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深入审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生成、历史生成和现实生成的三维依据;需深刻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的共时发展促使“需求侧”的新要求和“供给侧”的新判断,是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一直存在的并适时变化的“新的非对抗性矛盾”的内涵;需把握好通过高质量发展、引领需要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从而系统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正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基础上对国情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并在思想上达成全党、全社会的牢固共识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寻找和确定社会主要矛盾,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依据;对此,毛泽东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创新与发展则是我们走向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还未能充分地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因此,必须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将其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同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政治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毛泽东率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并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区分开来,以改革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事关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由开始的基本正确到后来的失误,再到最后的正确,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导致党对国内主要矛盾认识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党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清.总结党对国内主要矛盾认识上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三个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认识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个体差异性、发展阶段性、供给约束性和收入约束性等特征。重新建立劳动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科技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文化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有利于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认定为当时主要矛盾的传统观点 ,缺乏科学的依据 ,也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其制定抗战政策的主要依据.在民族矛盾占支配地位的抗日战争中,如何对待阶级矛盾,如何进行阶级斗争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将阶级矛盾的解决置于解决民族矛盾的主要任务之中,将抗日战争作为一场人民战争对待.国民党在抗战中以解决民族矛盾为由收紧其对内政策,限制人民民主权利,无形中分化了自身力量.不同的政策也预设了两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大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深入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原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涵和解决途径,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论述"社会基本矛盾"(即物质生产力的持续阶段发展与所有制及其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的产生、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并将此把理论落实到历史现实中去考察,对"社会基本矛盾"三个阶段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推行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直接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上的落后状况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最基本的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近代的文化矛盾主要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文化模式的型变、文化资源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混积、文化心理的冲突和文化方向的偏差。在应对近代文化矛盾中出现了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文化批判、中体西用的改良主义文化批判、全盘西化的激进主义文化批判、主张革命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坚持革命立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才是从根本上克服近代中国文化矛盾和实现中国文化革新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是由社会内部矛盾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习近平从当代中国和世界大局出发,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走向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并将其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深入分析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八大矛盾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的一场综合性零售革命,零售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八个方面:鼓励零售业发展和合理规制、扩大零售业对外开放和经济安全、推动城市化和扩大农村市场、零供合作和盈利模式转换、百货商店联营和自营、快速开店和规范化发展、店铺零售和网络销售、零售理论匮乏和实践发展。这些矛盾制约着未来中国零售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这八大矛盾的表现、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应,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经济、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解决自身矛盾的本质力量,是和谐社会能有生机活力的源泉。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有不适应、不和谐的相互矛盾的方面,总体来看,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动态结合点,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驱动作用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朝着共产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均衡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二者之间具有一种互相对峙和抗衡的矛盾 ,即“内应力” ,它成为我国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内应力”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也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发展 ,代表着现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人民需要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的仅仅是生产力范畴的问题 ,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当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过的一道“大渡河” ,是测试中国共产党会不会成为“石达开”的一道难题。共产党要闯过这道关隘 ,必须把主要矛盾调控在均衡运行状态。为此 ,一要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增强党对生产关系的控制力 ;二要促使公有制中小企业不断“再生”和“复进” ;三要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治上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或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化解和容纳矛盾或冲突的社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这个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从观念范畴和实践范畴两个路径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