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叫基期,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报告期或计算期)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物价指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计算期比基期物价水平上升或下降百分之若干。因为指数必然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所以不再在指数后使用百分比符号(%)。一般的基期物价指数为100,当计算期指数大于100时,表明计算期物价比基期上升。例如:计算期物价指数为102.5,就是说物价水平比基期上升2.5%;当计算期指数小于100时,表明计算期物价比基期下降。例如:计算期物价指数为98,就是说,物价水平比基期下降2%。物价指数…  相似文献   

2.
拉斯贝尔和派许先后提出以基期和报告期物量为权数的物价指数 (合称拉派指数 )。拉派指数概念产生后 ,所有时间和空间的经济指数都可以按拉派二氏的主张划类。从拉派指数综合形式向平均形式的变化过程 ,以及某些经济指标按拉派指数编制的原理可以看出 ,拉派指数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相似文献   

3.
某些颇有影响的统计著作说拉氏和派氏是对物价和物量同时提出L式和P式的,并认为这两式是按物价和物量的个体指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向综合指数演化。其实,L式和P式原是研究物价变动的综合指数式,后人把权数固定在基期的综合指数式,都称L式,权数固定在报告期的综合指数式,都称P式,而个体指数借物值指标加权的平均数指数,只要能等于综合指数,也相应称为L式或P式。  相似文献   

4.
<正> 物价指数是说明商品价格水平平均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编制和公布的一定时期的物价总指数将近10种。这些物价指数是将成千上万种商品(和服务项目)在不同空间(地区)和时间(月、季、年)上的价格涨跌差异抽象在一个典型水平(平均水平)上的数字,它往往与某个具体商品在某个具体时间、地点上的价格涨跌程度不完全一致,因此容易使人们对于国家公布的物价指数的科学性产生疑问。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有必要考察目前我们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工业企业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研究利润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其增减的原因,可以发现影响利润变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资料,对加强经济核算和贯彻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中,影响报告期与计划期(或基期)利润额变动的因素有:产品销售量、产品销售结构(在多种产品销售情况下)、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产品销售成本(包括产品工厂成本和销售费用)和税率。分析各个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额的影响程度时,在财务会计上通常用连环代替法,将实际产品销售量按计划单位产品销售价格、计划单位产品销售成本、计划税率计算的调整后的实际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和实际发生数比较,而求得产品销售价格、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率等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额的影响。为什么不用产品销售各项指标的实际数与计划数直接比较分析,而要用调整后的实际数与计划数和实际发生数比较分析呢?我认为,如果用编制统计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原则来解释,则更能阐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编制经济指数的总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系数问题,是指数理论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什末为同度量系数;一是选择什末时期的同度量系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统计学原理讲义”一书中所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数量指数必须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系数,质量指数必须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系数。而他们获得这个结论的论证,是从复杂经济总体的变动开始的。“所谓复杂经济总体,就是它不只包含一个因素,而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而因素间表现为乘积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7.
稳定物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方针。但是,稳定物价是指一定时期市场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冻结物价。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作为客观经济范畴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工具,是不可能凝固不动、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会发生变化,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商品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也必然随着变动。对于各种商品来说,如果价格长期不变,就会背离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之间形成不合理的比价,并且与供求关系不相适应。此外,商品比价关系的变  相似文献   

8.
传统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但是现实经济中物价的大幅变动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所以探索物价变动会计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以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础,采用币值相等的货币单位,统一地调整为按本期期末或本期平均币值货币的会计数据,并把它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补充报表”,借以反映和消除一般物价变动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报表的影响;现时成本会计,是以企业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作为计价基准,反映和消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是不变币值会计程序与现时成本会计模式的有机结合,试图全面消除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信息的影响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统计上的因素分析法常用综合指数体系。现在常用的综合指数体系,其基本涵义是: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个因素影响的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具体运用时,由于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不同,有两套不同的指数体系: 我国统计学界普遍认为第一套指数体系比较合理。即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而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这样两个指数都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物价不仅是广泛涉及城乡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问题。合理编制物价指数,是经常掌握物价动态,及时分析市场行情,制定价格政策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以来,我国观察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习惯于看零售物价指数,即在城镇,看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在农村看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近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消费结构产生了不小变化。在城乡居民的货币支出中,除去购买商品(消费品)的支出以外,非商品支出(服务项目)的比重日益增加。例如,1988年我国城乡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支出中,购买商品支出的比重占91.84%,非商品支出的比重占8.16%;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中,消费品支出的比重占94.3%,文化生活服务支出的比重占5.7%。因此,观察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仅仅看零售物价指数的高低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需求规律的一般表述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与这一商品的价格变化的方向相反:如果商品价格下跌,需求量就上升;而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就相应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需求规律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变化与商品价格变化之间的一般关系。它是构成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企业决定自己的市场行为所必  相似文献   

13.
因素分析法就是将分析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并通过对各个要素的分析,找出在该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这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如,影响某商店的商品销售额(s)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如果只考虑其中两个要素:商品价格(p)和商品销售量(q)对销售额的影响时,就有一个等量关系,得到一个二元函数s=pq。现假设该商店的销售额,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20%,通过统计指数连环替代的两因素分析法得出,由于销售量的增长使销售额增长了11.5%;而由于价格的增长使销售额增长了7.8%,有等式(1 20%)=(1 11.5%)×(1 7.8%)。又譬如,某企业的原材料费用总额为s,其中生产量的影响为q,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m,而原材料单位价格为p,则得到一个三元函数s=qmp。如果某时期内,原材料费用总额报告期较基期支出增长了15.8%,通过统计指数连环替代三因素分析法可以得出,由于产量增加使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江海纵横》2007,(5):60-60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系衡量一般家庭(不合共同事业户)实际购买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通过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一国货币来说是利多。由于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未能完全反应价格变动的实情,还要再结合其他数据才能通盘考察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批发物价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运动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是研究该国家或地区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我们见到的只有利用对外贸易资料推算的批发物价指数序列,但是我们不能找到他们推算的方法和依据的资料,因此无从判断其科学性。由于资料的限制,至今还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长时期的批发物价指数可以利用。作者运用可以找到的资料,对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的天津、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批发物价统计资料按照生产和消费的用途进行划分,并运用加权平均方法重新进行推算。以此为基础,对黄河流域———以天津为代表、长江流域———以上海为代表和珠江流域———以广州为代表的三个地区的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加权平均,推算出中国近代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并对其变动趋势和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综合指数同度量因素确定──以基期和报告期简单算术平均数为同度量因素文王文东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仅观察其中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蔬菜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基于波动来源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法,将蔬菜价格波动来源分解为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要素。利用Bootstrap因果检验与VAR模型,考察了蔬菜价格波动来源的分解因素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蔬菜价格波动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要素;季节变动因素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影响呈季节周期性;不规则变动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冲击在最初时最显著,随后逐渐减弱。政策含义为,降低公众的通胀预期、促进蔬菜跨区域流通、控制蔬菜运输的物流成本、健全政府灾害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均有利于减缓CPI上涨。  相似文献   

18.
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以及其在企业财务上如何反映,是经济发展对财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及盈利状况反映了它的财务概况和最终经营成果。但由于物价水准的变化,现行财务报表难以反映币值变化的实际。本文通过追踪币值变化的轨迹,将各时期财务数据换算为现时货币,以补充财务报表的形式,使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得以充分体现,使各时期的财务数字真实可比。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因素已达一定比重的计划经济)国度里,物价变动是表明一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示器,也是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过高的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是错综复杂的,但其成因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对其交互作用的分析则构成了通货膨胀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政策思路。测算结果表明,在1992年的零售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物价上涨过猛,已经波及各个行业,超出物价结构性上涨的范围。1987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7.3%,一些城市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达两位数,1988年上半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又上涨达14%。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大有演进为奔腾式通货膨胀先兆。为此,针对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提出几点看法。一、物价持续上涨是价格改革的结果, 还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