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华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加拿大华文教育的现状,把华文教育置于整个加拿大教育体系下来分析加拿大华文教育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华文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加拿大华文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行语言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了加拿大华文教育的发展。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语文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 ,新加坡为了守住本民族的文化根基 ,对其语文政策进行了调整。首先 ,双语制的调整 :不再强调国人对英语的认同来加速国家一体化的进程 ,而是强调母语的学习来传承民族文化和亚洲价值观。其次 ,华文教育政策的调整 :由以前压抑华文教育转向大力提倡华文教育。这种转变既有文化上的原因 ,也有经济上的考虑。不过 ,提倡华文教育并非是要用华文取代英文 ,英文的主导语文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略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华人占主体部分的新加坡,在实行双语政策的影响下,其华文教育的境况并不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体现在华文教育意识的提升、华文教育的提倡、教学制度改革的推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华文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华人社会的发展及当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文教育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兴而衰、由衰而盛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美国华侨华人历史的写照。最早的华文教育,是以侨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但随着美国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侨民教育逐渐过渡到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发展成为族裔传统的文化和语言教育。而今后华文教育唯争取认可,融入主流教育之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世界华文教育的演进历程、变革和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探讨影响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根源,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华文教育的相关政策建议和途径,构建世界华文教育与汉语教学互动发展的运作体系,在国际化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略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在二战前已获得相当大的发展,战后初期由于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受到中国成为战胜国“五强”之一的巨大鼓舞,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华文教育在各国华人的积极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盛况。据统计,i954年海外华校总数达4000多所,其中95%以上在东南亚,而以马来西亚和印尼最多,各达千所以上。可是好景不长,随着50年代东南亚各国民族政权建立后,自50年代后期开始,这些国家都强制实行“民族同化”政策,而“教育同化”则成为首当其冲。在急转直下的“同化”政策的冲击压制下,使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骤然衰落,直…  相似文献   

7.
原乡的追寻——从一种形象看20世纪华文文学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2 0世纪政治的动荡、经济的冲击以及战争及文化诸因素的作用 ,本华文文学中演化出最具有人生观照的复杂性和审美传达的丰富性的原乡形象。2 0世纪华文文学的原乡形象的本质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战后国际局势对新加坡华文教育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5年新加坡独立 ,鉴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东西方冷战的制约 ,新加坡采取了追求认同东南亚、认同马来亚、迅速“脱华”的政策。华语虽是新加坡多数民族———华族的母语过 ,但新国家领导人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考虑 ,未将华语定为国语 ,华文华语的使用价值每况愈下。 2 0世纪 90年代后 ,国家重新重视华文教育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母语教育水平 ,但华族的母语教育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宗教,不仅越来越具有人文科学意义上的“文化观念”形态,以致国内外学界都有人致力于构建宗教文化学,而且跟世俗文化的互相渗透越来越频繁。宗教自身的这些变化,使其从“神学”的地位中摆脱出来,而跟作为“人学”的文学发生交流。这是我们考察20世纪华文文学中宗教文化影响的总背景。  虽然中国古典文学也存在着宗教文化的运行机制,但20世纪华文文学中宗教影响机制却并不是由它直接演变而来。儒家中国体系的被责疑、被批判,使20世纪华文文学中的宗教影响机制拥有了种种新质,这些新质在20世纪社会和作家心理的巨…  相似文献   

10.
反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的忧患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股反多元文化大潮席卷美国。反多元文化主义在文化观、非洲中心论、双语教育、配额制的政策与实践、政治正确等问题上向多元文化主义发起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地位和评价。这股浪潮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强大,也折射出了美国深远的忧患传统,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林小娜 《南方论刊》2012,(8):56-57,69
作为海外华人重要聚集地之一的印度尼西亚,多元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广与少数族群的母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几经兴衰,这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试图以政策分析为理论基础,将印尼华文教育政策分为自由放任期、逐步管制期、再次复苏期、再次复苏期和迅速复兴期五个演变阶段,以动态视角剖析各发展阶段的内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美国从国际主义“回撤”,对欧洲政策“回归”孤立主义。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综合国力与当时世界力量的中心欧洲相比还不占据优势,致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意图。美国在与欧洲“脱钩”的同时,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中实施关税保护政策。但是,美国对欧洲经济的依赖性促使美国以非官方的、经济外交的方式介入与美国利益攸关的欧洲事务。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欧洲实行的孤立主义政策在短时期内实现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不仅损害了国际经贸关系,也最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探讨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欧洲的孤立主义政策,对于理解二战后全面走向国际主义的美国其对外政策中屡屡出现的“回撤”现象,即出现孤立主义的变种,诸如单干主义、单边主义、美国优先、战略收缩乃至当今的“退群”“脱钩”行为与论调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菲化”后华文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总结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界30多年来的应对和努力,可以发现,简单地将华语教育从“母语教学”变成“外语教学”并不能根本改变华文教育整体滑坡的现状,反而有负面作用.只有坚持华语教学是华族的“语文”教学;坚持“语”、“文”并进,把语言的工具性和语文培养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结合起来,才能使华文教育更清晰地展现出其“中华”特色,最终摆脱每况愈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朱晓文 《理论界》2006,(1):166-167
本文探讨了文化教学在当今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该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认为在华文教育中进行文化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汉语的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华族自身及居住国文化的发展,而不会影响到华侨华人对居住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后,对外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美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实行了从自由主义的公平贸易到单边侵略性管理贸易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贸易政策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后,对外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美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实行了从自由主义的公平贸易到单边侵略性管理贸易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贸易政策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7.
印尼华文教育的过去、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华文教育过去有过黄金时期 ,后被苏哈托政权封杀。瓦希德执政后 ,主张文化多元化 ,华文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的轨道 ,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中印尼两国教育部的推动下 ,华文教育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汉语水平考试 (HSK)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华侨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侨华文教育的历史上下几百年,地域遍及五大洲、其产生、发展、演变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当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有利于华侨华文教育的发展.应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把华侨华文教育推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杰斐逊是18—19世纪美国民主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民主政治学说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信奉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反对和防止暴政。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普及和推广教育。因此,民主性堪称杰斐逊教育思想中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也为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公共教育运动及其后美国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海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也是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新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它的萌芽、诞生,不但成为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且,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也为20世纪现代华文文学新的文化传统及多元化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