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恒、池莉的作品虽然都以凝重写实的风格,表现了人的生存艰难和生命卑微,但他们在叙述悲剧之源、叙事美学、作品的潜性主题等方面是不一样的。较之刘恒作品,池莉作品还包涵了执着的理想,而读者评论者往往忽略池莉作品中的潜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新写实作家群中,池莉有其非常突出的独特性.池莉是一位平民化的作家,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这体现出一种直面人生的文学态度.而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处理及表现方式上,池莉也始终没有离开平民化的立场,她用一种平淡的笔法去叙述平凡的"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失、苦乐,并在看似不动声色中把自己与他们融在一起,表达出对平民生活中平民们那种"不屈不挠的活"的无奈与顽强的同情和认同,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在读者的共鸣中生存.  相似文献   

3.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世俗化特征十分显著。她的小说对市井故事的偏爱,对社会转型期大众心理的细微精确的把握,写作时采取的平民视角,以及对生活点滴的惊人的观察与把握能力,使她的小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毛茸茸”的质感,展现了生活混沌的本相。池莉的小说是现代生活存在困境的镜像写作,借之可以透视作家对于生存困境的思索。在对市民生活的仿真式生态记录中蕴含着作家对“彼岸”世界的悲剧消解和对平民人生生存哲学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新现实主义作家池莉,是一位具有独特意义与魅力的作家.作为一名作家,池莉敏感地捕捉着社会生活的流变,并根据这种流变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写作理念,把现实社会中普通百姓从物质匮乏状态下衣食住行烦恼的原始存在状态到经济转轨中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精神的盲从、混乱与虚无再到摈弃异化,不屈不挠地寻找人生最深刻、最真实、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人生存在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在她作品的滚滚红尘中,我们感知、发现了自我那么真实、那么可爱、那么顽强、那么有生命力.她还原了生命最基本的本相,对生命及普通人生的亲切的关怀与思考,使池莉的作品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从原生态的生存状态走向迷惘与失落最后走向身心愉悦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池莉作为“为人生”的作家,其作品“新写实”意味浓厚,注意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本色的真实。她以凝重的写实风格和直面现实的精神,通过对市井生活的世俗风情画卷描绘,表现了生存的艰难与生命的卑微。  相似文献   

6.
池莉近期小说中蕴涵着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意识正是通过对于爱情话语的否定显露出来的.在池莉的这些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性别较量的不和谐的世界,性别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池莉近期小说文本的分析,洞视其在性别问题上的倾向与误读.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的湖北女作家池莉,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的“新”。本文通过对池莉作品中大量的语言例子的列举,分析了池莉作品在修辞格的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湖北女作家池莉,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的"新"。通过对池莉作品中大量的语言例子分析,可以看出池莉作品在词语的选择上的"汉味"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湖北女作家池莉,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的“新”。通过对池莉作品中大量的语言例子分析,可以看出池莉作品在词语的选择上的“汉味”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池莉早期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相比具有不同点。它不是一味展示生活的残酷和生存悲剧,而是揭示出人应当如何适应环境、积极寻找乐趣的人生观。从这点看,她对西方现代派有所借鉴,又有所创新。作品中主要人物猫子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辐射到了一个群体类型。  相似文献   

11.
池莉《小姐 ,你早》的创作精神已由新写实主义转变为女性主义。在新文化语境中 ,作家自觉关注女性在两性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生存境遇以及女性自身话语的构建和解读 ,作品女性主义立场鲜明 ,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池莉是 90年代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的小说注重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仿真描摹 ,表现了人们放逐真理 ,顺应环境的生存态度。本文通过观照作家在小说里所展示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与性爱世界 ,解读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模式与历程 :本能欲望———理想情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感的皈依与升华 ,可窥视池莉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规律 ,从而可见池莉小说中情感价值取向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池莉的中篇小说《一去永不回》为读者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当代“非慈母”形象。虽然母亲张怀雅在作品中不是主角,但她的存在对于作为主角登场的女儿温泉的性格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析这样的母亲形象,将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池莉作品以及池莉作品背后所包含的作者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池莉通过“非慈母”形象的塑造,对当代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专制性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4.
双性和谐是追求男人和女人之间一种完美的两性关系,它是一种理想的文化境界.运用比较方法从两性关系和文化对抗两个视角探讨了劳伦斯和池莉的双性和谐思想.劳伦斯强调的是一种虚幻的双性和谐,其作品主题表现出男权中心主义思想;而池莉则强调现实的双性和谐,其作品主题是以宽容和理解来探讨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15.
池莉小说以表现普通人放逐理想、顺应环境的生存态度为主要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社会和时代对平民文学的呼唤,是其“市民化书写”特色的重要成因。作品揭示人生真相,肯定了普通市民的生存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批判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池莉小说以表现普通人放逐理想、顺应环境的生存态度为主要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社会和时代对平民文学的呼唤,是其“市民化书写”特色的重要成因。作品揭示人生真相,肯定了普通市民的生存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批判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的思想复杂、深邃,作品通过对人们生存困境的艺术描写,将"时空"与"存在"两个哲学命题形象地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存在与生命终极价值的哲学追问,提升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文学大多处于形而下层面,缺少思想深度,鲜有精神提升.池莉的<看麦娘>和北北的<寻找妻子古菜花>尝试表现人的生存困境,探讨人的存在本题,执著人的精神追寻,具有一定的形而上品格.但作品对存在的探究尚欠深邃,作家未能很好地处理精神追求与文学表达的关系.这些也是试图开拓文学形而上层面的当前文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阎真作品因反映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引起广泛关注,但少有人注意到其作品所蕴含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实际上,阎真创作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体现为三个维度:一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呈现;二是对"荒诞"的"孤独"存在的敞显;三是表达向死而在的存在之思。在对生活原生态刻写的基础上,作家对个体生存境遇的深描与对个体生存价值的追求,都彰显存在主义内涵,把其作品从人的生存推向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走近池莉     
这与10年前池莉所写的《预谋杀人》、《你是一条河》等作品风格迥异。《预谋杀人》讲述了王腊狗对丁宗望动杀机的源渊、变迁及戏剧性变化、可悲结局,这里面也涉及到爱情,王腊狗与麻女人、丁宗望与杨安素,王腊狗与杨安素及麻女人活活守寡10年……,这一切均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沃土之中,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一些写很水的长篇小说、作品在各大期刊到处开花的作家相比,池莉每年小说不多,却篇篇有饱满的艺术冲击力。池莉的作品都有一个好看的故事,但可贵的是故事背后的警世意义。池莉是以嗅觉、视觉、感觉在观察、判断、思考着当下日益变化的社会,因此总能及时抓住社会脉博,力透纸背、一针见血。因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把握,她小说的语言充满时代气息,讽刺泼辣犀利明快。目前小说的读者越来越少,这与许多作家热衷吟诵小我、玩弄技巧有关,像池莉这样的作家在文坛是太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