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人才培养观,是科学人才观和科学培养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高校坚持以科学人才培养观为指导,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是切实可行和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性特征决定学报编辑工作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导向寓于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之中.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基本的要求是学报编辑要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库恩认为科学发现与非理性因素有关,科学家的直觉、机遇、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均有助于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内含结构、时空扩展的复杂历史过程;而科学发展是新范式颠覆旧范式、科学共同体更替的革命动态过程;强调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结合,把科学共同体当作重建科学史的逻辑起点。解读库恩的科学发现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历史观,可知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存。  相似文献   

4.
科学领导就是领导者的主观指导要符合客观实际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以取得最佳领导效能。树立科学领导观必须坚持职权、责任和服务的统一 ,坚持权力与真理的统一。立身、处事和为人是科学领导观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就离不开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文中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各自涵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由此证明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高等学校应当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个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工作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干部的事业观和学生的成长观,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观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领域最为基本、最为棘手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目前学界关于科学观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后SSK学派科学观欠缺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的理论旨趣,从而表明了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问题研究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学术课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文化呼唤科学观的转变。当代流行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具有很大的偏颇。这种偏颇同创新文化的理念是根本不相容的。要建设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文化以推动科技创新,首先应当克服并超越这两种狭隘的科学观,树立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实现科学观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公平观是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公平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公平观.其基本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坚持以实现"四个公平"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政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政治的人民性的特征决定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政治观。国家权力要以人民为本,政治生活要服务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政治行动。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领域长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丰富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指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全面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丰富和发展,是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将科学发展观用于人的发展研究,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人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体现。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发展观视域下的环境管制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环境管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对经济活动外部性根源及消除途径的思考比传统发展观更深入、思维的空间更广,从而丰富了环境管制的内涵,同时也为政府对环境质量的有效管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去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更深刻地明确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不仅从世界观的层面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从方法论的层面为我们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时实践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科学方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世界现代发展观演进的历程,彰显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通过科学发展观在国家层面的主要体现,彰显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新;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发展的六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各项事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来统揽各项工作,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观内涵深刻而丰富,既涉及哲学自然观问题,又涉及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伦理观、发展的人学观等,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围绕生态自然观、融洽人际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片面的"增长发展观"。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再现",又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重建"。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信念、理论和方式。这一新范式的确立,有其生存论、伦理观及动力基础,"以人为本"是其生存论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其伦理观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其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学习、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学报要发挥积极作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的改革与发展,以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使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