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8世纪起,居住在美国的犹太人一直积极响应号召去帮助其他犹太人。他们意识到,他们拥有共同的过去,当别的犹太人发出号召时他们应有所回应。然而,对于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对欧洲犹太人大规模的迫害事件,他们并没有准备好如何去应对纳粹带来的灾难。究其原因,主要有:美国犹太人严重的涣散状态削弱了他们的力量;美国国内强大的反犹主义和孤立主义势力的存在让他们有所畏惧;美国犹太人对罗斯福总统过分的依赖使他们很难在外交上向总统施压;美国犹太人对纳粹的认识不足。可以说这一时期美国犹太人对纳粹反犹的反应是一种失败。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德国人及犹太人的创作题材中出现了“奥斯维辛”,这种由于历史缘故造成的影响促使了双方共同思考。纳粹屠犹的结果是,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并对心灵深处进行探讨;犹太人的传奇经历,对他们驾驭政治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奥斯维辛”留下的心灵创伤不仅波及了犹太民族,而且也对德国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犹太人在一千多年前失去了国家,在居住国受尽了歧视、欺辱,他们很希望能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后来美国诞生了,犹太人有了一个不被居住国歧视的国家。再后来,又在美国帮助下建立了以色列,犹太人才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该文论述了犹太民族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美国犹太人通过影响美国政府,使美国政府支持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  相似文献   

4.
木愉 《社区》2009,(20):48-48
美国朋友伊丽莎白是犹太人.她邀请我们与她家共度犹太人的传统节日——逾越节。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是个传奇民族,好多声名显赫的历史伟人都是犹太人。对他们,我一直充满着尊敬和好奇。那么.何不乘这个机会走近普通犹太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庆贺他们的节日的呢?  相似文献   

5.
高度自由、宽容和开放的美国社会使得众多民族的历史纷纷融入美国的历史之中,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犹太人在今天美国社会各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作用和影响力的种种传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迫切希望有机会了解美国犹太人。古老的犹太民族是怎样来到美国的,他们如何在在美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德国女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小说《上海,远在何方?》曾获2009年德国约瑟夫·布赖特巴赫文学奖。作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上台后,因受迫害而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的各种经历。从侨易学的角度看,精神变迁是上海流亡犹太群体的整体特征;相反,恒常不变体现的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具体表现为思维定势和生活模式的固化等方面。本文通过文本解析,考察书中人物为适应环境以图生存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进而梳理其走过的侨易之路,以及侨易经历中体现于个体身上的变迁与恒常。  相似文献   

7.
刘锴 《社区》2011,(30):59-59
提到犹太人,人们马上会想到三件事:一是“二战”时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二是无所不精的经商之道;三是独一无二的家教。 犹太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世人看来,既有些“另类”,又有些匪夷所思。但正是他们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拉默德一直很关注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种族关系,在其三部作品中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在马拉默德看来,美国犹太人与黑人的关系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并不能够简单地以“结盟”或“分裂”这样的字眼来概括。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原因,这两个民族产生过种种误会和隔阂,只有用爱与怜悯、理解与宽恕的方式去面对矛盾和分歧,才能使他们真正和睦相处。他的这一种族观,正是源于他一贯坚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西方历史学家在对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研究中形成蓄谋派和功能派两大学派。其实希特勒具有屠杀犹太人的动机,能够作出屠杀犹太人的决定,但R有从纳粹统治上层到德国普通群众中广泛存在着的反犹主义才使其成为可能和可行。同样,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之际种族灭绝行动才开始,说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动机变为现实还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最后,希特勒命令了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元首制特点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犹太人团体作为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群体中的一个分支 ,在其艰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他们以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不仅为美国社会而且为以色列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促成美以关系积极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菲利普·罗斯在其创作中体现了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的疏离感."外人"感、反犹、社会动荡等都会导致犹太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疏离;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在犹太人中的欣然接受与泛滥,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疏离感;美国梦的破灭集中体现了犹太人的价值疏离感;带有欺骗性的美国式爱国主义、连绵不断的对外侵略战争、政治正确性以及麦卡锡式的政治恐怖等导致了犹太人的政治疏离感.罗斯创作中的疏离感既源于犹太人在美国遭受疏离的历史事实,也源于其犹太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居安思危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与热情.  相似文献   

12.
犹太人在美国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族裔,这不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成功的表现。犹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有着其深层的原因——犹太人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与美国宽容、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之间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高度自由、宽容和开放的美国社会使得众多民族的历史纷纷融入美国的历史之中,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犹太人在今天美国社会各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作用和影响力的种种传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  相似文献   

14.
俄国犹太人来自哈扎尔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俄国犹太人问题在中世纪并不明显,政府的对犹政策相对于西欧来说颇为宽容,俄国犹太人属于自由民且享有信仰自由;到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犹太人的境遇也发生巨变,沙皇政府采取排犹、反犹政策,从最初的排斥、驱逐、划定栅栏区,到最后演变成屠杀犹太人。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938年的6月22日,美国拳击手乔·路易斯将在纽约与当时世界重量级拳王、纳粹心中的代表和象征——德国人施梅林激战:那时,希特勒疯狂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和迫害犹太人,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敏锐地将这场比赛和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比赛前,罗斯福在白宫召见了乔·路易斯。在简短的会见中.这位美国总统对乔·路易斯寄予厚望:“乔,我们需要你去打败德国人。”乔·路易斯激动了,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  相似文献   

16.
1807年开始的普鲁士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复辟时代",改变了犹太人一体化地获得解放的进程,并将他们推向了一条消解自身民族性、个体化地适应市民社会的"同化"道路。在半个多世纪里,普鲁士国家的官僚机构一直将他们排除在国家公职、教育机构职业以及传统职业之外,除非他们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因此,犹太人尽管获得了一种经济上的自身解放,但并没有获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因而这种"解放"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同化"都是不完全的。1871年德帝国的建立,才为犹太人在法律上的真正解放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30年代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挚邀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真是荣幸之至。但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19世纪上半期犹太人问题的讨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著名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对布鲁诺·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主要是宗教对立的的观点做了批判,并在论证政治解放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解放思想,超越了政治解放,为全人类的解放提出了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分子的大屠杀给犹太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对当代美国犹太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犹太作品的分析,对美国当代犹太文学中以大屠杀为主题的小说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11-13世纪,英国社会对待犹太人的态度是矛盾的:从最初的鼓励到1290年对犹太人的大驱逐,12世纪还经历了英国犹太人的“黄金时代”。本文以经济角度为切入点,认为犹太人被动性的经济地位和英国封建社会内部的经济变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