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中国“入世”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对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界定中“中国经济一体化” ,明确其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其次 ,进行了“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决定因素分析与效应分析 ,指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两岸四地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大环境背景下 ,中国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效应难以估量。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着重论述中国加入WTO ,将自然消减两岸壁垒 ,对“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对建国60年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主要包括: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苏南乡镇企业的转制和个私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苏南模式”转制过程中 ,个私经济迅速崛起。这种脱胎于“苏南模式”的个私经济与温州地区比较 ,有鲜明的“苏南模式”印记和痕迹 ,即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特殊、浓厚的混合经济制度和个私经济与社区政府的“超经济依附关系”。这些个性化的特色对个私经济的生产经营、投资行为以及外部经济带来深刻影响。苏南个私经济的发展近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社区政府亟待统筹兼顾 ,审慎决策  相似文献   

4.
建构中国经济伦理体系必须要考察其“路径依赖” ,即改革前计划体制下和几千年的文化背景这个“新老传统” ,它对当下经济活动和建构新的经济伦理体系既是动力效用的文化资源又是造成问题和障碍的消极因素。本文揭示了政府行为企业化与政府官员计划体制职能观 ,权力商品化与官本位观念 ,市场信用危机与“传统信任特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障碍与“家文化”负效应等经济伦理问题与“新老传统”消极影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这种特征要求西南民族 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必须以“文化-教育-经济共生”为根本向度。在“文化-教育-经济”共生系统中,教育通 过培养能将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恰切”人才,盘活文化与经济关系,从而促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人”这个教育对象上实现“共生”,达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周边国家近年纷纷立宪、修宪,在宪法中规定国家经济任务和经济制度,宣布实行“市场经济”或“自由”经济,以宪法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立宪经济化”或“经济立宪化”的态势,促使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投资法”体系形成,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态势对传统宪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它不仅与前苏联传统教科书式宪政理论不同,也与西方传统宪政理论和经济理论大相径庭,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周边各国宪法变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发生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全球范围内讨论的两大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使两者对立的一面日益明显 ,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用可持续性的理念来规范和指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争取在二者之间取得“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正在进入新的“凯歌行进”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到日程,需要进一步加快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程。为此,必须认清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动力,认定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进行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评价,做出陆域经济和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创意,才能逐步实现从“经略海洋”设想到“海洋开发”战略的政策性安排。  相似文献   

9.
广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推进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宏观考察广西“十一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获得深刻的哲学启示: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区”和“一带”、“内力”与“外力”、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等六...  相似文献   

10.
经济伦理学作为以“经济—伦理”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它应该具有“经济”(效率)与“伦理”(美德)两个学科目标;同时,分配正义作为“充分的”分配正义也应该是综合的分配正义,即是经济的分配正义(有利于经济效率)和社会的分配正义(有利于社会公平)两种正义的结合。研究认为,经济伦理学的双重目标与综合的分配正义,结合经济分配正义和社会分配正义两种分配正义的使命正好吻合,它可以通过一种立足于“历史原则”基础上的“动态的”“伦理妥协”来实现综合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包括对国外与国内开放两个方面。对国外开放的内涵与实践逻辑经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两缺口”观点分析,及其世界市场上百年的实践,已经比较清楚。简单说来,就是利用“两介市场”,“引进来,走出去”。可是关于国内开放的实践内涵与逻辑的理论研究却是不够的。重庆市渝北区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创造了从对内开放为主向对内对外开放并重,经历了从引进消费力向引进生产力的飞跃,渝北区开放的经验对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实践进程具有普遍性借鉴意义,具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意蕴。  相似文献   

12.
20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全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才能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一种自然的产业结构差异,更是一种国家主导的制度设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城乡二元结构因为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和对农村的政策歧视而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剥削性”。19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推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不断弱化,而“保护性”的功能则不断增强。维持“保护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中“进可攻退可守”,不仅对农民的利益保障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结构的弹性,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讲,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其目标不应是以激进的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甚至消灭农村,而应是进一步削弱城乡二元结构的“剥削性”,强化其对农民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融资结构的角度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将国外成熟的融资结构理论应用到我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实践的一种尝试。分析得出,西北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对此,应打破金融抑制,提高投融资创新机制;创新中央金融政策;创新银行信贷服务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信贷市场搜寻与匹配方法将信贷市场引入NK-DSGE模型中,并基于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敏感度分析和社会福利分析方法考察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货币政策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于信贷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敏感度分析的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信贷市场变化越不敏感,货币政策冲击下各变量的波动性越大;进一步,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则指出:相对于不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基准货币政策而言,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即使对信贷市场的变化敏感程度较小,所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仍相对较小。因此,基于宏观经济稳定性与社会福利的角度,货币政策应该对信贷市场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中的信用失效已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当前我国由于没有好的信用评估制度,使得经济中出现“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造成经济活力下降,使宏观调控政策效力难以发挥作用。作者认为应该在加快《信用法》立法的基础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信息评估公司来为市场主体提供所需的信用信息,以解决交易双方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政策对象,是一种补偿性民族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与此同时,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也遭受了一些非议和质疑,主要包括对政策公平性的质疑、优惠政策引发的“逆向歧视”问题和“优惠政策依赖症”。这些负面评价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需做适度调整,将文化多样性政策与地区优惠政策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商业政策是调整各类经济主体交易性逐利行为的制度、管理措施,有别于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公共经济政策。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三个问题:1)民族商业政策设计的实质是多目标规划,约束条件是制定政策时所要遵循的原则;2)少数民族商业政策设计过程是一系列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任何一项商业政策设计实质是政策要素集合的排列;3)少数民族政策具有点、线、面、体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茶治边”的经济前提是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税茶榷茶制度的实施。其理论基础则是依据“番人倚茶为命”而建立的所谓的“以茶驭番论”。并以此为前提制定了茶叶经济政策尤其是茶马互市政策 ,一方面垄断茶马市场 ;另一方面 ,又对西北游牧民族上层实行“以茶赏番”政策 ,从而加强对西北地区的联系与统治。这一政策对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探讨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原理和实施策略。经济法宏观调控遵循“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的调控范式,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组织运行过程。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复产复工政策与行政体制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认可。行政组织和企业组织构成了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基础。针对疫情防控的特点,经济法宏观调控应实行行政组织主导的整体型调控,对企业组织面临的生产经营困境做出积极回应,并在调控中遵循组织运行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