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失能老人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与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咏 《学术论坛》2012,35(9):168-173
中国日渐增长的高龄失能老人的现状已逐渐挑战家庭结构重塑和政府预算调整的重新定义。文章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中深度访谈法,分别访谈10例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围绕高龄失能老人的负荷、来源及影响因素作出三项主题分析:一是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负荷感严重;二是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的身心灵感受;三是长期照护服务的严重缺失。研究建议鼓励民间团体发展社区照顾机构,依需要联结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等各项措施,为高龄失能老人建构整合性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失能老人的配偶、子女等家庭照顾者,为履行看护职责心力交瘁,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援引社会支持进行介入性干预。喘息服务可缓解照顾者疲劳,是应对家庭养老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良策。国家层面要重视喘息服务和家庭政策议题,建构支持网络、丰富服务供给模式、做好照护和医疗转介,让失能老人接受居家照料或机构暂托服务,使得照顾者身体得以休憩、压力被缓释;拓展以社区为主体的喘息服务载体和路径,建设照顾型社区和进行适老化改造,利用智能化手段和护理机器人等提质增效,营造家庭、社区和社会有序衔接的友好照顾氛围;规范喘息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技术,促进失能老人照护、养老、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开展广泛覆盖的社会帮扶、经济支持和心理辅导,提升家庭照护能力、摆脱全天候照顾责任羁绊和降低社会风险,形成恩慈、有爱、恒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海燕  笹谷春美 《理论界》2005,(11):117-119
如何给老年人以更好的生活照顾,尤其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立、多少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给于何种形式的照顾问题,是当今世界老年人福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在日本老人福利设施机构中,对老年人看护现状的调查研究,考察家庭看护和设施机构看护的连带关系问题。也想通过日本的调查研究,借鉴日本的先行经验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中国的老人福利问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龄失智老人的照顾主要依靠家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儿子是高龄失智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儿媳和女儿在照顾中的比例相当.社会照顾中,保姆的比例最高.高龄失智老人的照顾结构存在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和城乡间的差异,他们是否依靠家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照顾,与高龄失智老人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同居人口数、基本生活自理以及地区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请保姆,是家里的大事、难事,其中也有不少的学问。去保姆公司、托熟人、回农村老家找一个等等途径不同,但也有共同点可寻。照顾老年人找岁数大一些的或许可以持久,她们和老人有些共同话题;找帮助看孩子的,当然要找30岁左右,自己有过带孩子经验的;而  相似文献   

6.
唐咏  楼玮群 《兰州学刊》2010,(7):114-116
在广东的社会转型和变迁时期,老人的居家和社区照顾问题更加凸显。文章主要利用《2008年深圳市老人照顾意愿实证研究》调查中558份抽样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评价了长期护理对于老人居家和社区照顾状况的影响和挑战。研究表明,家庭照顾老人的负担日渐增强,而国内的长期照料体系发展尚不健全,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长期照料在积极老龄化的浪潮下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同时并存的当下,随着家庭照顾的功能趋于弱化与机构照顾的弊端逐步凸显,高龄空巢老人的社区照料护理便成为一种现实选择.本文基于生活质量的视角,从日常生活质量、健康生活质量和情感生活质量等方面,系统探讨了高龄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疾病医护、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社区照顾体系,进而从整体生活质量的维度,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社区照顾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双重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多,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关注就难以有相应而完善的解决措施。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实地调查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条件、健康医疗、生活照顾、住房条件、精神慰藉和老人养老意愿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家庭和自身层面提出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养、圆老人生活幸福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传统孝道表现为成年子女通过同住的方式来照顾年迈的父母,并从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给予父母关怀和照顾。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以同住方式来照顾老人的人群比例呈下降趋势,单身独居老人、老夫妻家庭不断增多,孤独成了这些老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尊敬和赡养老人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老年人不仅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上有所保障,而且在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精神享受上也有照顾。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子女分别赡养老人而使老夫老妻分居两地。笔者邻居老夫妻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农村老家,一个在省城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老年长期照护的家庭照顾者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有必要通过阐述PEST模型的内涵与家庭照顾者之关联,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对家庭照顾者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心理学描述亲子关系的经典理论依据叫做"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照顾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的发展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婴儿与照顾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要使婴儿获得安全型依恋,照顾者必须经常关心婴儿的需要,当婴儿发出各种需求信号时,应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反应,并要不断地调节自己以适应婴儿的行为。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这样的积极恰当的互动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和弱势群体的存在客观上要求社区照顾的发展。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结合政府与民间力量,社区照顾不仅可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还能避免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创造了社区照顾的重要经验,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俱乐部的运行需要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政治     
基于对“政治”的不同理解,古典思想与现代思想在年轻人从事政治上的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态度。古典思想认为,政治并不仅关系民众自然需要的满足,还关系到道德、社会品质等诸多属人方面,也不是对某一个抽象、单一的政治框架的贯彻实现而已,而是必须根据每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体质和气质制定一个适合的政治制度,由此决定了政治家必须是阅历丰厚的老人;现代思想则将政治化解为一个抽象的原理和秩序,同时也去除了政治的道德性等属人品质,所以只需要精力丰沛的年轻人。对政治的深沉理解决定了老人政治,对政治的浅薄规定则决定了从政者的年轻化。现代政治排除了智慧与深沉,勾连了青春与激情,但这恰好违背了政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宁晓鸽 《家庭科技》2021,(12):47-49
农村空巢老人及其特征 农村空巢老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者定义为老人.老人内部也有年龄划分:60~ 69岁为低龄老人;70 ~ 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指成年子女离开家后的中老年夫妻,农村空巢老人一般指成年子女因外出务工而迫不得已"空巢"的农村中老年夫妇,也包括因未婚而无子女的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后独自居住的老人.因此,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在农村大环境下没有或失去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相似文献   

16.
景颇族是一个直过的边区跨境特因少数民族,自然资源丰富,但其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依赖集体的生存经济观念使得这个民族处于特困状态,改变这种观念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但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不能沿循一般模式,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如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扶持、高考的地区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等等.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边区稳定有着更为深远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张军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86-88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大多把小说的硬汉形象、悲剧意识、虚无思想和艺术特色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从生态视角对该书进行研究还不太多.如从生态视角进行观照,则可发现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鲨鱼、老人圣地亚哥与社会、海明威与社会之间的等等战斗,都是没有胜利者的战斗.  相似文献   

18.
年纪一大,病痛就多,意外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大.有老人的家庭,除了要加强日常照顾,还要预防日常生活中的"万一",做好家庭急救应急准备.首先是需要家庭成员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思路和操作流程;其次是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再次是针对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调配. 非药物处理准备 掌握老人身体情况.了解家中老人的体检情况、疾病情况,患哪些疾病的风险大,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预防.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初,壮年时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经商的农民进入暮年之后,他们作为一种特殊的"非城市,非农村"居民,在老年时期的生活需求、经济支持、精神慰藉,以及心理状况和生活观念均与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存在很大差异。这种"非城市,非农村"的老人虽然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市20多年,但与城市的融合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正生活在一个社会关怀和社会认同的"空挡"之中,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并提高非正式支持体系对老人的照顾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老年社会学的一些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皆有老,这是个自然规律。但人老了,还要生活,还希望健康,希望长寿,希望幸福;人老了,仍然还有思想,还要活动。对于一个个老人来说,生命有一定的限度,生命终结了,他的希望、要求和作用也就结束了。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新陈代谢没有止期,老人们会一代代一批批地出现。对于他们的生活与期求,社会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现代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也各不一样。在不同的社会,对老人的幸福悲欢,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老人们的晚景也将因阶级、教养等等原因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