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7,27(1):23-30
由美国史学家鲁滨逊和德国学者李凯尔特所倡导的新史学思潮认为:文化史研究不同于传统史学主要在于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把人类所有的问题尤其是“进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任务就是揭示历史的规则和价值,从个别中说明现实;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要在于其历史性和个别性;史学科学化的道路就是文化史研究。“五四”期间,梁启超接受了新史学思潮,既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中构建了中国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又在《五千年史势鸟瞰》和《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中完成了部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的改变,西方史学理论的传播,以及"史学危机"引发的中国近代史学界大讨论,使人们对以往的研究范式产生质疑,"现代化范式"应运而生。"现代化范式"的兴起,提供新的历史价值观、新的诠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对推动中国对现代世界变迁和自身历史命运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盛和文化转向的思潮对于历史学影响深远,中国的社会史研究也由此开始呈现出文化转向的潮流,王笛的著作就是文化转向下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成功实践,传统社会史向新文化史转变以及大众文化史和微观史研究的兴起,都将会是社会史研究的大转型.新文化史与其称为社会文化史,不如作为社会史研究的新范式.新文化史、大众文化史及微观史的研究取向对社会史研究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启示意义,一是拓宽了社会史研究视野,二是对社会史研究中的写作方式的转变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三是带来了新史料观念,四是历史观的重大转变.但在文化转向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防范泛文化主义与历史研究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4.
新文化史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它的兴起拓宽了历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范畴和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推动了跨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发展.教育史学作为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历史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应该也需要从历史学中汲取营养,获得自身新的发展.近些年来在教育史学界悄然兴起的教育活动史研究可以从新文化史当中获取一些新的启示.新文化史视域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需要实现“三个转向”:研究视角应从上层转向民众,将人重新放回到历史当中;研究重心应从宏大转向微观,注重具体描写;历史撰述应从分析转向叙事,注重平实生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的中国史学复兴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目标 :首先是实现历史观的创新 ,研究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历史 ,从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各个领域全面认识历史 ;其次是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史学理论知识来源的开放式 ,研究者队伍不断扩大 ,专史研究的综合性和史学功能的多样性等史学理论知识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学的历史批判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史学是对20世纪西方史学的继承与发展,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考察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社会与之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演变及其后果.明确的批判态度是其显著征候,尤其对西方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的批判最为集中和猛烈.目前的环境史学正突破始初的道德诉求和伦理色彩,深入到文明发展和环境变迁的动态过程之中,全面探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人类拯救地球家园并自救的探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综合了新社会学与生态学取向并立足于具体研究的环境史学批判,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萃与信息     
中世纪阿拉伯历史学的成就 王建娥在《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中撰文说:中世纪阿拉伯史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它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学著作、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历史学家,更体现于阿拉伯史学所具有的广博视野、深刻内容和对历史、社会、文化的独到见解。它不仅记载了阿拉伯帝国的朝代更替、治乱兴衰,而且涵盖了阿拉伯疆域以外的众多地区、众多民族和众多国家的历史变迁。它不仅记载了伊斯兰世界的经济文化、宗教法律,而且记述了伊斯兰世界之外的异教世界的山川、地理、风物人情。这种广阔的社会文化史视野,是希罗多德以后直到伏尔泰之前的西方历史学家所不曾拥有的。阿拉伯历史学的思想是深刻的:一些杰出的阿拉伯史学家已经开始形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爱国学者强调学以致用,自觉把旨在"求真"的史学研究同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把研究历史和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连接在一起,表现出对历史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赋予了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其史学经世思想表现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著史考史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为抗战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课题研究意识;着眼于向大众普及正确历史知识的历史教育思想;"致用"与"求真"并重的史学学术观。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借鉴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实践,是推动中国史学进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最受国内史学界关注的当代西方史学趋势莫过于新文化史。但学界知之甚少的是,早在1988年,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田汝康先生,就已在新文化史方法与中国史研究的结合上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性探索,而与国外史学前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解释学--以地权分配为透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有关中国乡村史的研究中,存在着两个最大的误区,那就是狭隘的学科本位观对社会历史的碎割化,及历史学科学化的追求导致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前者以"圈地"方式将乡村史分割为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等专门史领域,从而损害了呈全息景观的乡村社会历史的整体性.因此,由单一论域走向多维视野,才能够全方位地认识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后者则制造了乡村"无人区",其文本使人只能看到概念的逻辑演进和史料的机械堆积,而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却不见了.究其原因,乃在研究者丢掉了人本主义理念,缺少对农民的人文关怀.故只有贴近农民,才能真正地理解农民,真正建立起对乡村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在此,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方法和传统史学的人文化书写方式很值得借鉴.走出上述两大误区,也正是要寻求史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政治学理论体系,不仅要求我们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也需要我们在“史无定法”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探寻能为历史政治学贡献知识增量的研究路径。在大数据时代,量化历史已逐渐成为新史学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而历史政治学作为一种基于历史分析的政治学研究路径,量化历史也能为其提供许多方法和技术层面的助力。通过对量化历史与历史政治学研究取向的辨析可知,量化历史能为历史政治学研究在历史变量的测量、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分析以及拓展微观研究视野等方面提供帮助,但也存在简化历史、史料屏蔽及丢失人文关怀的风险。只有通过与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不断对话进而形成自身的方法自觉,才能实现历史视野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和撰述因被赋予了与传统史学迥然不同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关怀而成为近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史研究不仅是中国通史撰述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体现史家所持撰史观念的基本坐标.多种中国民族专史的撰述出版以及研究论文的不断发表,使民族史研究很快成为了近代史学中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也反映了民族史研究因现实关怀而获得了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民族史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2001年号>是西北民族学院历史学系中国文化史硕士点学术梯队的一部专题论文集.本论集主要由西部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关于西部少数民族汉文文献的发掘研究、藏传佛教信仰民族文化研究、伊斯兰教信仰民族文化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现结集出版,以期引起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是对民族教育实践认知和理论阐释的表达系统,即借助于语言符号记载民族教育变迁的历史痕迹,宣示其学术理念。新中国成立70年来,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族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不断凝练,并推进民族教育结构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在各民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亟待浓缩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引领民族教育更进一步发展,而这项学术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逻辑路线和宏观格局。为揭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民族教育发展机理,理应深耕民族教育实践,面向各族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营建基于问题、方法、范式和视野于一体的民族教育学术话语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著名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常使他遭学界指责,认为他有将史学研究政治化、简单化的倾向.本文通过追溯其学术取向的形成过程及对其史学思想的解剖指出,施莱辛格深知参与政治实践可能影响学术研究立场,并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不断自觉地加以反思,形成了强调历史的学术功能,追求客观主义理想的史学观,对历史与政治的关系亦有独到见解.这使他较好地处理了治学与从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投入到中国傩文化研究阵营,其研究重点随着社会政治文化变迁而产生变化,呈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中国傩文化研究之路。通过研究者的努力,虽然出现了众多成果,但是也暴露出诸多争议和问题。随着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中国傩文化研究已由本体研究转向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视野下的考察与研究。当下,人们更关注傩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更倾向于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史家对历史发展和史学自身发展的认识起始甚早,并在历史评论和史学批评的实践中,总结出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和史学自身发展理论与方法论.在清代乾嘉时期史家中,章学诚对历史与史学的认识以及对史学批评原则的认识,包含着关于社会历史进步、历史与现实相互联系、尊重前人史学成果、知人论世评价史学牙(弊得失诸方面内容,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对于理工农医和人文社会科学,我国科学史的建制化发展分别晚了大约50年和20年.当前我国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已经基本完成,学科分支和研究方向不断拓宽,专业化正在逐步深入.通过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负二项回归等探究学术研究者对科学史认知的学科差异及其影响,从而侧面了解科学史在当代中国学术版图中的地位和前景.研究发现:不同学科对于科学史的了解情况有着显著差异;认同科学史学科的重要性对其正式出版学术成果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科学史学习情况和科学史了解程度与其科研产出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只有约20%的没有科学史学习经历的学术研究者认为科学史学科与自身从事的学术研究有关系;科学史学习情况就算要在学术产出中发挥作用,过程可能也是长期的.科学史发展要影响到国内外以及不同学科,需要科学史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学科视野、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及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9.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吴怀祺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2005年已由黄山书社全部推出,受到学界关注。他们要把研究推向深入,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①;在福建人民出版社支持下,他们又将撰写6卷本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这就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的《总论卷》、《历史思维卷》、《经史关系论卷》、《历史盛衰论卷》、《历史编纂学思想卷》、《历史文献学思想卷》。为了民族史学的振兴,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把研究向前推进,期待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