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慧琴 《理论界》2007,(2):125-12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充满了现实复杂性,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确立恰当的实施取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要求课程实施者坚持以“创生”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战略目标指导下,有选择地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各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形式,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形式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将一批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同向同行推进,形成协同效应的综合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的内涵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3.
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标准》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立项评审、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明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为课程设置提供建议.一方面,促进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加深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实施者以及培训者对培训课程需求的认识,促进"国培计划"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邱晓林 《天府新论》2006,(1):109-114
在种种文化现象中辩认权力操作的运行机制,是文化研究最为基本的着眼点.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在这一崭新的理论空间中具有奠基性的重大意义,而从西马到后现代主义的诸种权力学说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其致思取向,在对权力支配与反支配之种种策略的深刻透视与辨析中,将现代社会权力问题的复杂性展露无遗,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理论偏颇.  相似文献   

5.
丁笑炯 《社会科学》2005,(10):45-5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政策实施"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迅速崛起.研究者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取向,研究公共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何走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两种取向逐渐走向融合,研究者也将注意力转移到政策实施机构间的合作上.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既受大众潮流的影响又对其推波助澜。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更多的分流中显现出了其特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把握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搞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我们承担了河北省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目的是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客观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一)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本质与特征所谓价值观就是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价值观定…  相似文献   

7.
“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形成的文学或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说,乃是此前早已出现的艺术审美本性说与艺术意识形态本质说两种理论倾向交汇、合流的产物.这一有关文学或艺术本质的理论言说,的确是新时期影响相当大的一种有关艺术本质的理论言说,但也仅只是新时期出现的形形色色、多元并存的艺术本质理论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如果对它的理论价值给予不恰当的拔高甚至将其定于一尊,则无益于文学理论、艺术理论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科学范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范式,不同的科学范式具有不同的认识思维方式、自然观和文化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建立起天地人三才并立的总体框架,在自然观上是一种生成论自然观;其建立的“阴阳五行模型”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科学而又贯穿于各学科当中的统一的模型体系;在认识思维方式上走的是一条由整体到局部的认识思维路线。中国传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共同的特征,两者都是有机整体论、生成论,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当代复杂性科学在研究范围上也表现出与中国传统科学重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价值取向是关于"无"、"无为"的价值之认肯与体悟.但老子并没有将"无"与"有"、"无为"与"有为"绝对地对立起来,进而走向完全拒斥"有"与"有为"的价值取向.相反,老子的价值取向同样也表现出对"有"与"有为"价值的认肯与体悟.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茅盾小说的评论,存在着一种先在的理念:即作为左翼作家的茅盾,其创作必然只强调政治性、阶级性,对"人"的透视,不会有人性、人道视角,从而影响其创作对人的丰富复杂性的表现.这种简单地只局限于一种模式,缺乏对文本认真细读情况下所作出的评价,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从茅盾的创作思想和理论、茅盾创作对"人性复杂性"的审视、对人性本真探求的意义和价值三个层面展开分析,不难挖掘茅盾创作对人性本真探求的内涵,从而对茅盾创作成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反映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体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互动的思想.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为此,高校应深刻领悟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核和时代意义,把握好二者之间的维度标尺,明确实施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微观取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中的最后一门,它是在综合了原"98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崭新课程."原理"课程综合化改革取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综合化改革后的"原理"新课程体系体现出了许多崭新的特点.认识并不断深化研究"原理"课程的综合化改革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两条主线,许多学者都致力于两种取向之间的整合研究.然而,无论是从库恩的范式理论来看,还是从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角度而言,当前社会心理学中存在的多样化现象对于其学科发展来讲是正常合理的,是必然的;而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形成统一的科学共同体的难度以及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心理学的危害性等方面来看,整合也是不太可能的.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将永远存在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有明一朝发展到极致的"外儒内法"的社会意识形态统治,以及随之而来的媚俗化价值取向的风靡,不仅使我们民族也使思想家李贽面临空前的信仰危机,并且最终导致了李贽的逸儒入佛之举.然而,李贽所理解的佛学,并非是一种宗奉"绝对他者"的佛学,而是一种笃信"内在超越"的生命化的佛学.这使李贽所宗之佛学实际上和以"易教"为其原教的儒学息息相通、精神相契.故李贽与其说是对佛学的皈依,不如说是对原儒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是一种吸取了佛学出世取向、包含了其对后儒之否定的回归,是一种所谓的"后后儒"意义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个人本位——民法典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联系民法的私法本质及我国的现实状况,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应是民法典的必然选择.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还权于民",体现民法的"权利法"属性及其对人的终极关怀.而社会本位是经济法的立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一种社会历史观在其创立者谢世一个多世纪后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并在理论界引起持久的争论和在现实中产生久远的影响,这表明了该历史观的独特性、复杂性和生命力。历史唯物主义从其诞生以来,围绕它的理论本质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出现过种种解读和"重建"。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尚未被厘清,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本质结构,并且这种理论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思想进程与现实进程的交汇点上呈现出既相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分析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分析我国社会转型面对的复杂时空背景和转型特殊复杂性,便会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双重取向:现代取向和社会主义取向.如何在坚定不移地坚持这双重取向的前提下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调适二者的关系,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智慧的考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论的背后不同程度地隐含了不同的伦理取向.依据马克斯·韦伯的"价值关联"和"价值无涉"两种方法论原则,对"为己之学"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方法论和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两种方法论原则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进一步挖掘两种治学方法对善恶本质认识的不同,为区分中西哲学思考模式的不同提供另一个视角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产阶级是社会秩序"稳定器"的理论属于一种市场主义话语体系.从历史与现实考察,由于西方中产阶级处于矛盾地位,不仅致其群体性格和社会行为具有矛盾性、多面性和复杂性,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秩序与权威发生冲突与挑战,以致社会往往充满各种变数与风险.因此,文章认为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的关键特质是"矛盾与变量"关系.而社会秩序稳定的深刻内涵与重要原则应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中的制度均衡,执政党与政府所发挥的政治智慧与制度想象力,社会各群体在政治系统中的充分博弈与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中人们对"价值"的认知基本视角有:"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和"意义说".在自上而下的"价值导向"和自下而上的"价值取向"两种政策模式中,政府行为、行为过程、行为规范、政策绩效等均呈现不同的存在形态.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实践探索意义,以平等协商等为核心内容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渐次在我国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质上,它的主要内容有:保护公民权利、尊重公民的自主选择权、确立政策核心价值标准、明确基本行为模式、践行政策学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