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章 《经理人》2011,(11):102
既要有所作为,又要避免与现任的冲突当机会来临,你被老板提拔即将出任企业CEO,在接替现任前的过渡期,如何处理与现任CEO的关系?扮演好两种角色候任CEO处理与现任CEO关系的主要原则是: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候任CEO必须尊重企业目前的职权关系和组织结构,候任CEO仍在这个组织结构之中发挥作用,同时又必须以下任CEO的角色来思考企业未来的  相似文献   

2.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CEO变更是由于代理人没有实现委托人对企业价值的预期,委托人以解除契约的形式来体现其约束机制的威力。为验证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前提假设,即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和企业价值低于股东的预期,构建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2005年至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CEO变更、A股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样本,依据样本企业价值和企业性质的不同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价值水平较高时,股东对企业价值的预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导致股东依据企业价值水平变更CEO的可能性较小;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CEO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一定成立,这两种情况均会降低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能力,因此仅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CEO开放性特征对战略惯性及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CEO开放性程度越高,组织越倾向于采取适应环境的动态资源配置战略,从而组织的战略惯性程度越低;第二,CEO的股权拥有程度和自主权高低程度对其开放性程度与组织惯性之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即CEO持股水平越高则开放性CEO维持组织战略现状的动机越强,而 CEO所拥有的管理自主权越高则越倾向于去打破组织的战略现状;第三,组织制度环境对CEO开放性程度与战略惯性之间关系同样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在国企任职的CEO相对于家族企业任职的CEO而言,其开放性程度对组织惯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小;第四,相比于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战略惯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针对以往CEO更换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ST公司新任CEO特征、高管团队调整以及企业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沪深两市2000-2010期间被ST特殊处理后更换CEO的110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新任CEO的继任年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过去未担任过CEO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短期绩效的提升明显好于过去担任过CEO的,内部继任的新任CEO继任后企业长期绩效的改善明显好于外部继任的,高管团队调整对企业短期绩效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新任CEO特征对高管团队调整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绩效下滑企业转型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中国企业选择和更换CEO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承伦 《经理人》2011,(4):106-106
CEO们的日子将比以往更难过。 很多企业为打破产业增长瓶颈,换帅频仍。且不说企业这样做究竟收效如何,但是此举必然让CEO们寝食难安,尤其是空降CEO,在企业中更处风口浪尖,他们可能试用期没有过关,就提前走人。那么,CEO们怎么做,才能打破试用期"魔咒"?  相似文献   

7.
衰退企业CEO变革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敏  都兰军 《管理学报》2009,6(2):222-227
在企业扭转理论中,许多学者主张CEO变革是企业成功扭转的前提.这一主张基于3个基本的理论假设:①CEO变革可以提高企业运营绩效;②CEO变革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的变革;③CEO变革可以维持企业合法性,即维持企业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继续支持.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这3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CEO变革的绩效假说并没有得到支持;CEO变革的合法性假说得到了部分支持;CEO变革的战略变革假说得到了显著支持.因此,在衰退困境中,企业变革CEO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更客观地认识企业衰退原因和现有战略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为符合企业实际情境的扭转战略.由此推断,衰退企业变革CEO的本质是改变企业的战略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8.
兰杰 《经理人》2004,(10):44-45
中国的CEO们专注于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而更多的国外CEO们开始在中国积极寻求同高附加值相关的增长。今年,3份专项调查先后发布,先是普华永道发布其全球CEO调查,接着是IBM发布其全球CEO 调查,和德勤发布其“北美科技Fast 500强”CEO调查。这些调查无一例外都是针对CEO而进行的,虽然调查的目的不同,调查的结果各有侧重,但对中国的CEO们仍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企业前沿技术的掌控者,CIO自然就成为了帮助CEO实现未来企业愿景的重要伙伴,他们在扮演着CEO的助手角色的同时,也成为决战危机时企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和企业内部变革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检验CEO权力强度如何影响企业战略风格,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CEO权力越大,战略风格越趋向于风险型;反之,CEO权力越小,战略风格越趋向于稳健型.制度环境负向调节CEO权力强度与企业战略风格之间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地区制度环境约束性较强的公司,CEO权力强度对企业战略风格的影响在地区制度环境约束性较弱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战略风格越趋于风险型,企业绩效波动性越大;而企业战略风格在CEO权力与企业绩效波动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采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探讨了在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表现,以及这些行为对企业业绩和员工态度的影响。首先归纳性地总结了现有经济环境下CEO领导行为的种类,然后通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建构了一个6维度的CEO领导行为测量工具,其中3个维度与CEO的任务管理行为密切相关,另外3个维度与人际关系管理相关。我们采用包括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及员工在内的匹配数据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任务导向的CEO领导行为直接与企业业绩相关,而人际关系导向的CEO领导行为与员工态度直接相关,并通过员工态度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2.
王宪平 《经理人》2004,(2):90-90
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CEO一定要亲历亲为,不得有半点疏忽。而对一些冒似重要却未事关全局的“小事”,CEO又何妨睁一眼,闭一眼,放任其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3.
CEO关联是影响企业内部决策效率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网络关系和人口统计特征相似性产生的关联,忽略了CEO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关联。此外,已有研究过度关注对CEO关联结果的探讨,而忽略了内外部环境要素对CEO关联结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从管理者特质和权力的视角,探讨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的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09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 12.0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并检验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内部治理对这种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的增强,企业业绩提升,但当CEO与高管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于临界值0.400时,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程度的增强,企业业绩开始下降;CEO与董事之间基于建议提名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勤勉程度和监事会监督力度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民营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以及内部治理机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均显著,而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CEO关联的价值效应及形成的内在逻辑、防范上市企业治理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建议上市公司适度给予CEO聘任高管的权力,且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注意运用和平衡企业内部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之间的潜在替代关系,保障差异化情景下企业潜在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赵海峰  何青  Edison TSE 《管理科学》2017,20(5):102-110
CEO关联是影响企业内部决策效率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网络关系和人口统计特征相似性产生的关联,忽略了CEO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关联。此外,已有研究过度关注对CEO关联结果的探讨,而忽略了内外部环境要素对CEO关联结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从管理者特质和权力的视角,探讨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的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09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 12.0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并检验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内部治理对这种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的增强,企业业绩提升,但当CEO与高管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于临界值0.400时,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程度的增强,企业业绩开始下降;CEO与董事之间基于建议提名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勤勉程度和监事会监督力度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民营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以及内部治理机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均显著,而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CEO关联的价值效应及形成的内在逻辑、防范上市企业治理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建议上市公司适度给予CEO聘任高管的权力,且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注意运用和平衡企业内部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之间的潜在替代关系,保障差异化情景下企业潜在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07,(2):102-103
一个总裁的成功宝典 拥有企业的是老板,但掌管企业生死命脉的关键人物是企业的总裁CEO。并不是人人都能最终爬到CEO的位置,成为CEO是需要一些特质的。  相似文献   

16.
李新章 《经理人》2011,(11):102-102
当机会来临,你被老板提拔即将出任企业CEO,在接替现任前的过渡期,如何处理与现任CEO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值壮年的CEO为何猝死?踌躇满志的高层经理为何力不从心?除了事业,高层经理还应该关心什么?身心健康!明知身体是革命  相似文献   

18.
唐骏 《经理人》2013,(4):56-57
什么样的CEO才是好CEO?能看清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CEO才是好CEO!杰克·韦尔奇做到了,乔布斯做到了,他们既有高超的管理能力,又有把控格局、未来产业的能力,李艾科和巴茨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走向了歧途。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管薪酬业绩选择性相关的观点,选取2005年至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联立方程组模型,通过考察业绩提升和下降两种不同情形下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关系,对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粘性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究CEO薪酬粘性的结构特征、行业特征和时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存在典型的薪酬粘性现象,但这种粘性特征只在企业亏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显著存在,随着企业业绩的提升,CEO薪酬粘性程度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②CEO薪酬粘性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和显著的时变趋势,保护性行业上市公司CEO薪酬粘性更强而业绩敏感性更弱,并且这种偏离最优契约的薪酬粘性现象并未随时间演进而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呈日益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13,(11):100-103
柔性管理是女性CEO常用的武器,它非神器却是“双刃剑”。适度的刚柔并济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太柔或人刚都会给团队建设和余业发展带来不利影Ⅱ向。女CEO们在管理中,如何把握刚与柔的度?CEO好比战场上的主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不但要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而且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女性CEO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人性与人际关系的管理,柔性管理是她们常用的武器。但管理的“柔”也有度,过度的感情倾注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看来,企业管理中的情感倾注,确实是把“双刃剑”,适度的刚柔并济会得到惊喜,太刚或者太柔都会让女性CEO失去原本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