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希望迅速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兼并劣势企业和搞横向联合。从初期效果看,对当时提高投资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企业在  相似文献   

13.
股份制是指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所有者的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和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五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及其作用。但当前仍有许多人担心:搞股份制是不是搞私有化?是不是搞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行得通?针对这种认识,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正在实行的股份制经济的性质等方面作一些浅析,从而进一步明确股份制不等于私有化这一道理。一…  相似文献   

14.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效益,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及早实现计划与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迎接我国关贸  相似文献   

15.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对策研究曹伟,高兴民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虽然促进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机制转换,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以及多年来沉积的多种矛盾和问题,使这些企业仍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农村产业结构,逐步由种植业为主转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发展乡镇企业是其中重要一环。黑龙江省乡镇企业目前还很不发达,探讨如何使其加快发展,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封闭的系统。它不仅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有上下序的纵向联系和相互交叉的横向联系,而且其内部的各产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比较稳定的相互联接方式,就是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我国的乡镇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已从一些简单的农村传统手工业、农机具修造业发展到行业众多的产业体系,形成独特的产业结构。(一)第—、二、三次产业并蓄,以第二次产业,特别是工业为主导,第三次产业开始形成并迅猛成长。我国乡镇企业已从过去的“四坊”、“五匠”发展成为目前拥有除少数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经过80年代的填补短缺阶段和90年代初的外部规模经济阶段,目前正处于发展方式转换和梯度转移中,由于资本与劳动的比较利益格局的变化,先发展的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正遇到“资本代替劳动”和“技术创新”的挑战,而中西部后发展地区已具有重建劳动密集行业中心市场的大好机会。因此,就全局而言,乡镇企业的政策应反映这一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镇企业在近14年的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是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伟大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乡镇企业由150万个发展到1820万个,遍及华夏每个角落,平均每个乡镇有各类企业150多个,职工人数由2827万人增加到9609万人;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由493.1亿元增加到11752.5亿元,翻了4番;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229.6亿元增加到3387.2亿元,增加13倍;全国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由22亿元增加到 458.6亿元,翻了4番多。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建设工作也引起了各地基层党组织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地乡镇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企业党组织的力量比较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亟待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一、造成乡镇企业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原因分析(-)有的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由于办企业与建立党组织没有同步进行,以致有些党员同志进入企业后难以参加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