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做到安全生产,教育必须先行。要保证安全生产,企业的全体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生产管理干部和安全专业人员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安全管理知识。近年来我公司安全科从抓教育入手,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对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坚持三级教育。公司安全科1994年分两期对新进厂的50名轮换工进行了脱产安全培训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为(1)施工生产工作性质及  相似文献   

2.
王丹 《劳动世界》2016,(17):33-33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生产和生活对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作为提供能量的重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油田企业作为石油开发的市场主体,责任重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各个油田企业开展了新型的党务工作。而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油田企业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是新型党务工作开展的行动指南。笔者从突出“大党建”、做好“大政工”、提升“新高度”、强化“深改革”、狠抓“稳安全”五个方面探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油田企业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促进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需要。因此,工会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中应努力营造"职工素质工程"活动氛围,不断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参与管理力度,搭建两大平台,上好"素质工程"四大课,开展劳动竞赛,努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推进劳动教育是紧扣时代发展之要、满足人才培养之需的重要命题。劳动教育的开展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劳动教育观辩证联系的理论土壤,符合社会发展多重矛盾化解的历史必然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意蕴。但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数字异化、数字鸿沟、数字消遣和数字赋权等问题,遮蔽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阻碍了教育者能力提升,模糊了教育与娱乐的时空边界,加速了反劳动文化弥散。基于此,面向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厚植“主体在场”的劳动教育实践根基,推动“环环相扣”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协同联动”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建构,促进“软硬齐抓”的内生性教育生态营造,推进劳动教育的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5.
达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局自200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县劳动保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强基础、谋发展、创和谐、勇争先”的思路加强单位建设,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把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树单位形象,强职工素质、强内部管理,让上级机关满意、让参统单位满意、让参保职工满意的“一树二强三满意”创建活动,切实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工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单位形象不断得到提升,受到参保单位和职工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达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局自200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县劳动保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强基础、谋发展、创和谐、勇争先”的思路加强单位建设。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把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树单位形象。强职工素质、强内部管理,让上级机关满意、让参统单位满意、让参保职工满意的“一树二强三满意”创建活动,切实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工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单位形象不断得到提升.受到参保单位和职工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员工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人才储备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浙江中烟长久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提升活动,建立适合员工成长的机制和通道。其中操作比武和劳动竞赛就是一种以比赛的形式为新老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技舞台,在比赛中提升职业技能,以此激励职工自我加压,主动提高,营造一个“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现职工加快成长。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吉林省经济的影响,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吉林省开展实施了百万特别职业培训工程。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崔力夫介绍,今、明两年开展的百万特别职业培训工程具体安排了五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一是开展困难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项目,每年计划培训19.5万人;二是  相似文献   

9.
纵观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存在劳动教育窄化、弱化、虚化、淡化等问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偏离化”、教育观念“固有化”、教育方式“单向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等价值困境。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全面教育的根本要求,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通过认知新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践行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融合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把握劳动课程开发的时代性、体系化、协同化原则,以课程编制的“四段论”为基本,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的课程目标、丰富劳动资源的课程内容、优化劳动配置的课程实施、提升劳动效果的课程评价,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暑假,上海2000多名职工实现了"带娃上班",多个职工亲子工作室发挥了单位优势,开展职工子女晚托、暑托、寒托等各类形式的托育服务,解决儿童的监管与教育之困,体现了对职工的人性化关怀,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铁道部眉山车辆工厂是"三线建设"中建厂的,工厂远距城镇建在成昆线沿线的丘陵荒坡上。现有职工、家属一万多人,厂区已形成了一个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的小社区。工厂办社会一般讲确实是增加了工厂负担,分散了领导精力。但从我厂的实际情况讲,不办好小社会,不解决好职工的文化娱乐、职工子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区生活设施等等,就不能巩固职工队伍,调动职工的积机性,不利于不断发展工厂的生产。多年来,我厂在生产岌展的基础上,不断对教育、文化娱乐以及职工生活设施(住房、供水、电、气)进行了投资建设。同时,工厂对厂生活区管理也很重视,让职工在8小时以外休息好、有健康的文娱活动,有业余学习条件,这是工厂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延伸区域。因此,我厂连续10年保持了全国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跨世纪历史性任务。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人才乃是竞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因为职工技术水平是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所以,技术工人同样是经济发展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人才。加强职工队伍技术教育,培养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职工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看,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初高中文化占绝大多数,但技术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职  相似文献   

13.
企业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积淀、发展起来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精神产品。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化管理能提高职工的素质,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优化企业环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宜宾市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在社会保险窗口经办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因地制宜,不断深化构建均等、智能、便民、温馨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一手抓经办流程再造,一手抓服务质量提升,为群众办理社保提供“一门一站一窗一次”服务,大力推动“温暖人社”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宜宾市翠屏区就业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斐然。技能提升行动出新招。翠屏区在宜宾市率先启动线上职业培训,特聘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家为四川新灰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01名职工进行酒店服务线上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工作即培训、师傅带徒弟”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共有30家企业的6780名职工参加了“以工代训”培训。聚焦“城市新市民技能提升”,组织604名临港企业离职人员参加再就业和岗前培训。挂牌成立翠屏区高桥竹村技能培训学校,打造乡村振兴项目制培训“翠屏样板”,目前已接收学员200余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西充县社会保险工作抓住“一条主线”(市级统筹),突出工作重心.再掀社保热潮:加大“两个建设”(硬件建设,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三项活动”(惠民行动、创一流社保局、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活动),勃发激情.凝聚力量:突出“四心服务”(接待群众热心.解释政策耐心.经办业务尽心。排忧解难真心)。提升服务质量,树好单位形象;突破“五大工作”(基金征收,民企参保.工伤扩面,标准化社区建设,退管服务),打造亮点,整体推进。通过全体职工同心同德,扎实苦干.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山东省总工会在全省开展的关于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调研情况来看,工会在职工素质建设工作提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一,工作开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普遍惠及一线普通职工;阵地设施陈旧,资源手段缺乏;教培模式老套,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需要从强化责任意识、改进教育培训模式、搭建好职工教育培训平台和阵地以及把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落到实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双高计划”十大任务中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和“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创新构建“双高计划”背景下的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立足地方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实践,对接中小微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三类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人才需求等四个领域,构建出了行之有效的、可资借鉴的技术技能培训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听障发型师刘曦店里的客人源源不断;残疾人非遗传承人任晓红再次开展残疾人蜀绣技能培训;四川金沙人才集团的肢残职工张康带领小组成员不断商讨分镜,推进视频项目……他们顺利就业创业得益于四川省残联技能培训促就业工作的落地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增收之源。近年来,四川省残联积极落实《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着力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工作,通过“培训+竞赛”的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内循环”模式和把残疾人文创作品和市场需求衔接的“外循环”提技增收模式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三好、两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中,黑河市社保局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贴近全体职工思想实际设置教育内容,从“知足、知责”做起,端正服务意识和态度,不断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