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是国际关系研究中解读信息的典范。毛泽东解读信息的思维方法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对信息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这是由主客观两个基本要素决定的,主观因素是具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客观因素是抓住了"要害"的信息和信息的"要害"。二是正确的判断又为证明判断的正确提出了明确的指向。这种思维方法提高了思维的质量和效率,为国际关系研究中正确解读信息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边城》看似柔情似水的描述中,实际蕴含着一股抗争之气,而这股抗争之气是一种坚强面对生活,默默承受命运赋予的使命,敢于抗争的精神气质。本文通过分析《边城》中人物的硬气,探讨人物的精神品格及作者寄予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格非的《隐身衣》营造了一个古典音乐发烧友的“乌托邦”,引领读者在丑陋和混乱的世界中找到善良和美好东西,拯救身体忧患和精神焦虑,最终找到生存的理由和勇气。小说各章命名、人物关系、情节展开、修辞策略和主题升华,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还原了现代中国人的“乌托邦”心态史,呈现了神秘而又恐怖的精神与历史轮回。  相似文献   

4.
在《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妇与此前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戏子”形象有很大差别。他们是超然淡泊、淳朴善良、慷慨仗义的满族旗人中的艺人,他们以死亡作为觉醒的代价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使命”。老舍借小文夫妇形象的塑造批判了抗战浪潮下国人的敷衍、苟且偷生、寡廉鲜耻、不作为等国民劣根性,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杀戮罪行,彰显了柔弱艺人身上的刚硬风骨。小文夫妇形象不但意蕴丰厚,还折射了老舍艺人观的独异性。  相似文献   

5.
《祝福》中祥林嫂及其周围人们的“笑”,是鲁迅先生用沉重的笔蘸着祥林嫂的血和泪写成的,展现了祥林嫂的性 格特征和其必然的悲剧命运。这些“笑”是作者的客观描绘,揭示出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海明威的作品《雨中猫》进行文本分析。语用预设就其本身而言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文本多处显示海明威巧妙运用语用预设的特性,从而令其文本言简意赅且语用预设对“冰山”风格的凝练、简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庸在十八年间用十五部武侠小说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嘉年华",《鹿鼎记》是金庸小说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主人公韦小宝的人物塑造可以说倾注了他的毕生心血,融入了他对"侠"的全新理解。与之前的陈家洛、郭靖、萧峰、袁承志、令狐冲、胡斐、杨过、张无忌等大侠的形象有所不同,韦小宝可谓一个另类,他凭借着一股无赖痞相混迹于江湖与皇宫,如鱼得水。韦小宝独特的处世之道使他从街头地痞到官拜"鹿鼎公",成为金庸笔下最精彩、最特立独行却也最平民化的"侠义之士"。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的第11部小说《野棕榈》是一部非"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其中像穷苦白人(哈里)、罪犯(高个子犯人)这样的"普通人"成为主线人物,不同于没落的庄园主继承人们,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福克纳刻画的他们,都有着灵魂和肉体的矛盾。借助这些普通人,福克纳向世人展现他一直强调的人道主义思想。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通过解读相互对位的主线人物的存在,对比分析两个"普通人"各自寻求"真实的自我"的不同经历,来探索福克纳对人类的现实状态及人类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9.
窗在《呼啸山庄》成为了整体意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了女作家的丰富情感及人物命运和小说思想主题的众多内容,昭示着心灵的向往与追求,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哲理的感悟。女作家艾米莉通过这一意象,展现了19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的理想与抱负。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党史研究方法。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体现出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科学视角;另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彰显了对历史学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长时段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多维方法的整合运用。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所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党史的研究应该立足当今中国的生动实践进行多重审思。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党的领导、五次学运、中大的派系、粤北事件后的党组织等问题,对《中山大学在坪石时期的学生运动》一文提出订正。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党史研究方法。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体现出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科学视角;另一方面,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彰显了对历史学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长时段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多维方法的整合运用。毛泽东的党史研究方法所提供的重要启示是:党史的研究应该立足当今中国的生动实践进行多重审思。  相似文献   

13.
常用词历时替换是汉语词汇史学科需要探讨的核心课题之一 ,“入 -进”就是一对有历时替换关系的常用实词。李宗江的《“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对“进”替换“入”的过程作了鸟瞰式的描述 ,很有意义 ,但有些结论还有待补正。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应以扎实的断代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65-66
以弗洛伊德对"弑父"情结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对《押沙龙,押沙龙!》一书主人公托马斯.萨德本"弑父"动机的成因进行剖析,解读其终身迷恋和追求"父亲"这一身份的心理历程。萨德本将"父亲"这一身份看作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究其原因,只有获得这样的身份,其"弑父"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从建立到毁灭,从获得到失去,"父亲"这一形象始终与地位、财富、权势联系在一起。对萨德本来说,获得了"父亲"这一身份,就意味着获得了社会的认同;这种身份一旦失去,他作为"弑父者"所取得的成就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文革”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正在远去 ,但它带给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悲剧及其巨大影响 ,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就当代作家而言 ,他们在创作“文革”题材的作品的时候 ,重点应当放在揭示“文革”时期广大人民的特殊精神状态得以形成的现实土壤上 ,应当放在挖掘、反思“文革”的悲剧根源上。而不必以现在的种种眼光、标准为前提 ,去评价、衡量“文革”时期广大人民的特殊精神状态。《桃源梦》的作者借助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的“桃源梦”意象 ,通过合情合理的演绎 ,展现了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梦成梦灭的历史 ;使人从中看出“文革”悲剧根源的所在 :无论多么理想的意识形态 ,如果长期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支撑 ,定会遭到现实的拒斥。在迄今为止的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 ,《桃源梦》当属反思“文革”悲剧根源的力作 ,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魏峰 《东方论坛》2003,(2):128-128,F003
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而当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则更受青睐.当代国际关系跌宕起伏,风云多变,如何梳理其线条,怎样建构其体系,是所有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的专家学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郝承敦先生的<从冷战到冷和--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就是对此进行的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体现了剧作家奥斯本揭露社会问题、探寻真理的现实主义精神。剧中主人公吉米·波特成为“愤怒的青年”的典型代表,“吉米式愤怒”受到社会现实、阶级对立和存在主义思潮影响,反映了战后一代青年人的共同心声,其愤怒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是一部从文本解释学视角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力作。首先,作者溯源求本:十分认真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精心解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同时在对文本进行精耕细作中,洞观底蕴——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思想与方法论上的异质性和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构架;其次,甄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理路与文本“症候”,建构全新深度解读研究范式,把握他们思想的理论逻辑、言说者的语境、理论旨趣和面对的“问题式”;再者,超越了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典文本具有“在手状态”的现成性,进而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蕴涵的多重思维向度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0.
吉米和柔斯是莱辛短篇小说《另外那个女人》中的男女主人公。吉米推崇“一夫多妻制”思想,拒绝婚姻的束缚,崇尚男性的权威,要求女性的绝对的依顺,从而使他身边的女性边缘化为“另外那个女人”。柔斯善于思考,独立自主,追求女性的平等权利和自我意识,拒绝做丧失了主体地位的“另外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