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科技》2010,(1):34-34
“九九”是指一年中从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时间。从冬至这天作为一几的开始,即从12月21日或22日开始,依次每隔9天算一九、二九、三九……直到惊蛰前2天或3天为九九。  相似文献   

2.
夏至     
正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每年的阳历6月21或22日为夏至日,"夏"是季节,"至"是到来。夏至是一年中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所以夏至又称"日长至"。夏至日虽然日照时间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夏至过后,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4.
秋分     
正晚晴唐·杜甫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徐飞。免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或23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  相似文献   

5.
太阳与地球,永远是两点一线对应关系。太阳历中的24节气,实际上是太阳与地球的24个对应点。24个对应点中,最基础的两个对应点是冬至与夏至。冬至,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冬至夏至,决定着气候中的寒暑,决定着物候中的生死,决定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至夏至,是太阳与地球两点一线关系决定的。月亮每月两次出现在这条直线上,构成了三点一线关系。两次三点一线,形成了太阴历中的初一十五。初一十五,决定着江河天文大潮。研究地球上的一切,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日月,不能忘记日月与地球的点线对应关系。应该继续追问的是:日月星四点一线、五点一线、六点一线、N点一线时,地球上会发生什么?在天文与地球的对应关系上,能否找出各种天灾的规律性与规定性?中华先贤制定出了正常的24节气,后人能否制定出非常的24节气,即天灾24节气。  相似文献   

6.
正夏至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恪遵宪度抄》上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变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  相似文献   

7.
■(師)组卜辞"壬午卜扶,奏丘日南",与《左传》"日南至"为冬至、《周礼》"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相印证,提供了一个冬至干支壬午;小屯南地出土的■组"奏岳"卜辞提供了另一冬至干支丙戌,两者相差365天,是前后两年的冬至。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武丁年表为标准,以小乙在位10年、武丁在位59年为范围,把与"奏岳"卜辞共存的小屯南地■组卜辞记载的月份干支作为边界条件,搜索科学历表中的冬至干支,得到"奏丘"卜辞的天象年代为武丁28年(前1223年),"奏岳"卜辞的年代为武丁29年(前1222年),证明■组卜辞的年代为武丁中期。冬至干支断代法开辟了卜辞天象断代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天文论人文,是中华先贤的基本思路。以太阳论天气,是中华先贤的基本方法。在这一思路与方法下,产生出了具有永恒意义的一系列成果,例如冬至、夏至,奇偶之数,音律之律。继承了先贤的思路与方法,可以解答当代西方文化解答不了的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9.
“火历”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春秋鲁昭公十七年,预测六月甲戌朔将发生日食,祝史请准备“救日”仪式。执政季平子反对道:“止也!唯正月朔,匿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太史解释说:您所谓的正月,亦“在此月也,日过分(按指春分)而未至(按指夏至)”;您所谓的正月朔,也是“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均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这段对话提出了一个有关中国古代历法的大问题:正月,何以也在周六月或夏四月?或者说,周六月或夏四月,何以也可称为正月?  相似文献   

10.
“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134页,诗题) 笺:“[日禅寺]苏州无日禅寺之名,日疑西之误.西禅寺,即南观音庵,在吴县县学前。吴中四大禅寺之一。”按:对此诗题的理解似误。不应改“日”为“西”。“至日”,指农历“冬至”。当时苏州“俗重冬至”。宏道《岁时纪异》(182页):“尤重冬至,三日罢市,驰贺一如元旦。”据题意,当是黄道元于冬至日随众游禅寺而作恶梦,疑为将死之兆而发愁作诗,宏道因和诗慰解之。宏道从这年八月十三日患疟疾,拖延了五个月,几乎死去。所以这首诗都是写自己病中生活和病中所想到的对人生  相似文献   

11.
冬至时值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黄经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每年立冬至次年立春,是进补的最佳时期,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科学养生可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冬至我国各地饮食风俗不同,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则吃大葱炒豆腐。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同学王厚德在一次讲学中谈到,世界上有许多客观存在现象,科技工作者长期研究,至今不明其因。例如,春分时刻在玻璃板上立鸡蛋,鸡蛋能站立不倒。这一现象19世纪就被发现,原理何在?长期以来未见科学家从理论上进行阐释。 我对上述现象很感兴趣,在1997年3月20日22时零6分春分时刻,用新鲜鸡蛋  相似文献   

13.
<正> 秦汉时期的官吏依制享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休假,当时称为休沐或告宁。本文试对这一问题略作考述。 一、休 沐 休沐即官吏定期休假,官吏一般利用休假日洗沐,故称休沐或洗沐。《汉书·霍光传》:“光时休沐出”,王先谦《汉书补注》引《通鉴》胡注云:“汉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又《初学记》二十引《汉律》曰:“吏五日得一下沐。”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官吏,无论职位高低,每五日休息一天已成定制。 除五日一体的例假外,还有节假,一般夏至、冬至日休假。《汉书·薛宣传》:“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颜师古注曰:“冬夏至之日  相似文献   

14.
以往未见有回历十二宫推算的论文,也未见有应用。本文对回历十二宫的推算方法试作研讨,并给出今后十余年的十二宫日期。回历有回阳历和回阴历之分。所谓回阳历,是指古波斯伊嗣侯太阳历,历元在公元632年6月16日火(日夭)日。它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5天为赞颂日。由于未计闰日,行用至公元1079年,误差日显。为了调整误差,规定自该年起,以春分为元旦,每隔120年加进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05,(12):20
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节气。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讲究保健、保养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冬九九"比较熟悉。其实,在我国古代还有"夏九九"一说。"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作为头九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在这81天里,是一年由较热到最热又到较冷的日子。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关"夏九九"的谚语在明代就有记载。明代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美两国一九八○年留学生、学者交流计划,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者阿瑟·沃尔夫(ARTHURP·WOLF)及其妻玛格丽·沃尔夫(MARGERY·WOLF)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凌仪真等两同志的陪同下,于1981年3月14日由杭州来我省进行学术考察,在宁停留四天,3月19日离南京去邗江湾头公社进行实地调查,到4月15日结束,16日离杨州经镇江去山东省潍坊市,在我省共计活动34天。在湾头公社,沃尔夫调查了88名老年妇女和5名老年男子,并同公社、大队会计以及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现今通用的阳历,或称公历,是以一个回归年长度为依据的历法。一回归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相当于365.2422日。阳历以365日为一年,每年所余0.2422日,累积四年,大约一天。所以阳历每四年增加一天,加在二月末,得366日,这就是阳历的闰年。四年加一天又比回归年实际长度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一天,相当于四百年中约多算三天。因此,阳历置闰规定,除公元年数可以4整除的算闰年外,公元世纪的整数,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这就巧妙地在四百年中减去了三天。这就是阳历置闰的全部内容。我国的农历,又称阴历,主要依据朔望月(月亮绕地球周期),同时兼顾回归年。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朔望月(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周期是29.5306日。农历一年十二个月,一般六大六小,只有354日,比一个回归年少11.2422日。不到三年必须加一月,才能使朔望月与回归年相适应。这是用置闰办法来调整回归年与朔望月,使月份与季节大体吻合。中国古代历法的频繁改革,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12,(3):26-27
跟上春天的节奏跳一曲动人的华尔兹,可谓春天最美的享受。节气养生恰好是身心调养最渴望的那支舞曲。来吧,在春分、清明、谷雨的乐章中,让身心彻底放松!第一乐章春分日期:3月20日养生诀窍:阴阳平衡"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我们在调养身体时,首先要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期《语言教学与研究》,刊载了张清常先生的《上古汉语的SOV语序及定语后置》一文,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藏语系,了解、研究汉语早期的语序形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启示,很值得一读。但有些选例失于斟酌,解释得有欠妥当,也是无需讳言的。其中“冬至”“夏至”条,就是典型的一例。张先生的文中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