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促使海德格尔走上探索存在之路,而此在现象学阐释学成为其具体运作方式。他的《存在与时间》以发问方式,通过观照、牵引和通达来蕴造本源性之境,显示其运思方式为“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尝试。《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探索存在之路的第一个典型路标,其运思方式开启了“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与时间》中 ,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思考“此在”如何使“在”“明”起来 ,来思考那被传统形而上学遗忘了的“存在意义”,其重要的内容是对此在“历史性”、“有限性”的分析 ,消解传统形而上学。这是前期海德格尔试图克服形而上学的基本思路 ,他仍然还有建立一种基础存在论的梦想。后期海德格尔改变了运思的思路。他由“物的纯真”和“人的诗意栖居”两个方面“思”“存在的真理”,要求人们“听命于存在的邀请”、“居于存在的近邻”。海德格尔思路的转变凸显了他在两级阶梯 (“人 -物”)上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奥秘 ,是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运作进行清算的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的贫困》中,暗含了"抽象"——形而上学——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逻辑之链。作为运思模式的"抽象"将概念范畴体系化,并固化为超时间、超历史的形而上学,形塑了意识形态,从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历史性把握。因此,暗中运行的"抽象"思路逻辑意味着本真历史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看来,无的问题之所以在传统哲学或形而上学中无法得到回答,是因为传统形而上学忽视了存在者的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区分,并且从存在者的角度将“无”看成是存在者(或“有”)的某种缺失。海德格尔对于“无”的具体论述主要集中于《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是什么?》和《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这三部作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从生存论的角度出发把“无”理解为世界的无意义和此在的“向死而存在”;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海德格尔把“无”看成是世界作为存在者整体的“跌落”或“沉没”以及相应的“无之无化”;在《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中,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转向,并且放弃了他之前的生存论思路。他借鉴了谢林关于“实存”和“根据”的区分,把“无”和“无根据”联系起来,认为“无”既意味着“无根据”,又是“无根据”中建立根据,也就是“建基”。在此之后,海德格尔很少讨论“无”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无的问题消融在更具普遍性的存在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5.
曲立伟 《东方论坛》2017,(6):120-126
尼采晚年多次尝试对《悲剧的诞生》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自我解读,这为我们理解《悲剧的诞生》与作为整体的尼采哲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在这部早期作品的整体构思中,音乐作为形而上学的假定与尼采晚年的反形而上学的思考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冲突.晚年尼采对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之间关系的阐释,重新回答了导致悲剧诞生与死亡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关于恩培多克勒跃身火山的传闻,后世诗人们尝试从内在困境或外部冲突阐释其动机,这类解读因诗人的个人气质或时代特征而可能造成某种误读。通过阅读和关注恩培多克勒的残篇及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可以深入了解恩培多克勒看似矛盾的思想和生活世界,理解在他身上哲学与宗教、沉思生活与政治活动的冲突与融洽,以及由此反映的哲人的内在独立性和完满自由。这意味着,他与自然交融的行动,是其对自然之发现的另一种表达,是要以此确证其对变化或循环之确定性的信念,是追求确定性的形而上学激情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爱智慧”奠定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 ,它在西方形而上学发展演进的历程中展开了一条“哲学之路”。这是一条伟大的哲学探索之路 ,却又是一条布满陷阱、充满迷途的运思之道。爱智范式的形而上学发展到顶点 ,必然回转到它的超始处或开端处。人们从对智慧的欲求、占有和追寻 (以人与智慧的对立为前提 )回转到重新思考人的生命与智慧的和谐一致就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之转折 ,反映了西方思想以此方式向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原载于《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 0 0 3年第 6期的寇鹏程先生的文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三重困境》 (另见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 2 0 0 4年第 2期 )指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笔者认为 ,“三重困境”的提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里一一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充分性是衡量一个理论能否作为数学基础的重要标准,其含义是所有数学对象和概念都可以由基础理论得到解释与定义。公理化集合论ZFC被广泛接受作为数学的正统基础,但其始终面临着不充分性困境。对于该困境的解决,大致存在修正和更替两条进路。研究发现,修正原有的作为数学基础的集合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不充分性困境,诸多大范畴仍然得不到构造和解释,而用范畴论替换集合论作为数学的基础才是更好的选择。在更替进路下,范畴论不但实现了对数学实践中几乎所有范畴的构造与解释,还在某种意义上为集合的内在隶属关系提供了成功解释,并且相对于集合论更具有逻辑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从《尘埃落定》到《空山》,论者大多从弱势文化的权力来源和内在落后性的单一视角,来阐释弱势文化必然衰落的宿命。其实,阿来除了写出在强势文化冲击下弱势文化衰落的宿命外,更多地探讨了弱势文化命运的多样性存在:失语、景观化和变异等,进而挖掘出文化变迁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多样性困境与改变。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时空观念性理论是其批判哲学的基础,但它起源于前批判时期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尤其是对它的方法的批判。在这种方法批判中,康德区分了数学的综合方法与哲学的分析方法,并指出传统形而上学的谬误之处就在于模仿数学的综合方法来构造自己的基本概念,而分析的方法则要求必须从内在的经验和直接的意识出发去阐明哲学的基本概念。同时,康德把身体表象视为这样一种直接意识和内在经验,并借助它来展开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就职论文中,虽然康德把空间关系还原为时间关系从而将空间视为心灵的产物,但在《纯粹理性批判》和晚期笔记中康德修正了这一点,从而展示了身体意识在时空观念性理论中的在场。  相似文献   

12.
自由这一范畴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基石,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只可以思维不可以认识的先天的理念,于是康德必然要面对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如何可能的问题;即使自由的客观实在性得到证明,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的自由又在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自由与法则的矛盾中遭遇了困境。只有这两个问题都得到确证,那么道德法则才有可能,道德形而上学也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十力、冯友兰和金岳霖的形而上学思想中都蕴涵着内在困境.一方面,他们企图建立本体的形而上学,以便为世界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强调哲学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世界的本体与人生的价值在他们的形而上学思想里是分裂的.人生价值是同形而下的境界相关的,而世界的构成又是同形而上的本体相连.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存在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然而,这一困境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其意义就在于,在借鉴西方哲学时,我们应该对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方式又带来了另一个困境,现在的中国哲学更多的是对哲学史中人物和流派的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哲学,而不是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好像只能如此,我们才能建立现代中国哲学.因此,我们更多产生的是专家和学者.在现代中国哲学近百年的历史里,我们很难有世界意义上的哲学家.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的第一人称抒情性小说(《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中,《伤逝》有其特殊性。不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也在于它是一个最容易引起歧解甚至对立性解读的文本。这与读者对它的表述方式——“第一人称独白”,对小说之“抒情性”的不同理解相关。文章从“独白”与“叙述”、“叙事”与“抒情”的关系以及抒情内在的悖论等问题入手,试图呈现《伤逝》抒情的复杂面向和抒情主体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与时间》中的人之此在具有“双重身份”,它是诸存在物中的一种存在物,同时又是能够“去存在”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把这种“双重身份”称为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这个“之间”表明此在在存在者状态和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体现了此在与存在具有某种相互需要的复杂关系,也揭示了此在逃避自己的存在而沉沦在世的根本原因。由此,存在不再是形而上学之崇高的思想对象,而体现为此在在其日常生活之生存活动中对自己的存在的开展,其中的关键在于此在如何能够作为可能性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三重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实际上存在着三重内在的困境:第一是“此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有效性问题;第二是“本真”生存的先行设置和“此在”中心主义的嫌疑;第三是不关心存在者而带来的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这些困境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其反传统的动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对1848—1851年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进行唯物主义反思的典型示范。马克思为我们呈现循序渐进的历史叙述进路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其历史哲学的运思逻辑。通读文本我们能发现,深度掌握历史材料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经由反思实现从客观历史到历史规律的抽象演绎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关键过渡,经由本质性维度的检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现实指向。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运思逻辑既反映了其叙述历史的深邃思维,也展示了其进阶认识历史的严谨图式。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与实体》力图按照 《形而上学》Z卷现有的顺序来读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 并说明:第一,Z卷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第二,Z7-9对于整个 Z卷来说是关键性的,它们 使对实体的研究从存在论转向生成论,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实体做出了说明;第三,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理论是前后一致的,他始终运用主体原则对实体加以界定。其中第三点是一个传统上富有争议的问 题,对它的论证影响到对前两个观点的证明。对此, 《存在与实体》 首先提出实体的四个备选项之间 可能存在着非平行的不对等关系, “是其所是”、普遍者和属可以被认为属于主体,由此说明亚里士 多德始终认为主体是真正的实体,这与 《范畴篇》中实体的定义相一致。其次,《存在与实体》通过 指 出 1029a1 1-30的 论 证 是 一 个 归 谬 论 证 , 证 明 亚 里 士 多 德 在 对 实 体 做 进 一 步 界 定 时 并 没 有 放 弃 主 体 原则,而是将其推进到更深的层次。本文试图对这两个论证予以梳理,说明 《存在与实体》对上述 第三点的证明是成功的,其论证思路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康德曾经阐释过关于上帝存在的存在论证明,在此中海德格尔发现了康德的存在论题.海德格尔对这一论题的探讨将会涉及模态范畴与直观,这样就形成了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先验感性论的追溯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纯粹理性批判>的主体部分,由此也就表明可以对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进行存在论的阐释.而海德格尔这种追溯过程的内在动机与线索是为形而上学或存在论的奠基,其意图则是要指出我们必须通过时间才能追问存在的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反对阐释”在桑塔格的批评思想中地位极为重要。中国学界从概念的界定、肯定和质疑等角度对“反对阐释”展开了研究。然而,揭示“反对阐释”的真相需要从无原则批判的角度出发,对它做出哲学批判。此批判从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展开。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唱响了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它虽然有局限性,但尚能对现实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