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兴起是国际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在"伊斯兰国"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它与"基地"组织的关系经历了合作、隶属、离心与自立的历史演变。目前,这两个恐怖组织为争夺全球"圣战"运动的主导权和正统性,围绕领导权威、话语叙事和国际声誉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反映出二者关于全球"圣战"运动围绕首要敌人、核心关切和暴力程度的路线分歧与战略较量。"伊斯兰国"组织与"基地"组织双煞并立的两极格局导致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也使得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不断加深。对此,国际社会需要审慎研判"伊斯兰国"组织与"基地"组织之间合流、分立或共治这三种可能的关系发展趋向,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圣战萨拉菲主义是萨拉菲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其突出特点是主张通过暴力"圣战"建立实施伊斯兰教法的"哈里发国家"。中世纪的罕百里教法学派、近代的瓦哈比派、现代穆斯林兄弟会理论家库特卜的极端思想,构成了圣战萨拉菲主义的意识形态来源。在"9·11"事件发生至"伊斯兰国"组织产生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基地"组织构成了全球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的中心。伴随"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导致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这种分裂对于重塑圣战萨拉菲派的未来战略、策略、优先选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的分裂无法通过包容的方式实现和解,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各地的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将围绕"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选边站队,二者的斗争将日益导致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东方主义是关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关系的经典理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以及"9·11"事件的刺激下,新东方主义在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延续与补充东方主义的原有内涵、强化"他者化"方式以及在传播中提升伊斯兰世界本土声音的消息源功能等手段,成为现代西方世界审视东方世界的新框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相关报道,认为新东方主义叙事方式对后"9·11"时代美国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这种叙事方式成为美国媒体报道反恐战争与伊斯兰世界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性别是理解革命和社会运动的重要视角。本文聚焦中东剧变后突尼斯与埃及的宪法设计在女性权利保障方面的明显差异,并尝试从政治力量妥协程度和女性团体动员能力两个分析维度进行解释。论文认为,突尼斯政治力量通过制度化的政党竞争以及公民组织构建的对话平台达成妥协,制宪过程纳入各派别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再加上妇女团体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女性权利得以在宪法安排中实现巨大推进;而埃及教俗势力对抗更为激烈,在政权更迭的同时均实施单方面工具性制宪,女性团体受机会结构限制也难以施加积极影响,因此宪法设计中的女性权利条款更不稳定和彻底。探讨上述内容对于厘清性别与政治转型和制度安排的复杂关系具有经验积累和理论生产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忠诚与抗拒"是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关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关系以及穆斯林内部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伊斯兰时期和伊斯兰教创立后"忠诚与抗拒"概念的演变,并以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框架化理论范式为视角,考察现代伊斯兰教萨拉菲派对"忠诚与抗拒"概念的阐释,分析这一概念由社会关系准则向宗教信条转变进而演变为政治动员工具的过程。现代萨拉菲主义对"忠诚与抗拒"原则的极端化诠释主要表现为要求穆斯林与其他群体隔绝,以正统自居来判定其他具有非萨拉菲主义倾向、不实践"忠诚与抗拒"原则的穆斯林为"悖信者"。被政治化诠释的"忠诚与抗拒"原则逐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极端组织开展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和世俗化过程中,宗教的形式及其演变自然也各不相同。宗教在历史、政治和文化层面上"无形中"对现代性起到了建构作用。本文以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以后的政治状况为例,通过分析土耳其世俗政权合法性中的伊斯兰因素,解释其文化与发展、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而证明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普遍的世俗化法则不能决定伊斯兰教的现代命运,恰恰相反,伊斯兰教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中东国家世俗化的形式与方向。土耳其政党的政治理念与执政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特别是"正义与发展党"成功地在世俗主义与伊斯兰教之间保持了平衡。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穆斯林思想家和政治精英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不同于阿亚图拉霍梅尼以教法为根、教法学家的权威为本的“教法学家治国”理念,或毛杜迪以真主主权为宗的“伊斯兰政府”理论,突尼斯“复兴运动”创始人拉希德·加努希提供了一种律法主义之外的新视角。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穆斯林思想家之一,加努希援引中世纪穆斯林思想家艾布·伊斯哈格·沙缇毕对伊斯兰教法之根本宗旨的解读,从伊斯兰教倡导的正义原则出发,强调穆斯林应积极参与非伊斯兰政府,在实现权力分享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的现代民主国家。加努希在理论层面对伊斯兰与民主问题的论述及其在现实层面的实践,对处理伊斯兰教与民主以及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阐述的革命理论具有一种精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无产阶级政党的职能精英化,赋予其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二是将被物化意识的无产阶级视作无能的(阶级意识不成熟的)且冷漠的,不信任群众在革命中的自发能力;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和群众意愿冲突时,主张由党代表群众决策。这种精英主义的产生,既有时代的原因,也与卢卡奇的个人经历与思想发生的内在逻辑紧密相关。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倾向,反思当前我国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不足,警惕精英主义抬头。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派因素在叙利亚危机中作用的现有研究多持工具论观点,忽视了教派身份认同被精英工具化的必要条件以及教派动员的微观机制。本文认为,教派因素确非叙利亚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阿萨德家族统治时期叙利亚社会长期积累的教派间利益分流、社会区隔和敌对情绪,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危机教派化的前提条件和大众动员的最初框架。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伊始,民间自发的地方性教派动员和暴力已然出现。叙国内外精英通过不同政策迅速直接或间接介入民间自发性的教派动员,制造或强化了历史积累和新近出现的教派敌意、利益冲突、能力、机会等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安全困境/暴力螺旋”和“群体内—群体间交互作用”两大机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教派化。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是"红色经典"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扮演着一个无可复加的角色。这时期"两性关系"成为人们忌讳的话题,作家普遍采取回避态度,从"两性关系"看待"十七年"革命女性将利于深入解读"政治话语讲述"年代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动物庄园》文本中权利的形成与分配,批评者和读者对此作品的评论,作者的文化背景下此作品体现的话语冲突以及作品自问世以来的影响等方面,力图分析此作品与历史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12.
俞志元 《社会学研究》2012,(3):90-112,243,244
本文比较了三个健康政策领域的集体性抗争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即乙肝携带者的反歧视行动,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维权行动和输血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维权抗争行动,并分别从组织能力、策略应用和政治机会结构等角度来分析影响集体性抗争行动结果的因素。乙肝携带者的反歧视运动通过法律动员策略获得了成功,并走向了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血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群体通过组织策划的抗争行动进入了体制内的讨价还价过程,并成功获得了经济赔偿;输血感染艾滋病患者在政策倡导行动受阻之后走上了上访式的个人行动道路,目前仍未取得成果。本文认为这三个集体行动结果的差别可以从集体行动组织对资源动员和行动话语塑造的能力、使用策略的技巧性、以及不同类型和诉求的集体行动及其所处的政策领域所产生的不同政治机会结构等因素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主义首先是一种宗教内部不断重复的变迁现象,其在当代兴起同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伊斯兰世界在全球体系中的不利处境密切相关.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即是希望通过宗教的符号来进行社会变革,以应对这一不利的局面.从社会形式讲,伊斯兰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运动,其本质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当代伊斯兰主义发生的一个主要背景在于全球化,而其自身同时也被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组织,更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主义首先是一种宗教内部不断重复的变迁现象,其在当代兴起同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伊斯兰世界在全球体系中的不利处境密切相关。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即是希望通过宗教的符号来进行社会变革,以应对这一不利的局面。从社会形式讲,伊斯兰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运动,其本质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当代伊斯兰主义发生的一个主要背景在于全球化,而其自身同时也被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组织,更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中东经历了民族解放独立运动和社会革命,现代化进程向全面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和区域化逐渐加强,中东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巴以冲突持续不断,中东问题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趋势.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扩散在国际意识形态及国际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文明冲突"六个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年"汉服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这10多年当中,汉服运动在各地青年当中蓬勃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诉求以及丰富多彩的实践形态。以广州为例的实证调查发现,"汉服文化"爱好者中"80后"、"90后"已经构成了绝对的主体,且以女性、汉族青年为主,文化层次较高。其主要目的是:汉服文化的传承、传播与普及;汉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与汉服相关联的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深化。而青年"汉服文化"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原因: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所激发的民族认同的觉醒;国内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民族身份的强调所引发的民族意识的增强;服饰作为青年亚文化的直观标识往往成为青年时尚流行文化的先锋。为此,我们要准确研判汉服运动中的青年及其组织的不同诉求,并对之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精英民主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关于政治民主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民主是"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而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关于协商民主的讨论,则起源于对美国"精英民主"的反驳,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协商民主是当今多元化背景下,伴随公民理性化程度加深的一种现代民主体制。两种思想都在民主理论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二者的关系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继承的。  相似文献   

18.
瓦哈比主义是300年前由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创立的一种伊斯兰法学主张和理论.德尔伊亚埃米尔穆罕默德·本·沙特和阿卜杜·瓦哈卜谢赫建立政教联盟后,积极开展了旨在伊斯兰教改良的瓦哈比运动,最终导致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在现代沙特的社会发展中,瓦哈比主义为保持沙特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君主制,维护沙特王室的政治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沙特的瓦哈比主义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9.
精英人才能力结构及其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精英人才的能力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都意义重大.精英人才能力构成包括现代领导能力、文化创造力、突破性工作能力、改革性能力.这些是精英人才的核心能力.精英人才的特殊能力与能力养成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开发,突显精英人才独特的能力特征,使其造福于人类.这种"开发性养成"的方法为:组织训练,测试与公开选拔,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要避免精英人才能力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让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屌丝"现象的兴起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大学生对"屌丝"文化的认同,也折射了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消极情绪和网络亚文化的盲目选择。因此,科学应对大学生"屌丝"现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屌丝"族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及自我教育能力,切实提高"屌丝"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着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