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种族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和实施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种族主义一般有两个基调 :肯定与否定。否定基调又有两个层次 :“愚昧论”和“威胁论”。种族主义不同的基调和层次预示着美国不同的外交策略。在美国的对华外交关系中种族主义由来已久 ,“中国威胁论”是其在冷战后的根本表现 ,标志着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公共外交”第一次出现在中共最重要的政治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外交发展的新理念.新时期强化中国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在于:公共外交是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延续与升华;开展公共外交是摒弃“中国威胁论”负面舆论的迫切需要,是共筑“世界梦”的题中之义;中国要想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必须主动“走出去”,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共外交政策与实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发展历程,这体现在主要发展议程及其相匹配的行动方案上。随着国际格局变化及公共外交机制发展,美国公共外交政策议程由作为“心理战”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发展成为重视对接国外民众信息、教育与文化需求的新型外交实践,依托国际传媒平台积极推广新媒体公共外交,并在行动方案执行上注重挖掘和发挥旗舰项目的外溢效应。美国公共外交实践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包括政策的对策性、注重与多元为体的沟通与对话、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相关方在发展议程的动态调整、机制体制的构建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展等方面,能为中国公共外交及中美人文交流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差别”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差别”政策从加强到逐步废除的各个阶段中,日本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中国差别”政策与美国对日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为“中国差别”政策最终的废除埋下了伏笔。日本还通过对华民间贸易和广泛地利用“例外程序”从内部侵蚀了“中国差别”政策的基础。在废除“中国差别”政策的最后谈判过程中,日本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外交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对话沟通、媒体传播、文化交流等互动形式赢得国外公众认同与支持的外交活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消弭"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然而,现阶段的中国公共外交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政府角色过浓、公共外交学理分析不够等问题。夯实战略规划与统筹协调,淡化政府角色,推进理论支持与科学论证,挖掘公共外交人才,强化公共外交客体研究和巧借海外大众传媒发音是推进中国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欧盟自2003年起考虑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法国和德国。法德等支持欧盟解禁的国家认为,该项禁令阻碍了欧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以及欧中更密切的经济关系的形成。美国坚决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它声称,解禁会破坏西方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的努力,也会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台海局势的稳定。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暴露了美欧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美国在欧盟解禁问题上施压并获成功的事实表明,现阶段,美国有能力阻止欧盟形成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因此,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近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外交工程,其传播美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反映美国文化扩张传统,是在“宗教使命感”驱动下,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在中国的延伸,并得到相对成熟的美国文化外交机制保障.比较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和文化外交机制,中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介绍,并在机制上给予保障,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着重分析市民公共文明的层级性及其理论依据;一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数据表明,这个指标体系构成有利于了解市民公共行为的薄弱环节和社会态度,有利于社会动员。文章的写作意图在于对民族性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了两个主导观念:公共空间的表层与底层预设,公共文明的层级性预设。这种主导观念下的问卷结果经分析较好地揭示出,中国民族性变迁在实际地发生着;这个变迁经常是从“身边”开始;“身边文明”与“身边不文明”同时存在着;“身边不文明”更值得重视;公共文明的层级性构成隐含了民族性变迁的部分内容、有利于这种变迁的文化质素与不利质素都存在。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资源配置不太合理的大国里,要求人人事事都没有“身边不文明”表现,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不同国度生活规则的“尊严线”是必须恪守的;公共参与是公共文明水平提高的综合性要素,是应当着力倡导的人性呼唤。  相似文献   

11.
法权会议是美国主导的近代国际联合对华立法、 司法调查。 美国在法权会议期间的对华外交呈现出尊重中国 主权完整 与维持 必要之恶 并行的特点。 在制定与践行该外交政策的过程中, 美国法界认知与政府决策密切互动。 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 对于在华治外法权问题, 美国法界主流舆论与政府认知相互影响。 在法权会议筹备阶段, 美国政府迎合法界共识并任用以法界代表司注恩为核心的代表团筹划组织架构与会议流程。 法权会议开幕后, 按照凯洛格对司注恩的训令, 美国对华外交在内部张力凸显后得以重新调适。 在报告书起草阶段, 美国政府继续宏观把控进程。 为保障和协调列强在华利益, 司注恩主导完成 《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 最终维持 必要之恶 的现实需要压倒尊重 主权完整 的政策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 ,以“人权”为武器实现既定的外交目标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美国“人权外交”的由来、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事实入手 ,着重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对全面认识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政府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传教士来华,主观上多具有虔诚的基督新教“使命感”,希望把“普世”信念带到中国;客观上却从属于美国对亚太的政策,传教士来华活动对美国认识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近代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中,许多人直接地参与美国对华外交决策,这些决策中既体现了美国外交中的“现实主义”思想,服从于殖民政策,又具有“理想主义”的基督教“普世”倾向。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作为近年来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概念引自国外,但在翻译过程中却被很多人误读。实际上,“公共外交”并不是一个新创概念,而是“人民外交”在新时代的延伸和发展。孔子学院近年来的快速成长,搭建了公共外交的新平台。实践告诉我们,与其争论“公共外交”的概念,不如找准定位,创新模式,锻炼队伍,提升能力,为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闯出一条活力奔放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佐藤外交”是1937年初日本林铣十郎内阁倡导的对华所谓“平等”外交。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佐藤外交”的产生、内容及其实质作一初探。一“佐藤外交”是林铣十郎内阁继广田内阁对华强硬外交失败后.从对苏战略出发.为扭转中国抗日趋势所采取的一种和缓外交。1936年是中日关系趋于恶化的一年。在这一年,广田内阁一方面通过大举增兵华北、大搞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东盟对中国的基本战略判断的基础上 ,探讨了冷战后东盟对华的主要战略。作者认为 ,由于东盟认为中国未来的走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所以它对华奉行的是一套以“接触”为主 ,辅之以“大国平衡”的战略。东盟希望借此战略将中国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17.
将尼克松的对华缓和政策置于其"均势"战略总构想之下进行再探讨,指出尼克松之所以推行这一政策乃是为了构建两个外交三角,即"中美苏"外交大三角和"中美日"外交小三角,通过这两个外交三角的构建,最终实现其"均势"战略的总构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美国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的影响,认为美国在对华文化交流中输出意识形态体现了其对华外交战略的一贯性,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不同.新时期,中国应该高举"和谐世界"的旗帜,抵制美国的意识形态输出.  相似文献   

19.
美国意识形态多元维度分析--国际政治学意义测度和梳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政治学意义测度,美国意识形态体现为多元维度以美国为主导的历史使命观、以"自由与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以"敌视共产主义"为主要目的的政治制度思想,并在国家利益的旗帜下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链条.美国历史外交传统和现代外交风格的选择和确立均与其意识形态的独特性存在内在的政治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解冻前,美国通过延期讨论和联合国"重要问题"处理办法,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代表权,"中国代表权"问题由此产生.出于联华抗苏战略考虑,尼克松上台后亟需缓和美中关系.1969和1970年,他有意释放出一些对华和解信号,但因国内外牵制,美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仍沿用"重要问题"案,然而改行类似"一中一台"策略的讨论却在加紧进行.1971年,美国正式决定采取"双重代表权"案,即中国加入联合国并进入安理会,同时保留台湾当局的联大席位.其间,美台有过激烈交涉.随着第26届联大否决"重要问题"案,通过"阿尔巴尼亚"案,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美国苦心经营的"双重代表权"案根本就未能表决,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