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5年,货币政策总体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状态;货币创造机制顺畅,创造渠道发生显著变化,货币乘数及证券净投资的重要性大幅上升;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较快,与M2增速之间关系发生逆转;名义利率大幅下降但实际利率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功能强化.2016年,货币政策将基本维持稳健略偏宽松状态,货币乘数仍将是货币创造主渠道,M2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的差异将显著扩大,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确保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及时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口径,确保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确保货币创造机制顺畅;做好相关政策及改革配套,避免货币政策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进一步扭曲.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杠杆率和金融稳定性的动态关系,并运用门限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宏观杠杆率对金融稳定性的门限效应和非对称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宏观杠杆率是双向因果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金融稳定性的格兰杰原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提高宏观杠杆率,降低金融稳定性,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对金融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财政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都会对金融稳定性造成不利的消极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宏观杠杆率对金融稳定性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和非对称性影响.基于此中国应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机制,加强经济政策的精准导向和资金运用监管,完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联合调控机制,实现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实物期权模型中引入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通过不确定性与利率渠道对中国企业R&D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泰勒规则度量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的方法,并构建双阈值门限面板模型实证研究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非预期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R&D的非线性负向溢出效应分别由机制Ⅰ(经济繁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和机制Ⅱ(经济萧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刻画。机制Ⅰ中的负向溢出效应大于机制Ⅱ中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随着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今年继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明确,政策目标也由“抗通胀”转向“稳增长”,货币信贷开始回升,预计国家将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来实现市场流动性的灵活调控。  相似文献   

5.
在时变和非线性框架下考察了我国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实施货币盯住模式的宏观绩效,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冲击的宏观效应大大减弱,不确定性上升,货币盯住模式的有效性显著下降,同时利率盯住模式的有效性在显著上升。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更灵活、调节成本更小、信息量更充分的利率信号监测并引导宏观经济运行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同时货币当局还应选择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高而不确定性小的单一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6.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界定对货币政策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具体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不同,从实际来看,货币供给还是具有明显的内生性。政府是货币供应量的决策主体,但是其主要决策依据还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货币政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手段一直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显具有内生特性。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本国现实,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的扰动,面向全球化提高决策水平,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并且做到定点细化。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认识到缺乏从宏观的和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播,导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波动,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宏观审慎监管得以受到高度的关注。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下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制度安排。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假设,构建包括家庭、企业、银行、广义政府四大部门的模型,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实际数据估算校准参数,分析比较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下,金融风险传递的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宏观审慎监管存在明显的宏观经济效应;逆周期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契合度较高;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有不同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入分析跨国资本循环、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人民币金融主权的内在机理,结合2009—202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带搜索模型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SMSS-TVP-SV-VAR),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跨国资本循环对我国金融安全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跨国资本循环是美元货币政策冲击的主要传导途径;(2)宽松的美元货币政策和跨国资本的流入增加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影响了人民币金融主权的提升;(3)人民币跨境贬值损失风险受到外部美元政策和跨国资本循环的直接冲击,且这种冲击呈现显著的时变特征;(4)稳定的人民币币值有利于缓释系统性金融风险,累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了人民币跨境贬值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转变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上放弃了传统的“相机抉择”及“单一规则”,转而采取兼顾可信度和灵活度的“泰勒规则”。我国应采取既对政策工具有规则约束 ,又对当前或预测的经济状况作出反应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研究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对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微观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此剖析了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根本原因 ,主要在于金融风险约束环境的变化 ,即金融机构风险硬约束和社会信用风险软约束的矛盾冲突激化 ,并提出了完善货币传导机制的相应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政策网络是政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政策网络的结构和运作是其政治精英理性选择的结果,目的是使这个地区政策网络能满足一体化政策领域扩展的需要,并实现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各成员国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其某些经济业务上会计政策的多种可供选择性.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对企业的资本和企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选择运用会计政策,能稳定企业财务基础和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若采用成本补偿会计政策的选择,则能优化企业成本补偿机制,发挥其稳健性原则的特殊作用;而选择运用资本经营的会计政策,则能够对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优化其资本结构产生效力,但隐患有引发负债过渡的财务风险的可能.因此,作为企业应实事求是地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审慎地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对的是政策无效性,而政策无效性更深的层面是政策无奈性。在如何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的问题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许多时候表现出"无奈性"。通过对货币政策无奈性存在原因的剖析,从中认识其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并得出改变中央银行独立性类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业补贴政策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指出了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所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国内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同时提出了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内农业补贴政策安排;论述了政府将制定和运用与WTO规则相适应的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加速农业和农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其某些经济业务上会计政策的多种可供选择性。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对企业的资本和企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选择运用会计政策,能稳定企业财务基础和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若采用成本补偿会计政策的选择,则能优化企业成本补偿机制,发挥其稳健性原则的特殊作用;而选择运用资本经营的会计政策,则能够对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优化其资本结构产生效力,但隐患有引发负债过渡的财务风险的可能。因此,作为企业应实事求是地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审慎地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6.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传统的政策过程理论注重阶段性的周期分析,强调议程、决策和执行间的单向线性关系.另一种较新的理论框架是政策网络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大量涌现的复合的跨部门议程凸显出政策网络理论的意义.在容纳利益相关群体、形成互动规则和组织战略合作方面,这一理论框架具有独特的优势.英国政府的"邻里振兴计划"证明了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性.在应对"社会排斥"这一复杂社会问题上,政策网络策略使得政府的"导航"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和配合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但要防止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分析了社会政策目标选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以中国建国以来执行的就业政策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影响就业的因素不仅有凸显的因素,而且还有非凸显的因素;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运用所有的政策资源对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或消解,而在实践中,决策者因追求的社会政策目标不同,制定就业政策时运用的政策资源将会产生较大差异,就业政策控制或消解的就业影响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政策规避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常见现象,导致公共政策规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原因在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文从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公共政策规避中的影响作用,探寻解决公共政策规避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削减预算赤字将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以削减政府预算赤字为核心财政管理,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如果预算赤字逐步减少,货币政策也应逐步调整,而不是立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