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人道主义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人道主义干预以人权以及对人权的保护作为其伦理基础 ,但国际政治中现实的干预却更经常地表现出政治干预的特征 ,并由此而使人道主义干预超过其干预限度 ,异化为侵略乃至殖民化 ;同时 ,人道主义干预不仅引发了有关人权与主权关系的争论 ,它所产生的后果也往往与干预的理想目标相左。因此 ,干预还是不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干预"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经久不衰的词汇,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冷战后时代的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预严重带有西方霸权色彩,具有殖民主义特性,这是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的。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必须真正认清人道主义干预的实质,把握人道主义干预在当代国际政治发展中的基本特征,防止和杜绝西方敌对势力用人道主义的幌子干预别国的内政。 相似文献
3.
王达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5)
中国当代五六十年代,人道主义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的理论",备受防范、压制和批判。"十七年文学"中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于50年代初拉开帷幕,其中以批判《关连长》和《洼地上的"战役"》最具代表性。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短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反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不断升级,与此相呼应,文艺界于1957年、1960年、1964年先后针对"人性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讨伐,至"文化大革命",人道主义终于被彻底断送。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干涉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渊源。尽管不同历史阶段的人道主义干涉理论都在力图论证干涉行为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但相关的实践仍然充满了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实施干涉的动机、过程和效果等方面。通过对其历史进程的考察可以发现,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和实践同特定时期的国际政治因素关系密切。冷战后,西方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的意愿和能力相对增强,人道主义干涉更有可能被其用于改变以国家主权原则为基石的当代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5.
张鸿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五四“劳工文学是中国工业文学的初澜。从人道主义到劳工神圣,到平民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五四”时期劳工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从普泛的人,到劳工,到底层工人,再到作为阶级的工人,是这一时期劳工形象的变迁线索。初始期的锐气与多元思潮的复合并存构成了“五四”劳工文学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6.
毛丽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3-95
哈耶克建构了一个庞大的自由主义社会理论体系,但是哈耶克并非认同经济自由放任。相反,其认为每一个政府都应该采取行动,重要的是每个公民可以对政府行为予以预见并按照预计充分利用政府的行动,使自身自由得以充分发挥。而政府也并不能控制这一利用。 相似文献
7.
巫洪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1):80-85
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工农”诗人的“文化翻身”,既有“真实”的一面,又有“虚幻”的一面;既是一种“解放”,又不是真正的“解放”;既存在“翻身”的“可能”,又是有“限度”的“翻身”。“工农”诗人经历了“无权说”到“有权说”,从“无法说”到“学会说”,从“不敢说”到“大胆说”的“文化翻身”的过程。而“新民歌”的生产方式、创作主体对“解放”的短视以及意识形态的伦理诉求,则是规限“工农”实现真正“文化翻身”的显性或隐蔽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4(2):103-107
“白马湖作家”秉持“文学为人生”的理念,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指引进行文学创作,其憎恶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怜悯和同情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对战争和不道德行为予以严厉批判,作品充满实现美好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情怀。但是,与现实保持距离的态度使他们无法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平民立场的局限性使他们对平民更多只是寄予同情,而缺乏对社会问题更深层次的透视和思考,故其创作始终处于时代主潮之外。 相似文献
9.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八十年代"存在一种"拨乱反正"的冲动。重启被一度"中断"的启蒙成为知识分子的核心诉求,而重识"五四"并获得一种新的理解和叙述近现代中国史尤其是知识分子思想史的方式,为现代化提供可能的思想文化路径,就构成了所谓"新启蒙"运动的共识。李泽厚发表于1986年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之所以获得广泛认可并占据某种"元叙事"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因其内在于这一新启蒙共识。这一点也为其后的知识产权论争所证明。李泽厚对"五四"的重识,对"启蒙"的重释,对"救亡"的重构,大抵以"文革"后党内重要决议为前提和限度而进行思想史重述,只不过更借重西方启蒙思想的资源,但其将"救亡"与"传统"或"封建"等负面价值相勾连,却"再生产"了一种新的理解和叙述"革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人权就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权利,"社会性"是人权的基本属性。人权"社会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人权的社会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道德、宗教、习俗、政策、法律等。就当前中国来说,应该通过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会民生的全面改善,来推动人权"社会性"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玉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2-44
匿名在新闻报道中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电影《罗马假日》与《大阴谋》虽然故事情节迥异,但从新闻从业的角度来看,这两部电影中的新闻记者都涉及到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两部电影出发,探讨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匿名方式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12.
刘淑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2-96
为了使实践大学自治这一理念不致流于乌托邦式口号,对它的限度的阐释是很有必要的。大学自治的限度是一种“实然”,从大学自治发轫及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始终表现出很大的限度;大学自治的限度也是一种“应然”,从大学外部的客观存在基础和大学自身与生俱来的性格进行逻辑分析,限度的存在不可避免,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的发展是有裨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治的限度从大学外部和大学自身两方面来说也有一定限度,即限度本身也有很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姚俊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53-57
调控社会、规制秩序的机制会因传统或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中国传统社会多诉求于道德,而西方国家则更看重制度。随着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与文化更替,"品德"诉求或"表率"诱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理论与实践困境。审思并凸现"品德"诉求在社会调整中的意义及其可能的限度,已显得十分必要。必要而可行的选择只能是:既倚重道德,更强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永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6)
阐述了日本生态社会主义者岩佐茂"生活的逻辑"取代"资本的逻辑"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分析指出岩佐茂提出的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确立生产者责任的原则、选择"软"的技术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甘剑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20-23
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的问题。在政治实践中,一些后发国家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压力,普遍地把政绩作为其合法性的首要来源,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依据,一些国家的确也运用这一战略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谋求长治久安的政治体系来说,仅仅致力于营造绩效合法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许多处于转型中的、向现代化过渡的国家来说,只能把有效性看作是营造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一个重要维度,却不能将其视为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唯有制度建设才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对其建设逻辑的理性审视、对其建设困境的现实思考和对其机制创新的不懈追求。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逻辑应是以彰显中国特色为基点、培养创新人才为支撑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关键点的有机结合。由于对"双一流"建设理解的不到位,导致当前的"双一流"建设陷入科研指标化、学科建设同质化和高层次人才商品化的困境中。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价机制、一体化的学科建设机制、"引""育"并重的高层次人才培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双一流"建设的困境,实现"双一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重建的理论范式,坚持社会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并把自然、文化和技术纳入其中;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张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强调建立一个"可以承受的社会"。这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问题进行了哲学思索和探讨,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新视角。但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没有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导致了其在逻辑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9-34
"扶老太难题"既折射出当前社会信任危机,也反映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社会问题,公正的旁观者、信任自然主义等方案都难以解决这一难题。为了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困境,最低限度的信任是可选方案。最低限度的信任由诚实与真诚、不撒谎、诚信构成,它对社会稳定、走向更高级别的信任具有重要意义。从允许与认可、重叠共识与道德共同体建构三个层面重构当前社会的信任,以期解决"扶老太难题"及其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15-18
自古以来,人道主义一直是每个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早期很多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人为地将人道主义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直到马克思的遗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当代中国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因而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正确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立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本质的异化出发,分析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从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这一飞跃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卜永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5-10,57
国际政治中的多边主义包含政策、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的含义,且具有工具性特征。多边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合法性和代表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集体行动的悖论等两难选择;在实践中可能陷入"点菜式多边主义"、大国垄断决策权以及决议难以落实等诸多问题。尽管存在多重困境,多边主义仍然代表着国际政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