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诸多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有部分基层公务员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提高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认识;增强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创新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产业化1国外教育产业化现状教育产业化是指将教育办成产业,按照产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来办教育。在八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将教育当作一项公共的事业,把办教育作为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来看待”①。但随着全球化的教育改革,这种观念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冲击。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应将市场的法则运用于教育领域”;海耶克的“多少人需接受高等教育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利伯曼的“竞争机制是改进学校教育的基础,必须将学校象商品一样投入市场参加竞争”;舒尔茨等人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后起现代化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具有特殊性。追溯历史,我国的现代化不是源于人的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而是起于经济现代化,我国人的观念现代化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阻滞。因此,我国观念现代化的推进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先导作用,并且探寻现代教育在现代人格转向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 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的教育观念是否发生了根本变革。而人们的教育观念则是时代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即是说,它既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客观需求,又积淀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传统中的消极因素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背离时代的要求,起阻碍作用;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则为教育观念提供富有生命力的根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构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教育是为了“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以人为本、人文教育、审美生存方面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方面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通过实现三个转变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只能是目的的现代伦理观念,解释《民法典》的民事权利体系应坚持维护法律人格概念的纯洁性。然而,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经常相伴而生,同时存在于一个交易的场合,在考虑人格与财产区分的观念时,也要承认这种不同利益相互交织的现实。财产权从来都与人格密切相关,即使法人这种为财产关系而设的拟制主体,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利益需求而设,而只有生物人的伦理意义即法律人格才是人格和财产区分的真正依据。市场交易不会以"人-物"对立区分的界限去定义所有可能的交易形式,即使是只能作为权利主体的人,也可能产生许多能够交易的内容,例如人的姓名、肖像等人格符号,即以"物"的观念来看待"人"。同样,物不会真的和"人"脱离,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和人格联系,从而在交易中表现为不像是单纯的客体,即以"人"的观念来看待"物"。  相似文献   

7.
嵇康与卢梭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但都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天性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尊重儿童、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自然教育观念。对比二人的自然教育观,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理想与欲望的整合——中西哲学自然观的一个比较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海德格尔之后,在西方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潮。面向西方工业文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由征服自然带来的人征服人的社会奴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只有中国文化才能解决西方文明的困惑。由此,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中的自然观念,这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认为,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人类成为自然的征服者,这构成西方文明发展的底蕴;中国的自然观则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前提,但这种伦理意义上的自然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推进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主导性与多样性、价值性与动力性、差异性与契合性相结合,切实发挥教育观念的推动力;其次要优化外部制约因素,通过拓展教育路径、培育教育环体、构建教育载体,发挥外部制约因素促进力;最后要协调内在转化过程,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农民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的和谐发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城市并解决这些困境,除了依靠行政与法律性手段外,还必须分析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通过定位主体、明确内容、探索方法、建立评估机制,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的思想与行为困境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作为一种有机整体宇宙论的观念体系,为当前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在跨越现代思想中人与世界的二元对立与分裂方面,它提供了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基础;在认识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方面,它揭示出二者乃是一种生成过程中的动态和谐;在建构生态伦理的善恶评价体系方面,它开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善恶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地位提升是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关键要素.从煤炭企业的调研来看,当前传统国有企业的产业工人职业地位提升还面临“双重困境”:一是职业收入层级提升问题,二是职业转换和晋升问题.从群体和阶层角度来看待产业工人的整体境遇,其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和资源多寡,而需要从社会观念包括教育观念、制度设置中进行反思.传统价值观糅合进现代经济理性,塑造了当前对体力型、技能型劳动者严重轻视的社会观念,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劳动群体来说相对不平衡的收入分配和职位晋升等制度安排.由此出发,解决困境的思路是要在社会中重塑尊重劳动的社会观念,在国家制度设计中重回“劳动中心”,并在支持性的观念和制度环境中,致力于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前,大学生在法治理念、权利意识、大局观念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较为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抓手”,与法治观念培育有育人目标、内容属性与方式方法上的内在关联,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管理”、“载体”三维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有效化、常态化和动态化。  相似文献   

14.
实践具有技术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无不在改变着教育实践的要素和形态。技术化教育实践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以促进人的发展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时代问题与挑战。对二者的认识需要在技术变革教育的逻辑和限度中来把握。在技术与教育观念、实践需求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揭示技术变革教育的三重逻辑,即知识逻辑、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在发现技术与教育关系、实践和观念的限度中厘清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界限,警惕技术化教育实践发展中的行为主义、技治主义和教育思想观念发展的自我固化。在技术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中寻求扩展技术变革教育限度的路向,以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变革育人新范式和发展技术融合教育观念新方式实现未来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业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文化体系中的新兴教育领域,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创业文化教育还处于萌芽甚至是空白状态,故在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中探讨如何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推进创业文化教育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变教育观念,将创业文化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体布局之中;加强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文化教育本身的系统研究;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社会资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业文化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蕴含丰富的内涵,它强调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独立的理性精神、自觉的批判意识、智慧的品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注重培养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核心地位以发扬学术自由精神与独立品格。今天提倡人文主义教育观体现了其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时代性要求:它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中国应对WTO挑战的现实需要;有助于知识经济时代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强化终身学习观念,构建学习化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椐 2 1世纪经济发展的特点 ,阐述了当前在教育改革中所需建立与更新的几个教育观念问题。这几个观念与意识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晋宋时期,随着山水文学的出现,自然日益成为文学的独立审美对象和重要写作题材,对这种新兴的文学类型,当时的文论家是如何看待的?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是否上升到理论的自觉?文论家们对自然与文学的关系及文学中的自然描写持何种观念?这些问题关系到此期的山水文学研究及文学观念的考察.本文试图以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心,对这些问题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育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这个基础。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城乡、区域教育不和谐,教育不公平等突出问题,因此,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强化教育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从资源投入保障方面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十年来的最大失误,在于教育,在于对教育的重视不够。 然而产生这一最大失误的认识上的最主要根源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于传统的错误生产力观念。 传统的错误生产力观念是指被曲解了的、却又指导着我们建国以来实践的片面的生产力观念。它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在认识和实践上只重视生产力要素中的“硬件”(指实体性的人和物),并注重开发和利用它;而轻视乃至忽视生产力要素中的“软件”(指非实体性的科学技术、生产信息、生产管理和教育),不注意对它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又以教育为最。例如,在生产观念上把教育排斥在生产力之外,认为教育与生产力之间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它需要通过更多的环节转化方可能同生产力挂上些关系,或者退一步承认教育属于生产力系统,但又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