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未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为了探寻农地流转、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利用2000—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构建了PVAR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农地流转和城镇化之间呈正向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都能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过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能促进农地流转,但却不利于城镇化发展。中部地区,从长期看农地流转可以促进城镇化发展,但却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镇化发展对农地流转影响不明显,但能够显著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尽管长期看来在促进农地流转上效果不是很明显,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西部地区,农地流转对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城镇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也不是很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农地流转和城镇化的影响也太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易于操作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与城镇化进程存在必然的关联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模糊评价法构造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门槛变量,使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进程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普惠金融发展门槛下,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影响呈现"U"型,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阻碍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门槛下,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倒"U"型,但是结果并没有获得统计上的支持;在城镇普惠金融发展门槛下,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影响是非线性"U"曲线,且结果在统计上高度显著。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占比以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都会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面对较长时期金融资源配置中严重存在的城乡地域非均衡问题,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非常有必要通过恰当的政策干预矫正金融资源配置格局和实现金融普惠性发展,并最终为实现普惠金融促进城乡收入提升和助力新型城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从“共同”二字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观,其所探索的富裕样态必然包含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共进共赢、不同主体共富之意。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还面临区域发展差距仍然客观存在、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依旧明显、收入分配差距仍在高位徘徊等现实阻点。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工作是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以期逐渐控制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调节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城乡共享”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城乡共富”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两者构成了“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基础。我国在“共同富裕”内蕴逻辑的主导下,沿着“城乡二元-城乡协调-城乡融合”逻辑遵循,建构了“以农促工-工农互促-城乡共富”的“共同富裕”战略,推动“城乡共富”程度递进发展,但在经济基础、消费服务、现代化设施、公共福利等领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相对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农村“富裕”的内驱能力;以“城乡融合”为向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催生农村“富裕”的外部动力,推动“城乡共富”迈向更高台阶,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为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央不断强调推动共同富裕,旨在实现均衡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共同富裕的探讨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解决好以绝对收入标准衡量的贫困问题就是实现"富裕"的最基本要求。今后农村的相对贫困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置于城乡融合的框架中解决。其二,缩小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之一,将收入差距缩小在一定水平上,实现发展与共享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和谐,这也是"共同"的要义所在。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妨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因此,牢牢把握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弊端,对于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而言应是重要的战略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基于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以及通过提低、扩中、控高等过程来实现共同富裕两重挑战,阐释共同富裕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结构转型、人口流动、经济集聚、空间互动、公共服务五大动力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目标—手段”链条,明确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战略要点和政策思路,提出新型城镇化需要以市场衔接适应结构转型、以制度改革推动人口流动、以城乡融合推动集聚经济、以城镇协调推动空间互补、以公平共享优化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Hansen的面板门槛模型,采用中国1997—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造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可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特征,在城镇化水平低于较小门槛值时,城镇化的发展会显著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当城镇化水平越过较高门槛值,达到高城镇化水平时城镇化发展则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当工业化发展到高工业化区间时会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初始阶段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终将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并且收敛效应会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虽然城乡发展差距在持续缩小,但距离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厘清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当前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发展中仍存在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城乡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和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因此,要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就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通通道、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助力城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7-2012年我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设定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省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所处的空间区位和邻近省域关联密切。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为此,我国应加强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省域对邻近省域收入分配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城镇化推进与其他相关政策及时配合协调联动,推动城乡之间产业的均衡、合理化发展,协同提高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承载力,促进农业增收,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中国绝对贫困的彻底消除标志着“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迈入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该文从阶段性目标和衡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规划进行了探究,剖析了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本利得与劳动收入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加大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相关问题,研究了促进共同富裕“浙江方案”战略任务、制度体系建构以及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提出了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战略擘画需要构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制度体系及相关配套制度,以解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带来了新机遇,而“数字鸿沟”又可能引发新的贫富差距。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认识和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及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域层面上,数字经济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当城镇化水平越过门槛值,数字经济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效应,北方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受数字经济水平影响较小,而南方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视角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支持。【设计/方法】基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机制及异质性。【结论/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深入分析其中的机制发现,由于存在数字鸿沟,数字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促进效应还尚未显现。对全国分地区样本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在西部地区、非沿海地区更为显著,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不存在显著影响。最后,采用门槛模型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当教育达到门槛值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农村金融发展低于第一门槛值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达到第一个门槛值和第二个门槛值之间时,数字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思想,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共同富裕思想。主要表现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依据,"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四个全面"整体协调推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布局,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落脚点,精准扶贫落地见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一个二元经济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变中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并采用1978-2014年纵列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将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且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滞后三期的城镇化水平仍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城镇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是逐渐下降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而且还可通过城镇化间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会随时间被逐渐平抑,且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表现都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城镇化健康的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分析了河北城镇化面临着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已经严重超出合理限度、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并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河北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方面指出打造河北城镇化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健康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2-2013年福建省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及最小二乘法等分析了福建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是以泰尔指数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随着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趋势。结果也表明了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不可能随着城镇化发展自动缩小。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同时2003年以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2)高校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级人力资本,加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推动了农村农业部门人口转至城市非农业部门,继而通过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上,需要着重推动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首先,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包含普惠保险与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并结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普惠保险促进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普惠保险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普惠保险不仅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还通过劳动力转移这一间接途径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转移是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普惠保险通过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会因家庭劳动力所在地区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相比经济水平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普惠保险基于劳动力转移这一中介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城乡发展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生活质量差异大,城乡在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差别大,小城镇对农村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制约了城镇的健康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迟滞了农民工向城镇市民的转化,导致城乡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城镇化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1998—2010年省际数据考察开放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对外开放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而金融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率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助推作用。从城镇化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两条建议:改善城乡间的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城乡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