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和完整而新颖的理论体系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的代表作。此书堪称是现代汉语修辞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大作,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继《修辞学发凡》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产生必然离不开成功的科学方法,修辞的研究也是在探寻方法中前进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之所以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突破,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是与张弓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张弓尝试着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修辞现象进行分析,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3.
0.1 陈望道先生所著的,标志着“中国化的科学的现代修辞学”诞生的《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甲子了。回顾60年来修辞学研究走过的道路,我们确确实实为陈望道的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所叹服。他的许多修辞观点,如“修辞的两大分野”、“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等,至今仍让众多的研究者反复咀嚼、磨研不已。可以这么说,《修辞学发凡》不愧为“现代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修辞现象的深入探讨,修辞现象的特性这一课题,日益引起修辞学者的关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绩卓然、影响巨大的专著有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下册),宗廷虎先生主编的《修辞新论》。 对他们的以上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并综合分析散见于报刊的各家看法,我认为修辞现象的特性应该有以下几点较为妥善:  相似文献   

5.
宗廷虎先生《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指出:“1905年问世的汤振常的《修词学教科书》与龙伯纯的《文字发凡.修辞学》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修辞学著作。”①根据宗先生的这一观点,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至今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现代修辞学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上一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修辞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对中国修辞学向何处去提出了疑问,“滑坡”说、“低谷”说、“亟待振兴”说、“落后”说等应运而生。在中国现代修辞学走过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评价它?这里,我们组发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三位曾经在中国现代修辞学的重镇———复旦大学学习和研究过修辞学的语言学博士的笔谈,他们从几个不同的侧面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的修辞学研究说到澳门的语体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各大学中文系课程,一向都有“修辞学”一科,可是台湾学者研究修辞学,著成专书的,却是始于六十年代初期。在这之前,流传于台湾的现代修辞学著作,只有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台湾学生书局翻印这本书,改名为《修辞学释例》)、杨树达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和陈介白先生的《修辞学讲话》等三家书而已。据孙传钊氏《我国台湾修辞研究概述》一文所说:“新加坡华裔学者郑子瑜先生写的《中国修辞学的变迁》一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出版后,在台湾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后台湾学者撰写修辞学专著时也都在书中用专门章节来回  相似文献   

7.
《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至今仍在教学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对这部名著的学术评论多偏于史学角度,从批评角度对其作为一部通论的评论则多有缺失。本文分析了有关该著评论的现状、立足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修辞学学术评论的现状和对策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1932年,陈望道先生出版了他的《修辞学发凡》,奠定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基础.从那时起,历经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修辞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缺少一个科学简明的、富有涵盖力和解释力的理论体系.8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出版.该书由修辞理论、修辞手法、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三部分组成.在修辞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前提、视点诸问题,角度新颖,剖析深刻;修辞手法则从均衡、变化、侧重、联系四种美质的角度论述各种修辞格,使人耳目一新.90年代初期,王希杰先生又出版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修辞思想和评论,最早见于甲骨金文。古代修辞学的建立始于宋代陈的《文则》,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是30年代出版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而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则起于本世纪20年代,为时很晚。8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郑子瑜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易蒲和...  相似文献   

10.
寻常词语艺术化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常词语艺术化理论探索姚锡远一、引论。张弓先生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他与修辞学泰斗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界素有南“陈”北‘“张”的美称。张弓先生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以下简称‘修辞学)被誉为继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之后,“中国修辞学史...  相似文献   

11.
用辩证法指导修辞学研究——陈望道与《修辞学发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以下简称《发凡》),问世已经半个世纪了。该书于1932年1月出版上册,8月刊行下册,同年又出合订本。几十年来,多次重印,流行甚广,一直被公认为我国修辞学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此书正式出版的前几年已印成油印讲义广泛征求意见。作者写成一篇,邵力子就看一篇,阅读很为热心。朱自清等对该书曾  相似文献   

1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滋养了四代亲传和再传弟子,泽被所有修辞学人。今天我们纪念它出版90周年,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巨著的修辞学思想,而且也是为了宏扬陈望道的学术理念,完成其未竟的修辞学事业。在学习《修辞学发凡》的过程中,我们有三方面的体会:一是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二是注重修辞学方法论研究,三是要有科学的修辞学批评。  相似文献   

13.
声音的修辞,这并不是个新论题;应该说是一个旧题目,很旧很旧的题目,但为什么还要“连篇累牍”地专题论述呢?一则为着深切缅怀陈望者,二是有感于国内外若干修辞学专著和高等院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材中有关声音的修辞部分失之全面、系统、优美所致。 1994年,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62周年。抚今追昔,重温陈望老关于声音修辞的论述,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对指导语言实践,进行信息交流,将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是对陈望老及其巨著问世的一个切实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摹绘,也叫摹状,早在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修辞学发凡》问世之时,它就被列为38种辞格之一。尔后一些重要的修辞著作,大都介绍了这种辞格。新近出版的《修辞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也都为它列了条目。这一“辞格”的老资格地位似乎是不可动摇的了。然而,对于“摹绘”辞格的成立,不是没有人怀疑。吴士文先生的专题论文《修辞格的定义及其他》,却认为摹绘和形容在范围上与其他辞格缺乏全异性,层次上缺乏平面性,因此,它们的‘格’籍是不值得保留的。(《修辞学论文集》第二集)作者着眼于辞格定义的全局,对“摹绘”不应当立格的理由,却未能详述。笔者不揣冒昧,在此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论析。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修辞研究的两个不同传统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书名是“文通”,目的非常明确,为的是提高读者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处处时时都突出了语言运用,就是修辞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描写的许多修辞现象,《马氏文通》中也都谈到了。当然并没有陈望道说的那样的系统和详细,论述的方  相似文献   

16.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的《修辞学纲要》一书,是刘焕辉教授继《言语交际学》之后的又一力作,是其近十年来在修辞学领域努力探索、耕耘的结晶,也是一部颇有新意、表现一独之见的学术专著。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可以说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版  相似文献   

17.
历史赋予的责任——谈《中国修辞学通史》的撰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旦大学有着优良的修辞学术传统。复旦创始人马相伯所开设的课程中就有修辞学。后来李登辉校长也执教修辞学课程。可以说,复旦大学的课堂上一直开设着修辞这门课。郑权中(业建)、赵景深、郭绍虞等多位教授都有修辞学专著,吴文祺、张世禄教授对于文学语言和诗律修辞的研究也颇具学术影响。至于陈望道先生,从1920年任教复旦起就开修辞学课,经过十多年勤求探讨写成《修辞学发凡》这部专著,为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而,复旦大学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修辞学一个主要的发祥地。继陈望道先生之后,他的学生又在修辞学研究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修辞学与《中国修辞学史稿》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之有“修辞学”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刘大白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序文中说: “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修了几百 万年的辞,并且在作文的时候,也已经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王德春副教授的三本语言学新著已于今年出版。它们是:1.《现代语言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版。此书深刻地阐述了现代语言学各种问题,反映了现代语言学最新成果和当代语言学发展趋势。2.《修辞学探索》,北京出版社版。本书对现代修辞学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其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大学学报,从已出的几期来看,质量较高(指语言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论文,其他的非我本行)。发表的论文,一般均有新意,论据也较充分;探讨的问题,大都比较重要;有些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并有所突破。举例来说,1985年第1期的《借代辞格心理基础初探》,不仅对修辞学方面的权威著作《修辞学发凡》中的有关论述提出了不同看法,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修辞学中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相当圆满的解决,这在修辞学研究中是具有开拓性的。1985年第三期的《中国古文字学的特征及其形成》,论述现代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