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中韩日三国围绕那场战争的记忆存在差异。差异化的战争记忆背后是不同的历史认识,对于历史记忆的重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导向性。在中韩日三国的战争记忆重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种由一元化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的趋势或过程。尤其是日本社会受害与加害二重性的战争记忆构造和不断修正历史认识的政治倾向,造成三国在战争记忆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战争记忆作为"历史遗产"成为阻碍三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塑造真实的战争记忆是构建三国"共享的记忆"的前提和基础,构建东亚社会在战争记忆上共同的"记忆的场"是推动实现历史和解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组织记忆是近年来国内外组织管理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从组织记忆的内涵、分类、过程以及实证测量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评价了组织记忆与组织绩效、组织即兴、组织学习和战略变革间的相关关系,并指出了组织记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组织记忆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陶宇 《社科纵横》2011,(10):89-91
社会记忆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在权力秩序的指向下,社会记忆既是当下的生产,也是传统的绵延;既是被建构的结构,也是建构性的力量。在这种动态实践过程中,社会记忆整合个人与社会,连接过去与现在,隐喻历史与未来。基于此,社会记忆研究须结合这一概念自身所蕴涵的思想张力,在同现实的对接和多学科的对话中达成理论的整合,进而实现关照人性和面向正义的学术旨向。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成人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之一。记忆单词要讲究策略,大量采用形象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不同的单词之间,在单词与事物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怎样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有效的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6.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和集中化表达,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是民族节日活动的精神性特征。民族节日t的文化展演强化了共同体成员对民族价值观的道德记忆,民族的道德记忆不仅有利于共同体伦理关系的延续和扩展,激发共同体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等道德力量,而且是民族身份认同的伦理基础。道德记忆是民族的道德知识,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过程中,道德濡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秋 《社会》2010,30(5):217-242
本文立足于哈布瓦赫传统下的集体记忆研究范式,重点反思社会记忆的权力观和社会决定论问题,并试图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对个体记忆的关注上。在此,遭遇到记忆的微光,它多存在于个体记忆之中,往往出现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缝隙之间,一般而言,是社会决定论与能动个体之间碰撞的产物。记忆的微光之于强势的社会记忆研究范式,其力量之微弱甚至暂时不能构成一种独立的记忆类型,但它描摹了另一种记忆的存在状态,提示着被忽视的现实洞察。  相似文献   

8.
李谦 《生存》2020,(5):0228-0228
记忆构成生命的所有内容,生命中所有感动的人物事物都会成为记忆。记忆是有选择的,它选择沉重与浪漫,选择悲苦与幸福。记忆让生命有了重量,无论记忆的思绪或长或短,或诗意或粗糙。这种记忆之重,让人的身心也有了质量。  相似文献   

9.
前瞻记忆是对预定事件或未来行为的记忆,是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前瞻记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近年来已成为记忆乃至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但由于前瞻记忆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和认知机制的复杂性,有些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更多相关领域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亚秋 《社会》2022,42(4):134-160
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提供了“社会性”的视角,但没能深描个体创造社会的过程。普鲁斯特的记忆理论虽然也包含“社会性”维度,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呈现出社会与个体混融的社会形象,其中,不仅有社会的限制和引导二重性,还有个体的主动适应和创造:社会也内在于个体,个体也非纯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体,个体的创造离不开社会环境。这源于主客融合的立场,在这一视点下,普鲁斯特的社会形象不是二重性,而是多重的,甚至有无限可能。社会是在个体创造过程中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呈现出丰富的形象,社会的无限可能性蕴含在个体的创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青岛画报》2011,(8):50-53
在全国上下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啤地产联合举办的青啤地产"2011红色记忆摄影展"于6月28日上午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阳光大厅开幕。本次展览将依次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奥帆中心心海广场、城阳流亭机场举办,共持续一个多月。在历时32天的"青啤地产2011红色记忆之旅"活动过程中,车友们用镜头记录红色岁月,用摄影  相似文献   

12.
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不但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还留下了宝贵的集体记忆,这些集体记忆亟待挖掘、利用与传承。依托课题组对扶贫干部的口述访谈,基于对集体记忆理论的分析发现,符号记忆、情节记忆和价值记忆是脱贫攻坚集体记忆的多重面向,这些记忆具有政治认同的催化剂、文化整合的黏合剂和乡村振兴的助燃剂等多维价值,其生成理路源发于个体记忆的唤起,形塑于突生机制的作用,达致记忆认同的许可。可从形式再生产、内容再生产、意义再生产三个角度对集体记忆的传承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最具代表性又最通俗易懂的外显层面。城市靠符号来记忆,城市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濡染城市记忆的窗口。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软实力特征是历史性与当代性、国家性与地方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等的交汇。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既应加强已有城市文化符号的维护和传播,更应有意识地新建一些代表北京的世界城市特征的新型城市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4.
初三化学是一门起始的、启蒙的基础课。一年学完后,许多学生说“数学、物理难,化学繁”,这个“繁”字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而散的特点。因此,初中化学要求学习的内容虽浅显但较多而繁琐,记忆起来难度较大且容易遗忘。尽管如此,在教学中仍要强化记忆,特别是各章中涉及到的各种化学实验现象和众多的化学用语。这些内容若不记住,记不熟,是很难学好化学的。针对这种情况,也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总结并运用一些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概括记忆、韵语、歌诀记忆、谐音记忆等,可以使化学学习变的简单明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15.
斯蒂格勒借助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神话的隐喻在存在论上揭示出人是一种缺陷性存在.这种缺陷性构成人的代具性的生成根源.人的代具性意味着人的存在需要依靠自身之外的技术实现和延续.这使人与技术结为一体,相互差异,相互反射,相互延迟,形成延异.延异构成人的代具性的存在形式.在延异中,人的记忆获得解放和外延.现代模拟、数字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记忆(意识)的外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造成记忆的工业化.记忆的工业化阻断了人的特定记忆、社会种族记忆和个体记忆,使这些记忆被新生的机器记忆所替代,从而导致人丧失自身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定向能力,而迷失在技术中.  相似文献   

16.
空间产生记忆,记忆会因空间的变更而发生形变.北京八宝山的社会记忆在抗战胜利前后经历了由以日人为主体的侵华记忆,向以中国军民为主体的抗日记忆和以中国革命先烈为主体的革命记忆的转变.日本占据时期,日方为纪念在侵华战争中战死的日本军人在八宝山建造忠灵塔,借以动员 日军的侵华战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将其改建为忠烈祠,用以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民,忠烈祠成为承载中国抗战记忆的国殇圣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八宝山修建革命公墓,以其作为先烈的安息之地和教育后代的场所,革命公墓成为红色圣地.从忠灵塔到忠烈祠再到革命公墓的空间变更,显示了政治变动下八宝山社会记忆的形变.  相似文献   

17.
刘亚秋 《社会》2018,38(1):104-133
通过分析“哈布瓦赫-阿斯曼”研究路径中有关社会、文化等概念,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从而弥补当下记忆研究无范式的缺陷。这一范式尤其体现在与神圣记忆密切相关的“社会框架论”、社会品质,以及卡农、神话、节日等概念中。从社会学角度看,能够促发人们回忆的社会力来自涂尔干所谓的“神圣社会”。哈布瓦赫记忆理论中的“社会框架论”和“社会品质”概念是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表现,由此形成一种哈布瓦赫的“神圣记忆观”。扬·阿斯曼文化记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卡农”,也是一种神圣记忆。卡农等概念是扬·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社会框架论”的继承和推进。上述要素构成记忆研究的“社会-文化”范式的基础。从“取向”讨论转向“范式”分析,有助于推进社会记忆研究传统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记忆之家"是一家专门服务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丹麦博物馆中馆。它位于丹麦奥尔胡斯老城博物馆内,完全是20世纪50年代的设计。创立者大费周章地研究了当时的生活细节,甚至复制出了当时的清洁用具味道、厨具、调料容器和衣架上挂着的衣服。"记忆之家"的理念认为,环境提示更容易唤起患者因病失去的记忆。"记忆  相似文献   

19.
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已被应用于诸多学科,但在文学研究领域,作家口述史研究的独特价值和主要功能尚缺乏明晰的阐述.借鉴学术界影响甚大的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透视1960年前后的中国作家邵洵美"狱中嘱托"事件发现:运用集体记忆理论有益于探究社会框架对作家记忆效果和口述方式的规约作用,参考文化记忆理论有助于理解作家口述效应与身份认同机制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欣然 《创新时代》2011,(10):77-77
果冻,这种平日里再平常不过的零食,居然将会承载人类未来的记忆,甚至还将有望帮助记忆不佳者瞬间完成牢固记忆。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在面对老师布置下来的背书作业时,依靠一块果冻就能顺利过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