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欣赏     
《才智.人事人才》2010,(3):F0002-F0002
  相似文献   

2.
欣赏生活     
生活要怎样来欣赏? 可以借助前人颖悟的智慧与自己的观察,许多美就在你的四周. 我将前人颖悟的生活中的美,分三方面来欣赏. 第一是大自然的美. 就山来说,远山适宜秋天看,色彩斑斓; 近山适宜春天看, 百花争媚.高山适宜看积雪,平山适宜看明月.一样是山,你能分辨它们的美有何不同吗?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9,(10):F0003-F0003
张延昭,字滴石,河南太康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鸿儒书画院专职书法师,中国书协首届培训生,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河南博艺藏品文化发展中心顾问。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08,(4):62-62
白渠 号天泷,字源卿,别署茫乐君。生于1939年,祖籍江苏,世居沪上。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东方书画院一级画师、淮海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相似文献   

5.
《人才开发》2008,(4):63-63
施祖荣 号且木,汗村斋主人,1943年8月生于上海,一级书法师,知名篆刻家。尤长甲骨文、金文书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高级美术师,京华兰亭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东坡书画研究院院士、常务理事,赵朴初研究会会员等。任教于老年大学,教授篆刻、书法。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9,(6):F0002-F0002
段相林,河南濮阳人,现供职于河南省公安厅。自幼喜爱书法,初临欧褚,继习二王,近学王铎、米芾,尤喜吴昌硕书法,兼涉汉隶诸碑,主张“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7.
8.
文o刀刀I毁19d朽褥獭额消学院国画系,从师于刘文西、王子武、王有政等。曾与著名画家什滋龄、马国强、张江舟、王颖生等赴南斯拉夫、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联展和个展。现为洛阳画院院长、专 M”,、、.、、,。、W;.4ri.asdede{i5h.ss6Whds6--thedsCedrysa***for***lerareffoffitalariforClersatuswtow文柳川作品欣赏  相似文献   

9.
《人才开发》2008,(4):61-61
汪培金 生于1938年,别号艺初、了斋主,安徽歙县人。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员、中国海上书画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9,(2):F0002-F0002
聂中东,男,籍贯河南新县,1962年生,中共党员、著名秘书学家、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秘书科学联盟主席,河南省现代秘书科学研究院院长,河南省人民政府预备参事,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秘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总编,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书画专业委员会总会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科技咨询专家、高级咨询师,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5,(1):87-87
  相似文献   

12.
得老板者得舞台,没业绩者没地位一让人欣赏很难,让老板欣赏更难。本部分的内容告诉你赢得老板欣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9,(9):F0003-F0003
字白鹤,一九五七年四月生,河南伊川人 河南省郑州警备区副政委,大校军衔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4.
浅谈美术欣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  相似文献   

15.
在写好的对联中加字、减字或改动个别字,使原意向其反面转化的对联,称为“逆转联”. 相传宋代文豪苏东坡少年时天资聪慧,得意之余,曾在自家门口贴一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世间书. 有点狂妄自大的这副对联,引来一位皓首老翁持书求教.苏东坡一看书中之字,很多都不认识,羞得面红耳赤.老翁走后,他便在对联每句句首加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决心读尽世间书.  相似文献   

16.
17.
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多次讲过一件往事,是她在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中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