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方法构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融通仓风险因素评价的指标体系。环境风险、质物风险、客户资信风险、企业内控风险和评估风险等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融通仓业务开展的关键风险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运用SPSS17.0和LISERL8.70等对271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农户因缺乏不动产抵押物而面临着比中小企业更加困难的融资境地,它们往往为了筹措生产性投入所需资金而忍痛在粮食产品产出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该产品。借鉴城市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相融合创新出的用企业暂时滞留在仓储流通环节的原材料、产成品作为动产抵(质)押物实现融资的融通仓融资模式,利用农户暂不愿出售的粮食产品开展粮食融通仓业务,将为农户开辟出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文章就粮食融通仓的基本原理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两种具体的粮食融通仓融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构建未确知支持向量机的设想,在构建未确知支持向量机的未确知机会约束规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确知支持向量机模型转化为其确知等价类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算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核电项目建造过程风险评价的准确度,针对其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核电项目建造过程风险评价模型。选用项目施工因素、进度因素、费用控制因素和环境因素等4个因素作为一级指标,项目质量等13个因素作为二级指标,构建评判要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同时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评价要素权重,最后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核电项目建造过程风险等级进行判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核电项目建造过程风险性等级为一般级别风险,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方法可为科学评价核电项目建造过程风险提供一种新思路,为类似项目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加速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费用结算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NRF--LC服务模式),设计了该融资模式的结构和关键流程,分析了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作用,研究了投资与融资过程的策略分析,建立了资金需求方与供应方的投融资博弈模型,得到了NRF--LC物流金融模式的可行域。本文的研究是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的尝试,为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运营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物流业务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加速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费用结算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收票据管理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NRF-LC服务模式),设计了该融资模式的结构和关键流程,分析了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作用,并将NRF-LC物流金融模式与成熟的仓单质押模式做了比较。本文的研究是物流金融模式创新的尝试,为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运营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物流业务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电信运营企业文化评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对电信运营企业文化的定量研究还存在严重的不足。本文在分析了电信运营企业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企业文化评价模型,并且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来评价企业文化等级,为电信运营企业文化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型桥梁工程规划、施工、运营期间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初步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构建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层次分析法中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桥梁工程项目风险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并将此模型在一座特大桥项目中运用,验证了这种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问题,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模型。通过构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市场流和管理流五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资源协同程度测度模型能够反映供应链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和趋势,通过分析能够查找到供应链协同程度不高的具体原因,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进行改进。该方法不仅弥补了现有协同度模型偏于定性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于指导供应链的实际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PP模式下如何进行机制设计来激励社会资本积极地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针对已有的自偿率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其构成的合理性、衡量的准确性,从应用层面考虑了竞争性中立与可转移风险承担成本;通过引入少支出的土地费用、行政审批费用、有关税费、风险控制超支成本等因素,并加入建设期利息支出,建立了新的自偿率模型;通过对比港铁公司与其他17个典型城市地铁运营公司的财务指标,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自偿率等。研究表明,新的自偿率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传统模式与PPP模式下政府的实际绩效,对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增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借鉴港铁公司重视轨道交通的商业属性,鼓励轨道交通公司自主经营,贯彻审慎的商业原则,用高效的资产管理,来实现对运营成本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仓储服务模式一般包括动产第三方监管和仓单质押模式,在破解中小企业动产融资难方面具有创新性,开辟了银行动产授信的新模式,还可以提高银行信贷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这种仓储业的新业态和银行服务外包的新形式,实践证明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政府、银行、金融仓储企业、中小企业合力共同推进、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负现金流,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增加和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减少三组,分别研究了这三组公司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这三组不同融资约束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现金流为负的企业信用风险较高,企业受到较强的融资约束,但信用风险对融资约束作用不明显;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减少的企业,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财务松弛度,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为正的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很大,而且企业信用风险加深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对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财务风险从表现形态上看,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现金流的短缺及流动性迟滞所带来的支付困难上。而企业现金流的状况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企业财务风险一般可通过企业产生现金流的主要环节,如产品销售、投资、技术创新、融资等活动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择两阶段资金约束型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以零售商运营资金不足作为前提条件,构建基于保兑仓模式的供应链融资模型,研究采用数量折扣契约时供应链的协调情况.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构建保兑仓模式下银行利率模型,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出银行、制造商、零售商各自决策的最优参数,通过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对比发现,无数量折扣时,分散决策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有数量折扣时,制造商选取的折扣点和折扣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收益同时增加,达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即实现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的同时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经济、制度环境下,生存空间狭窄。而资本的逐利特性又诱使其游走腾挪、偏离主业,把从事非法的金融业务作为经营的一种常态,致使单体事件频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相关部门应从改革金融体制、规范监管模式等影响其持续赢利能力的核心问题入手,改善其生存状态,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依赖于核心企业的订单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融资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订单发出方具有核心企业地位,阻碍了订单融资的发展。从资金和货物流转的角度来看,订单融资业务过程分为采购、生产和交付三个环节。在对各环节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符合银行质押要求的产品的订单融资,通过几种供应链融资方式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控制融资风险,而不需要限定其下游采购企业的核心企业地位。反之,对于不符合银行质押要求的产品的订单融资,贷方在资信不足时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信用担保模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动态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以“融资风险阶段划分-分担-评价”为主线的融资风险评价体系。基于“新两阶段论”把融资风险划分为缔约阶段融资风险和履约阶段融资风险;针对划分后的融资风险,构建灰色关联度和TOPSIS法相结合的分担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在融资风险分担完成后,对融资风险展开评价;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评价体系实现了“动态性”“针对性”和“准确性”,是科学合理的,可以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各利益攸关方及时准确地掌握各自的融资风险状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以其独特的融资优势,能有效地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针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及在操作流程和国家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上存在的风险,提出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公示制度,以促进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加强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创新,实现企业和银行的有效对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浙江两省中小企业融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辽、浙两省中小企业融资"五Z一线"比较模式;从融资环境、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三个层面对两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揭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承受主体、融资主体应扮演的角色和理顺融资规律、融资技术与融资艺术三者关系以及中小融资理念决定融资动机与行为进而决定融资状态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