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广东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为产值和劳动力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其测度指标是两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和产值比重,二元经济结构的消减意味着农业部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逐渐降低,而非农部门的两个比重却相应提高。可用以下三个指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防范能力,是研究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课题.目前,一些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不佳,面临诸如农业结构单一、结构调整起步难、生产形不成规模、结构调整易趋同、增收增效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农业结构调整作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一般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各个部门之间,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之间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收人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类型结构。青海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在高平台上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进人21世纪,青海经济发展势头强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借助2003年全国31个省区截面数据从静态角度实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示二元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对1978-2007年二元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元经济结构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增长将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刺激作用会增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相对低下的问题,关键在于及早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结构包含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多方面,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就我国农业的总体经济结构、农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分析的结果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何剑 《统计教育》2008,(10):11-15
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本文以新疆1988—2004年14个地区的截面和时序数据为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库兹涅茨系数和分形理论,实证分析了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业结构的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等差异,导致了农业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逐步拉大。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大对边远农业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开发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和模型的选择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化部门和生产率水平较为低下的农业并存。党中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文/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和全国存在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一样,江苏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在区域间存在着二元结构,即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存。能否正确地解决差距问题,关系到能否走出一条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不平衡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一、内蒙古城乡人均收入总体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一方面在城市,由于现代化工业发展迅速,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城市经济增长较快,所以城镇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较快;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传统农业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提高困难.……  相似文献   

10.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测度指标。由于二元反差指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而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采用部门产值(或收入)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比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使得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不像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意义那么直接和明晰。本文从数学、逻辑和理论三个角度分析二元反差指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性。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增加值由1978年的82.2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1481亿元,但占GDP的比重下降,由1978年的44.5%降到2005年的20.1%,这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年以来,全省推行“工业强省”战略,工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较快,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第三产业增速在10%左右,第一产业增速在5%左右,经济增长一半以上靠工业推动。在三次产业…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近几年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发达地区水平,根本原因是工业落后,产业结构失衡。目前欠发达地区平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左右,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比全国平均比重分别低20个百分点,尤其是缺少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对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缺乏带动力,导致综合竞争力低,发展缓慢且后劲不足,与全国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13.
在十五计划中,结构调整作为现在乃至今后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提出,根据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经济增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的不同特征,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也不同,而结构变动则是现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结合江苏省1978至1999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配置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指出江苏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带动配置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扩大就业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宁夏来说,这种问题和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中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劳动就业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带动就业有效地增长,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基尼系数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把中国划分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建立了面板协整模型,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了误差校正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结论为: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欠发达地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明显强于较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6.
曹娟 《统计与决策》2008,(7):126-127
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湖北,如何应对发展机遇,保持县域经济较快发展态势,值得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差异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方法,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发达地区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欠发达地区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则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斯 《统计与决策》2011,(16):75-77
文章建立东部、中部和西部面板数据模型,从二元经济结构着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预算内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比重变化对不同区域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现象,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经济发展同样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北省2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特征予以测定分析,并指出目前必须在政策上大力推进城市化,在城市部门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农村改革土地制度,实现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非农部门就业.这对于湖北省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飞  曾福生 《统计与决策》2016,(11):125-128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29省、区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选取农业基础设施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值)作为转换变量,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旱涝保收比率(旱涝保收面积/耕地面积)作为转换变量的替代变量对模型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规模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非线性关系,发生门槛转换的位置为54.72%;当跨越门槛位置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规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将由正向转变为负向,转换过程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