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入了两个符号“ ”、“、”。这两个符号不是文字符号 ,而是标点符号。“ ”号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后来用法日益丰富 ,相当于顿号、逗豆、分号、句号、章节号等。“、”号的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其形体有几种变体 :大圆点、中圆点、小圆点、长顿点、短顿点 ,均属“点”的系列。其作用相当于篇号、章节号、句号、分号、逗号、顿号、重文号、合文号。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实践离不开教学方法,这属于用法问题;语文教学研究要涉及教学方法,这属于识法问题.语文教学界曾经在用法问题上有过较大失误,在识法问题上至今未摆脱某种困窘.本文在对二者清理的基础上,提出对识法的意见和用法的观点.一从解放至70年代末的30多年间,语文教学曾有过三次推重某一种教学方法的记录,暴露出语文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巨大弱点.  相似文献   

3.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入了两个符号"(亅)"、"、".这两个符号不是文字符号,而是标点符号."(亅)"号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后来用法日益丰富,相当于顿号、逗豆、分号、句号、章节号等."、"号的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形体有几种变体:大圆点、中圆点、小圆点、长顿点、短顿点,均属"点"的系列.其作用相当于篇号、章节号、句号、分号、逗号、顿号、重文号、合文号.  相似文献   

4.
中日同形词在词义、用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由于中日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日同形词的词义、用法会有所差异。作为副词的“多少”在现代汉语和日语中都属于低量级的程度副词。本文通过分析例句来阐释“多少”在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异同,以其能为汉日同形词的教学及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在《说文广义》中提出语助皆有所本,揭示了虚词由实词演变而来;所用术语初步体现出虚词次范畴的分类意识;考释虚词重视书证;论及汉语虚词的兼类现象,对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详细阐释;对同类虚词重在比较,探讨声气运用的差异,与古汉语虚词研究成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隐喻并非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不是哲学和科学的大敌,而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隐喻在经济和科学等领域被普遍应用。文章以Lakoff对词义扩展的隐喻认知理据的阐释为理论依据,把经贸英语词汇的隐喻性用法按词性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和副词隐喻,通过典型的经贸英语词汇实例,阐释英语词汇的隐喻性词义扩展在经贸英语中的应用。这些经隐喻化而约定俗成的词汇有助于人们对经济原理和运作的认知和理解,这不仅体现出隐喻的认知功能,还体现出隐喻强烈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实践为基础,对英语动物词汇和短语的若干用法进行了系统归纳,从动物词汇表述的生动性、形象性、简洁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多个角度对这些用法进行了全面阐释,并引用丰富的例句来加以说明,同时借助英语和汉语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动物词汇恰当而灵活的运用能取得美妙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只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创新的品格 ,才能在研究领域中拓开视野 ,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曹明海先生正是凭借其高远的学术视界及勤勉的态度 ,写就专著《语文教育智慧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版 ) ,从而拓展出一片崭新的语文教育研究天地。本书通过对语文教育智慧生成和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的深层阐释 ,以及对语文教学中解读智慧、设计智慧、管理智慧等的多元探究 ,建构起一个独特的语文教育智慧理论体系 ,为我们提供了透视语文教育的全新视角和一套新的解释话语。它对于开启我们的语文教育智慧 ,深入开展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教…  相似文献   

9.
杜诗中有大量的"一"字,从组合功能看,这些"一"可以和量词、名词、动词三类词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用法;从语义上看,杜诗中的"一"既有继承其基本用法、已有用法的一面,又有对中古时期新产生用法进一步应用的一面,表现出继承中有发展的特点;从修辞的角度看,杜诗中"一"的运用也颇有特点,主要表现在诗人能巧妙地运用表示少量的数词"一"和其他数词以及表示时间久远和空间广阔的词语构成对比,形成夸张的艺术效果,从而鲜明而准确地凸显了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一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分别表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点号有三种:“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部也用分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一般性停顿。”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点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各种停顿,长短不同,显示的等级也不同。一般说来,句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汉代为背景的古装剧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屡次出现于其中的应答语"唯"和"诺"进行解释和分析。从探究词义、用法、语境等方面阐释,对其用法分门别类,分析其使用频率,并用方言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例句的基础上,对一般英语语法专著较少提及的特殊不定式这一语法现象从句法功能、逻辑主语与句型转换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阐释了其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任意性研究中存在着零度阐释和过度阐释的矛盾,分析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内涵,概括出任意性原则的三种不同阐释,提出辩证看待任意性阐释中的零度和偏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翻译行为是一种阐释行为,翻译中的阐释就是译者对源语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解释。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行为。汉英两种语言差异较大,字对字地直译无法译出实质的内涵。因此,阐释行为理论对于口译译员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诗经.郑风.风雨》一诗在现代文学和学术语境中遭遇了不同的阐释和挪用。本文通过整理此诗的诸多现代阐释的古典依据和现代语境,揭示出汉语古典文学转向现代文学过程中一些鲜为人注意的细节和线索,进而试图牵引出观察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和流变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动词结构、动词修饰语、名词修饰语和固定用法等几个微观层面研究了英语语言结构中所体现的距离象似性现象。文章研究发现,英语中的许多语言结构都可以从象似性的角度到阐释,不同的语言结构形式背后蕴藏着不同的认知程序和交际动机,而距离象似性现象则是体现这些程序和动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重大创新。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注重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重构课程内容,试图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线性模式,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虽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从相关描述和实践中体现出它作为课程标准、教材形态和教学方法三个不同维度的价值取向,具有情境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语文学习任务群受杜威教育哲学、课程统整、项目化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大语文教育、后现代课程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概念模糊、理论笼统、实施茫然等问题,且在实施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个新概念或一种新的理论,其理论机制和实践路径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新生事物,如何从学理上阐释澄清,从实践中加以验证,将课程理念切实转变为课程实践,这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新时代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深耕,关注课程研发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在促进语文学习任务群“落地开花”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语文课程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的鲁迅映象都是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不是物质世界的鲁迅本体.科学阐释的基点是契合.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必须与鲁迅本体相契合,否则就是伪阐释.契合有近相契合与远相契合、表象契合与实质契合、文本契合与意义契合之分.在某一种视角的契合到达阐释饱和的时候,就会出现意义重叠甚至意义超载.这种情形持续下去,发展到极限时,阐释就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伪阐释,出现反契合现象.于是在时代条件适宜的时候,就要出现视角的转换,开拓学术的新局面.除了视角转换之外,归元阐释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也只有鲁迅这种最具哲学意味的大作家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并也经得起这种归元阐释,从而阐发出无穷尽的哲学意味.不同视角和方式的阐释构成了学术链接,后来的新视角是在前人基础上转换而来的,不应割断与前人的联系;前人也不应反对后人的视角转换.同一个鲁迅本体之所以会映射出众多的鲁迅映象,是由于鲁迅本体的复杂性、多义性与阐释者不同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主体感性一思维的棱镜"所造成的.不同范式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的不同的鲁迅世界之间,形成张力,造成矛盾和冲突.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克相灭,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而是共存互补、非对抗性的.只有阐释与伪阐释、契合与反契合之间是对抗性的,不可相容的.即便是科学形态的契合也都只是部分契合,只可能趋近而不可能完全到达整体契合.各种视角和层面的科学形态的阐释,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鲁迅世界,才能不断趋近于与鲁迅本体的整体契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汉语成语中的人体部位词的特殊比喻用法和意义,以及不同用法和义产生的认知原因,并且针对不同的比喻意义和用法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由于汉语的人体部位词比喻用法具有普遍的认知心理机制,理解容易,因而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为了完整准确的译出成语的意义,还可以采用意译的手法,分析出人体词所喻指的本体,用译语表达.  相似文献   

20.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有两类,一类以名词引申出动词,一类为动词引申出名词.由动词引申出名词的通常视为兼类词,由名词引申出动词的则有两种不同看待,一部分作兼类看,一部分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从本质来认识问题,名词引申出动词者,都属于体用引申范畴.只是由于后代词形的分化和使用上的分工,原来体用同形的词,有一些只剩下名词的用法,活用论者往往依据后代的用法,来律定先秦汉语的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