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高货币供应与低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十分明显,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使企业过度投资、过度负债,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升高,促使不合理货币需求增加,最终推高了货币供应量。产能过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产品供给过剩,压低企业利润水平并减少市场需求,从而抑制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时,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不力又减轻了外汇储备带来的通胀压力,起到缓解通货膨胀的作用。中国出现了高货币供应下低通货膨胀的"中国之谜"这一现象。就现阶段而言,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从树立合理的政绩观、完善银行考核机制、引导货币流向、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和扩大内需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促进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要把继续降低不良贷款作为重点.本文围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对其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派”和“物价派”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以及分析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货膨胀成因,得出结论:通货膨胀必然归结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并进而分析企业、政府和银行三者的经济行为,指出货币供应的唯一闸口是银行,尤其是中央银行。银行之所以没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量,根源在于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没理顺。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关键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有赖于理顺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我国社会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破坏国家经济生活的良性发展秩序,威胁着人民生活的安定。本文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银行行为失当却是直接相关因素,而银行行为失当又与银行法律制度和商业银行法律制度存在必然联系。恰当规范和约束银行经济行为,能够有效地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化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方面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针对导致不良贷款的风险因素深入挖掘根源,提出了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2)在降低金融抑制程度方面,应积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本身的资本配置作用;(3)从多方入手,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应鼓励企业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效率的因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效率之间关系的4种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效率降低,商业银行效率的降低会使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两年后上升,资本充足性低的银行更倾向于承担大的信贷风险.检验中还得出,转轨时期GDP增长率对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具有管理风险的天然属性,在全球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和金融科技战略背景下,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基础支行层面应用金融科技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对银行防范化解区域不良贷款风险、改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信息技术人员投入、信息软件和硬件投入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投入能显著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发挥风险缓释作用,进而明显改善银行业绩,其中信息技术人员投入作用最为显著。金融科技对不良贷款风险缓释作用具有滞后性,金融科技投入、不良贷款风险缓释与经营绩效提升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上述作用机制在数据治理应用、合规执行和内控执行更好的银行支行表现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新一轮银行业压力测试,测试的条件变量之一无疑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此前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测算,都淡化了房地产价格下跌对银行业的风险。举例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小于30%的房价下跌对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少有、甚至不会有影响。即使跌幅高达40%到50%,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也只会增加3.8至5.6个百分点。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根据50%的跌幅上限来计算,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将提高到6.6%。事实上,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现代货币现象,与现代银行的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在其运营中有产生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功能。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与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组现有专业银行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现代金融公司,并健全和完善保障商业银行正常运转的法律机制,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透视我国治理整顿后的经济发展,论述潜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型态及其转移的危险,并明确指出计划、财政、银行要同心协力来稳定通货,促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2007-2016年的各项宏观经济月度数据,运用季节调整的春节模型对其进行调整,并且以更大的口径测算影子银行规模,再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上行对影子银行的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而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会给影子银行规模带来持续的正向效应,但影子银行并不能持续地影响通货膨胀;在不同时期内,影子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应加强反通货膨胀的力度王岚生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应加强宏观调控和反通货膨胀的力度,经受住这场历史性的考验。现阶段,我国银行体制还很不适应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危害颇大.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从政府、市场和银行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希望通过联手合作、"三管齐下"的办法逐步化解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0~2018年9家不同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状况、金融发展和银行特征行为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因素。通过将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动趋势(差分值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基于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的动态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农业产值增长、信贷扩张对降低不良贷款率有促进作用,银行业务盲目多元化、贷款投向集中、信用贷款及互保联保贷款占比过大会增大银行经营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日前提出,当前无疑要抑制通货膨胀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势头,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最可怕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失业人口的增加。 厉以宁说,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没有一定的通胀。在现阶段,只要政府运用好四个“法宝”:银行保值储蓄,按生活指数调整工资、退休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依靠银行结构调整通过不良贷款注销,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资本加注以及实现上市计划;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加强金融规范和监管,努力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透明度。虽然财产质量在改变资本结构的银行中改善了,但仍有新的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为了回应面临的挑战,中国银行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战略:调整商业银行的结构,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完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提高银行系统透明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价格改革、财政政策、供给冲击和通货膨胀预期本身等,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如要控制通货膨胀,关键是要控制货币供给,需要避免财政赤字的非货币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通货膨胀的概念、估算、成因、效应、治理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并着重分析了1994年的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治理的对策。作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历史现象,我们要长期与之作斗争;不管从长期或短期来看,我们在理论和政策上都不能为通货膨胀开绿灯,但在实践上又要承认它,同它作坚决的斗争;1994年的通货膨胀程度,主要取决于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执行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