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森林认证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渐深入,旨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认证将成为影响木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笔者回顾了森林认证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中国森林认证的发展现状,并分别从森林资源供给安全、木材产业经营效率、木材产业成长空间三个方面,就森林认证对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木材资源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木材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木材供给方略。这些策略包括:大力发展人工林,提高人工林质量,开发海外可持续森林培育基地,厉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木材防腐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和多多管齐下,开发木材替代产品等。  相似文献   

3.
森林认证在昌化林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森林认证是我国森林经营和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浙江省临安市昌化林场是我国第一个通过认证的森林经营企业,该文对森林认证在昌化林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认证的开展能够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能够促进环境友好,能够使当地社区的群众受益。该文对寻求森林认证的其他森林经营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全国木材总体供需情况、木材及木质产品进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木材供给安全保障的对策。在现阶段我国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展生态林业和用材林基地建设,编制并实施"全国人工用材林发展专项规划",合理配置森林资源,进一步完善国家信贷扶持政策和投入机制,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加木材资源储备和供给能力,最终达到保障国家木材供给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森林文化的产地属性,可将其划分为公共性、私权性和集体性3种,其中私权性文化是一处森林最核心、最本质的文化。基于森林文化的产地属性与类型,我们应转变传统森林经营观念,树立森林文化经营理念;开展森林文化调查,实行森林文化战略管理,建设富有文化特色的森林;充分利用公共性文化资源,努力创造私权性文化,打造森林的文化召唤力。  相似文献   

6.
推动我国商品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 ,但也不能忽视商品林业的发展。只有将商品林业建好做大 ,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木材和林产品等基础性原材料的需求 ,从根本上缓解其对生态建设的巨大压力。该文针对商品林业建设提出取消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制度 ,落实产权 ,放开商品林经营 ;推进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开放林地市场 ;改革价格与税费制度 ,减轻森林经营者的负担 ;提高林业补贴 ,加大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和用好银行的贷款 ,拓展商品林业对外融资渠道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全方位吸引社会资本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大、中型工业用材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 ;推进森林产品认证制度 ,实现商品林可持续经营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商品林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 ;长期稳定林业政策 ,增加林业政策透明度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制度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芬兰独特的森林文化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森林文化研究的借鉴意义,从以下4个方面介绍了芬兰的森林文化。①森林之子:与森林息息相关的宗教信仰及其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使得芬兰人民自称为森林之子;②森林休闲文化:现代芬兰人建立了39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法律允许任意采摘浆果,开展湖边别墅度假等活动,享受回归森林为主的大自然的快乐;③森林产品:芬兰人民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拥有世界上最环保先进的造纸技术和最大的造纸企业,从木材里提取化学药品,利用木材制造各种日常用品,以及近年来芬兰的热点话题———生物质能源;④森林经营管理:芬兰人民通过法律来管理森林及科学经营森林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8.
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农村人口转变与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农村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到2035年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将不足6 000万人;到205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总量与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20%~22%之间,农村16~64岁劳动力与农村总人口之间的比值将下降到50%以下。农村人口转变将影响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深刻改变传统的人地关系格局、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路径以及加速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在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要根据农村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及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的功能与失灵在我国特殊的条件下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是我国作为一个地域、人口、市场大国,都会对市场的作用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二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获取发达国家已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加速推进本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却因市场不发达和打破现代化后来者面临的市场与资源的特殊限制,需要借助政府的强制推动;三是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一方面市场具有瓦解旧体制的功能,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推进转轨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对森林文化的研究,使森林文化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将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召开第三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有3个主题:森林文化、林业史及森林与环境法律问题,详细内容如下:一、森林文化1)森林生态文化,如森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如何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森林行为文化,包括当代如何促进森林文化的教育、传播、认可及交流。3)森林动植物文化,包括森林中的动物文化、植物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4)森林游憩文化,包括通过旅游等体验活动,人们所感知的森林之美,如森林美学与文学研究。5)森林民俗文化,包括各地如何通过建立乡规民约来约束大众对森林的利用及其这种规范对森林保护的意义。6)森林利用文化,包括森林、植物、动物、木材在园林、建筑、家具、用具中的应用文化。二、林业史1)生态资源史,包括我国及世界历史上森林资源和湿地的分布与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林木管理培育史,包括我国及世界历史上对林木的培育管理、相关的林业法规和赋税等内容。3)森林利用史,包括我国及世界历史上的木材采伐运输、竹木加工...  相似文献   

11.
红利变化背景下,向供给管理转型是以协调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改善产品、技术、要素和制度供给为主体的路径选择,供给管理能够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修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边界,并借助多元化政策工具创造新的红利空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加强供应链中信息的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牛鞭效应是由需求预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导致的需求波动现象,它对供应链的价值实现会产生巨大影响,从需求预测、批量订货和价格变动三个方面对牛鞭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内外联网来进行信息共享、并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建立需求驱动供应链:从推到拉的生产和有效的客户反应,来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经济学界对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地住问题存在长期的争论。通过对萨伊定律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述评,说明萨伊定律及其包含的供给决定和供给管理思想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曾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萨伊定律也备受争议,尤其受到强调需求管理理论的学者的反驳,致使萨伊定律的历史地位几经变迁。结合西方国家及我国的经济实践,对宏观调控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监督管理理论是一门横跨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三大学科领域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包括市场经济对市场监督管理的需求、供给及供需均衡理论,市场主体资格确定及对交易行为、竞争行为等具体市场行为与对市场客体、特殊市场等的监督管理理论,市场监管目标、监管程序理论等;并对市场监督管理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供给侧农产品全面质量能否有效满足和适应消费需求的问题。研究从经营主 体的角度展开,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扭转凉山蜂业经营主体产品管理结构失衡是消除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不平 衡的关键,指出经营主体产品管理结构中与质量管理其目标失衡的四个表现形式,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突破了以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理论及政府职能层面的模式,为后续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另 一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多样化矛盾也逐渐突出,国家惠农政策及宏观调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农产品产销失衡、价格不稳定依然存在,"谷贱伤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角度分析,提出整合供应链各物流节点资源,实现物流、信息、资金三流合一,构建响应型供应链整体策略,将农户纳入供应链管理,分享供应链整体利润,避免谷贱伤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企业自身角度评价制造业信息化的模型已不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原理和特点,建立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系统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与效益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供应链风险管理正在成为供应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系统深入地对供应链的风险内涵、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将供应链系统风险因素整理归纳为系统风险、供应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和环境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未来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据挖掘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知识系统的开发;从供应链系统整体视角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定量化的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供应链系统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之交国际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使世界范围的生产、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抽走了民族国家实行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基础,使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把经济政策的落脚点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