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处于“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第三阶段。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应当坚持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协调发展的思路。1.从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工业规模扩大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和产品销售市场,以创造工业就业机会;2.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弥补资金不足,扩大劳动力就业的资本弹性;3.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推行“乡镇企业连片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污染生态环境;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提高公众农业生态意识;改革土地制度--明晰产权,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利用环境经济手段,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做好生态标识工作,促进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产品的采纳与生产;健全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研究□陶水莲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现象是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水平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差异,因...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现有的土地面积由于无法承受或容纳农村拥有的劳动力而出现的剩余劳动力。该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的,随着社会前进和科技进步,它会发生变动,即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统一的范畴;二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资源与劳力资源之间不相称,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受或容纳丰富的劳动力。我认为,这样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恰当的。首先,这个定义与目前多数地方农业劳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有利于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有利于农民实现兼业转移 ,增加收入 ;有利于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农业发展。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需要消除其思想、体制、政策障碍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进城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浅议云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张建民一、云南农业剩余人口规模扩大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经营,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建设的关键在于数量众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得到妥善的转移。本文基于福建省情,把福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分为永久性转移和暂时性转移,提出这两种转移的途径是:推进城市化和繁荣短期雇工经济。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概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种植业劳动力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力过剩和闲置。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特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一、二、三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及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一个国家迈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由二元的落后经济迈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动力。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综合考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  相似文献   

9.
10.
一、无法回避的现实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现实是:(1)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的发展状况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农业基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是制约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转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成因和途径。现将其主要观点作一扼要综述,籍以推动研究进展。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转移速度的阶段性。从我国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速度来看,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52-1977年为缓慢下降阶段。1952年农业就业份额为83.5%,1977年下降到74.5%,25年下降9%,年平均下降0.36%。农业就业份额的缓慢下降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第二阶段从1978-1988年为加快下降阶段。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一:据国家计委的分析和预测:“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年新增劳动力水平为1246万人,1999—2001年估计每年有692万人,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32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布及剩余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有4.4亿人。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大关,其中农村人口约10亿,15—59岁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6.6亿,实际劳动供给人口约为5.9亿。从劳动力需求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约为1.6亿,林、牧、副、渔约需0.8亿,共计2.4亿。也就是说到2000年农村将有3.5亿人的劳动力需要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即使按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量每年800万人估计,到2000年时农村中仍将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制度创新储全胜现阶段,我国农业部门有大量的劳动力呈剩余状态。农业劳动力剩余部分的退出机制的选择和有效转移,是农业现代化乃至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本文拟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其转移的途径。一、我...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一些政治问题,如社会稳定问题,阶层分化问题,乡村组织中的行政管理问题,城市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中央政令的统一及其权威性问题等等。对这类政治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慎重待之。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单纯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有关政治稳定的问题,可以从价值、权力、阶层的政治认识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陈彬文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农村人口外流说成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表现,主张走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也有人认为,农村出现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  相似文献   

1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即在强调多向分流的前提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延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加速流动;避免分散的工业化道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文章还就如何实现这一思路,提出了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创新,加强政府对“民工潮”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成为永恒主题。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是制度变迁。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中,制度供给起决定性作用。制度供给主体是政府,因此,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政府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户口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市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安排为契机,科学地设定并不断增加制度供给空间。  相似文献   

20.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对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我们仍将面临着1.5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生育下降滞后的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有了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88年农村劳动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