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和公众舆论对于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的集中报道,开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北京方面打开信贷闸门,支持国有控股银行向地方政府支持的基建项目放贷之时,其关注度随着近年来债务数字的急速扩大而越来越高. 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债务,当前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和专家普遍表示出担忧,赞同对地方债务的过快增长保持高度警惕.他们认为,地方债务的膨胀和累积会扩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恶化社会信用环境、累积庞大的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财务专家郎成平甚至在2011年年底就倡言,由于中国4万亿投资导致的债务危机已正式爆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时期,为满足推动可持续发展、民生建设和行政管理而产生的巨大资金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大肆举债以弥补日益扩大的财政收支缺口。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急速膨胀之势,风险不断加剧,随之而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地方政府债务所蕴含的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岳翰 《经营管理者》2014,(35):155-156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成功的应对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地方性政府为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功脱险,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的支持,远远是不够的。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面临着大量借债的局面,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债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是高出警戒线许多的。一方面是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债务缺乏一个有效的、系统的管理,这对于我国的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我们要根据我们地方政府中出现的具体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确保能够提出有效的措施,有效的缓解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和演进不仅给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醒各主权国家应该对政府债务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中国中央政府债务虽然远在警戒线之下,但是庞大的隐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严控地方政府原始举债规模、降低地方债务违约率、加强逾期债务清偿能力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双重倒逼及地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官员通过融资平台、PPP"马甲"等形式进行违规举债,造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不断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难以治理,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隐匿性,而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的特征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治理提供了积极的技术支撑。应增强预算部门数据统计能力,有效控制隐性债务规模;强化监督部门财政监督能力,促进多元监督局面形成;优化政府与社会合作,保持社会资本的良性运转;提升地方政府税收征管能力,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量。  相似文献   

6.
“债贷组合”模式推出时机好、创新意义大,在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处于高杠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受到广泛关注、而棚户区改造需要金融推动支持的大背景下,该模式发挥了国开行作为债券银行和中长期信贷主力银行的综合优势,实现了支持地方发展和防控债务风险的有效结合。“13岳阳城投债”在不利市场局面下实现低成本发行,充分体现出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和风险,已经影响了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只有准确认识地方债务政策的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对政策的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价,才能对相关的财政风险或债务危机形成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8.
2008年末,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井喷。尽管有关方面一再表示“政府性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质疑之声并未停止。尤其是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包括天津、山西、黑龙江等在内,累计已有超过10万亿元的地方经济刺激计划开始实施,再度凸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已隐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地方政府性债务一旦偏离正常轨道,将对当地乃至全国产生灾难性后果。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约束力和举债内容合理性,甚至腐败问题治理上往往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体制方面1.财政体制。1.1美国政府的财政体制。美国实行三级财政体制,将国家财政划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财政。各级政府实行彻底的分税制,州和地方政府均有独立的税收权利、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体系,经当地议会批准可发行各自的政府债券。美国联邦政府更多地承担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责任,负责提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日益扩大,其债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财政金融监管部门也在近几年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了清理整顿工作。本文将从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化解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分为隐性债务风险、专项债务风险、债务置换风险三类。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可从缓解财政压力、防范道德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审计力度等方面入手。化解专项债务风险,可从扩大发行规模、促进权责统一、改进定价机制、完善披露机制等方面入手。化解债务置换风险,要做到加强宣传引导,推行市场化定价;治理财税源头,控制发行闸门;改革发行制度,推进发行正规化;把握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及地级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整体创新及异质性创新活动的关系,并考察了数字金融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2)相对于开发式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更强。(3)数字金融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整体创新、探索式创新的挤出效应,而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制定债务管理措施、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张莫  钟源 《决策探索》2013,(19):40-41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9月1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未来,地方政府一定要自主发债,发债就需要评级,而评级就需要第三方机构。”业内人士称,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的评级模型来判断债务风险,既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融资,配合国家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仍然在扩展,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已经失控,这也就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本文采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从现状到原因和对策,提升我国的地方性债务风险控制对策。宗旨是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来分析风险存在根源,并提出最终防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的良性发展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盲目和过度负债,会给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在金融风险不断财政化的今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种主要的财政风险,已经超过了金融风险,成为危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以辽宁省为例,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梁琦  史巍 《经营管理者》2013,(4X):286-286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后,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也抓住此次扩招的契机,扩大高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并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债务风险随着债务的快速积累而凸现,成为社会和政府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扩大基本建设、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高校收入单一以及高校间激烈竞争等是高校负债的主要诱因。强化政府责任、确立财务风险预警、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和拓宽公共筹资渠道等措施是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尽快走出低谷,我国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大规模的投资自然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居高不下的债务。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各界对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2009年下半年以来,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决策层和各界讨论的热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缓解当前地方债务压力?如何遏制未来地方举债冲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当庞大,并呈现不断膨胀之势,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地方债务的积累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及其表现据最新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余额178908.66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0.85%,政府或有债务(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而筹措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地方政府债务根据发生原因是否确定,可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是指由特定法律或合同确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可预测的债务,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财政周转金、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拖欠工资或养老金等等。或有债务是在特定事项发生的情况下,政府才需要支付的法定债务,如城市投资公司借款、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需财政担保的项目借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甚至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现实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就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以及债务风险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恶劣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