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灵魂;智力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核心;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基础;审美修养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精华;劳动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和劳动素质,要依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尤其是美育时人的教育最具全面性,它对于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修养素质和劳动素质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素质的构成来看 ,综合素质是基础──复合性、多维化是综合素质的基本特征 ;人文素质是核心──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内核 ;专业素质是根本———大学生应具有独立学习的素质、思维素质、探索和创新的素质、审美素质与表达的素质。发展大学生的素质 ,应正确认识与处理“知识、能力、素质”、“学生、环境、实践”等相关因素及其关系 ,推行“合格 +特长”大学生素质发展模式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这一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对于网络时代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以及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信息素质、专业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语言素质、文明素质、审美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培养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科技期刊主编在当今社会应具备的现代素质,即情报素质、策划素质、"伯乐"素质、科学素质、经营素质和公关素质.认为科技期刊主编的素质,尤其是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是决定一份刊物的胜败兴衰、发展存亡、效益好坏、质量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明了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从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言面阐述了领导干部素质的内容 ,概括总结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就素质完善的途径及加经素质建设的意义做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素质是由五种基本内涵要素构成的集合概念,具有多重性与综合性。五种基本要素是素质这一整体中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内在固有的成分。21世纪国民素质的要素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渊博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素质,健壮的体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厚的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享受美的素质,高效创新的实践劳动素质。这些素质要素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差异性。其中知识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知识素质中思维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关键性的基础,知识、思维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社会文化大环境综合性地提高。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握的培养目标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握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目标 ,即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智力素质、能力素质、技能素质、科技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健美素质和审美素质。并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和有计划的培养思路 ,即对一年级大学生着重进行素质意识与观念的培养 ,对二、三年级大学生着重进行各种素质训练 ,对四年级大学生在校内外实践中着重检验学生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辟多种形式的培养途径 ,为大学生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师专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师专毕业生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中小学新教师的素质。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培养素质型师资成为师专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素质型师资的素质结构为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我们只有积极进行综合教育改革 ,才能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公民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精神的创新,取决于每个公民的素质及民族整体的精神风貌,而一经铸成的民族精神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思想行为及整个民族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弘大而系统的社会教育工程,并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公民教育的根本追求,在于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必须系统研究公民基本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及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公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社会素质、经济素质、职业素质、生活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卫生素质等具有丰富的内涵.加强公民教育,必须加强公民教育的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要素及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教育基本规律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本文提出了个人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学术素质和创新素质是构成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基本要素的观点 ,阐述了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深刻内涵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指出了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大五年制高职学生素质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其要求之间的落差,提出了建构以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素质、创业素质为三维的素质结构的设想,对每种素质的内涵及三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就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等方面构建这一素质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是具体事件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行政事务具体的运行效率与结果。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参与国家交往与交流日益频繁,这对领导素质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全新的要求。领导科学素质主要包括民主素质、法治素质、沟通素质、国际化素质和信息素质等。各级领导应以此为基准,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质教育必须走出素质培养目标的泛化和狭隘化两种误区,确立语文学习素质目标。语文学习素质目标是由常规性学习素质、基础性学习素质、通用性学习素质、“情智”性学习素质、特殊性学习素质和创造性学习素质构成的学习品质结构系统。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形式包括文体分类式、课程导练式、专题咨询式、双向思维式、三段学情式、个性特征式、规范约束式、环境影响式、交流讨论式等九种,可概括为三大基本模式,即常态模式、整体模式和熏陶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人在生活中习得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能力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目前,中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尚有不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自身方面、高校方面都应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智、信、仁、勇、严”是《孙子兵法》提出的将帅必备的五项素质。这五项素质是孙子依据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辩证对立统一关系 ,确立起来的人才素质思想体系。结合现代人的思想意识 ,重新认识《孙子兵法》的人才素质思想体系 ,即人才的最基本素质应由智能素质、品格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行为素质五个方面所构成。这是较为系统、科学的人才素质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和中国实现综合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除通常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外,还应包括道德素质、学习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信息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科技园财务人员应该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管理能力素质和个人素质。影响财务人员素质的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对策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法制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现代高校教师素质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质量 ,本文论述了现代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素质、学识与能力素质、心理和审美素质及身体素质等素质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其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双师型教师首先是高等学校教师,其次是具有工程师能力或素质的教师。本文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取创新素质、终身学习素质等七个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三个部分组成。生理素质是人体生物体最基本的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为提高在招聘、培训、职业设计、配置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测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必须开展生理素质的测评工作,为此,制定生理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是必要的。一、生理素质及其特征生理素质是指影响人体生物体行为活动方式、活动能力和活动效率的形态与机能特点,是人体生物体的内在规定性,生理素质习惯上称为“体质”。生理素质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去考察,即健康与体格。人体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自身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