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阅读是一辈子地学习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鼓励人们读书。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可见,阅读在人们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2.
寻找快乐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不开心,于是他打算到民间去寻找快乐。他问了很多人,有的说:“你拥有了权利就会快乐。”有的说:“只要你拥有了金钱就会快乐。”国王摇了摇头说:“这些我都有,可是我还是不快乐。”国王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一块田地前,看到一位农民一边唱歌一边干着农活。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国王走过去,看见他没有穿鞋,于是便说:“你连鞋子都没有,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农民说:“因为我有那么多稻子,到丰收的时候,我就可以有好多双鞋子。”国王说:“可是现在稻子还没有成熟呀!你仍然什么都没有。”农民说:“你看它们长得多么好,就像我的…  相似文献   

3.
女人信箱     
《女人世界》2006,(11):12-12
看过上一期专题《整形,美女标准还是美丽陷阱?》,让我明白了很多关于美容整形方面的知识,我是一个高一的学生,长得像我爸爸,一副国字脸,如果是男孩倒好,而女孩子生就这种脸就像个丑小鸭。很希望有范冰冰那样的小瓜子脸,做梦都想去整容,但我爸妈不允许,说我年龄太小,应该好好念书,我应该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他们?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寓言: 花岗岩与佛像同处在一间庙宇,人们常常踩着花岗岩去拜佛像。花岗岩觉得很不公平,就对佛像说:“我们都是从一个采石场里出来的,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我踩在脚底而去跪拜你呢?”佛像笑了笑说:“从采石场出来时,你只经过了四刀就可以成形,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割才成的佛。”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85岁了,由于经常学习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因而好多人都说我不像这个岁数的老人。说我腰板挺直、走路轻快,眼不花、耳不聋,口齿清楚,而且总是那么快乐,多次说我可以活到100岁。听到朋友们这些话语,我从心里感到高兴,我真想多活几年,真想再看看更加美好的未来,再享受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李霖  许雅烨 《新少年》2012,(Z2):58-59
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外号——"站神"。因为我上课总是打瞌睡,因此总是被老师罚站。老师说这样才可以赶跑我脑袋里的瞌睡虫。这不吗,这一天,下午第一节课又是语文"。语文"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就像催眠曲一样,老师讲课才不长时间,我就开始晕晕乎乎的了。实在抵抗不了瞌睡虫的攻击,我便悄悄伏在桌面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梦见了玩具,所有的玩具都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常想,要是妈妈不那么早去世,这个男人或许可以和其他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样,衣着体面性格温和像只大河马,遇到为难的事还可以说“我回家跟老婆商量商量”,天知道每当听到有人这么说时,他都嫉妒得像只红眼兔子。从12岁起截止至目前,我和这个经常被我以“喂”代替“老爸”的男人已经相依为命了十年整,我们在156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像两只被放养在城市森林的大小猴子,上蹿下跳,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8.
周立波 《可乐》2010,(12):25-25
我妈那时天天打我,除了不打头,其他都是她的打击目标。打了之后,我就像斑马一样到学校去,真的很丢人。两个女同学看到我,老起劲儿了,说:“呀!周立波,你妈妈又买新拖鞋啦?”我问:“你们怎么知道?”她们说:“你今天这个花纹跟昨天那个花纹不一样啊!”  相似文献   

9.
石希 《小康生活》2005,(6):46-46
3岁的刘伟(化名)要离开家,他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妈妈对我太好了”。他说:“我上学放学爸爸都用车接送,回到家他们连饭都给我盛好了,还给我夹菜。想吃苹果,他们就削好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摆在书桌上。家务活就更不让我动手了。他们就知道让我学习、看书,未来的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个木偶,没有一点发言权。一说点自己的意见,他们就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点时间好好看书去。”  相似文献   

10.
竹莹 《人生与伴侣》2007,(12):52-53
我与父亲,一直是不太亲近的。 我在外面这么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总是随便与他聊上几句,然后便叫来母亲,有说有笑,讲上半天。我和母亲,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面对他,除了问问他的身体,聊聊他的小生意,别的,就不知该说什么了。记得最初的那几回,是我要求他的,后来便成了习惯,如果凑巧是他接的电话,简简单单聊完几句,他便急急忙忙去叫母亲。有许多事情都是母亲听完后再细细说给他听。其实他也可以问我的,就像我原本也可以将那许多琐事说给他听一样。可是,我们都没有说。或者,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相似文献   

11.
我是小蚂蚁     
虽然我已经上三年级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可怜巴巴的小蚂蚁。一次上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急忙举起手,老师让我回答。我刚说了几个字,就犯了老毛病——结巴。我结结巴巴地说了老半天,同学们都没有耐心听了,他们有的在写作业,有的在看书,只有老师还在关切地注视着我。我既着急,又伤心,手心都出汗了……不  相似文献   

12.
完美爹娘     
《北方人》2008,(Z1)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象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妈说像要饭的是他们佝偻着身子,老太的身边倚了根拐杖的缘故。妈说天池是孤儿,那边没亲戚来,如果不认识就轰他们走吧。现在要饭的坏着呢,喜欢等在酒店门口,见哪家办喜事就装作亲戚来吃黑酒。我说不会,叫来天池问一下吧?天池慌里慌张把我的手捧花都掉地上了,最后支支吾吾地说是他们家堂叔和堂婶。我瞪了妈妈一眼:差点儿把亲戚赶走。  相似文献   

13.
说说我的烦恼在家里,我连深藏自己隐私的地方都没有。妈妈总是像个私家侦探,千方百计地偷看我的日记,侦察我的隐私。更过分的是,妈妈看我把曰记本藏来藏去的,就以此取笑我说:"你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说气人不?  相似文献   

14.
袁淑琴 《老友》2010,(5):43-4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30多年,我的生活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越来越好,每天就像吃了蜜一样香甜。2009年,我满83周岁,身子骨硬朗,性格乐观,走亲访友、逛街、去超市一点不觉得累。亲戚朋友、邻居都说我有福气,夸我有4件贴身小棉  相似文献   

15.
淑女三代     
雷芳 《今日南国》2006,(15):76-76
姥姥是那种富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家世有点没落,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我母亲身上,希望能把我的母亲陪养成一代淑女。在我幼年的记忆之中,母亲的确很优雅。后来因病耳朵有点背,说话的声音就日渐高涨。加上我自幼淘气得很,母亲让我磨得脾气也大了,也会打人了,有时候气极了也要骂骂人。父亲都说母亲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一说起从前,父亲一脸神往。父亲说:“你母亲年轻的时候像个公主,无比的优雅,无比的动人,我一生从没再见过能比你母亲更有气质的女人了。但是现在,一见你们娘俩的样子,唉,不提也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脸坏笑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16.
徐卓然 《老友》2013,(2):65-65
我是退休教师,今年77岁,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手脚利索,人们都说我不像个古稀老人。常问我有何秘诀?我说,我没有秘诀,只以“五爱”求健康。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9):78
女朋友就像手机小王在办公室说:"我的女朋友就跟手机一样。"同事问:"你是说,你女朋友也那么小巧玲珑,那么新潮时髦,那么必不可少?"小王:"不,我没钱的时候,就不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18.
管继平 《社区》2014,(26):18-18
柳亚子作书极为草率,通常,一幅作品中,时不时地就会有几个字不按着草法来写,就像打牌不按牌理出牌,让人头疼。对这一点,他曾和朋友说:我的字,弄得不好时,是什么人都不认识的。柳亚子先生可以说是一个纯粹而彻底的诗人。诗名很大,文名也不小,早年他创办的文学团体南社,几乎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超一流的文人学士,其阵容之整齐、影响之风靡,可谓一时无两。  相似文献   

19.
情感吧     
summer 《女人世界》2006,(10):72-73
强扭的瓜不甜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比我大两岁。经过努力,她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可是今年5月,她跟我说分手就回长沙去了,走的时候说让我骂她恨她都可以。问她什么原因,她说我赌博和抽烟;我说我可以改掉的呀,可她还是不给我机会。我觉得她只是借口。  相似文献   

20.
小学四年级时,我像一棵豆苗被连根拔起,从中国“移植”到了美国。 学校里的“新鲜”事 我随着校长进了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向我问好。当老师知道我不会英语时,就安排我坐在一个台湾小女孩儿旁边,说她会讲一点儿汉语,可以当我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