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孩子是为人父母后的永恒话题,给孩子优秀的教育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进入七月以来,北京703分的高考状元李泰伯被美国哈佛等十一所名校拒收,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新的学期开始了,透视高考状元现象,对于我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均衡发展,或许有所帮助。热炒的状元情结不断被冲击状元,这个历经千年仍为国人津津乐道的文化标签,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断不了的情结。近些年来一度成为高考的重点话题。每年高考结束以后,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好像有一门必做的功课——炒作高考状元。除了媒体长篇累牍涉及学习方法、世界观等诸多方面的大量报道外,还把有些状元资料整理成书籍或光碟发行,更有一些状元身披光环,周游各  相似文献   

2.
咪拉 《北京纪事》2011,(10):30-33
2011年高考,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北京市四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就读香港的大学,各大媒体打出醒目的标题:“2011年高考,北大0:4完败香港高校”。香港大学今年从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包括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然而,在这近300名精荚赴港镀金的同时,一位香港考生却逆流北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前,  相似文献   

3.
清华北大 华山论剑 高考过后,全国各地高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招生季节。而其中最惹眼的依然是“双子星座”清华、北大对各地状元的争夺。北京地区的文理状元尘埃落定。文科状元王钥非北大新闻系不去,而理科状元陈鑫对清华计算机情有独钟。广东的三名高考状元,一名被北大录取,两名被清华收获,江苏的外语状元则花落北大……除此之外,在上海,清华、北大“抢走”130名高分考生,在广东、江苏、湖南等许多省,因生源较往年普遍看好,两校纷纷临时增招扩招。  相似文献   

4.
孙冉 《今日南国》2007,(16):9-11
女状元流行的背后,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女生更聪明或者男女更趋平等的必然事实,而是高考改革的荆棘难行——公元1853年,也是太平天国三年。这一年,南京才女傅善祥走进科举考场。随后,她荣登魁首,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话题。她是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中诞生的惟——名女性状元。傅善祥是太平天国的女科魁首,却并非大清朝的状元。如果不是前者主张男女平等,开女科科举,女状元这个荣誉称号在中  相似文献   

5.
李阳 《新天地》2013,(7):17
6月底是高考发榜的日子。各地文理"状元"纷纷出炉,成为媒体热点。状元一词本是借用科举制而来,唐代首创殿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状头",但这并非官方称谓,仅仅是民间约定俗成,后逐渐衍化为"状元"。从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到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史上留名的文状元约600人,武状元约170人,他们的种种故事成为史上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6.
"状元"的称谓始于唐朝,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中,共开科考试745次,有据可查的文状元共有653人。而其中有些是与众不同的另类状元。  相似文献   

7.
围绕如何看待"高考状元"热所产生的话题始终存在,从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到坊间的民众各自从自己的视角给予了诸多评论,人们对于社会上所存在的"高考状元"热,或赞之或贬之或持中立态度。而引发的众议实质是对高考分数作为惟一人才鉴定与选拔标准的反思,"高考状元"实质上只是一个教育符号,应引导社会多关注其隐含的积极意义。"高考状元"热作为诸多因素引发的社会现象,人们应理性全面地看待。教育评价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多方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有效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质量保证:学院连续培养出五届上海市高考状元。2011年学生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全校总上线率为91.53%,全日28班和全日30班上线率为100%。全日30班的王霄同学裸考总分268分(满分300分),是高考状元。全日31班的奚文洁同学总分267分,总分260分以上的有6名,总分250分~259分的有44名,总分240分~249分的有71名。数学:林艺伟、施杰翔、周华怡等28人数学100分,另有31人数学99分,有23人数学98分。英语:王霄、陈永杰2人英语97分(全市最高分),8人英语96分,5人英语95分,英语90分~94分的有61人。语文:谭杰、杨静怡、盛舒林3人语文74分(全市最高78分),有3人语文73分,4人语文72分,语文70分以上的有24人。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上海市民进自强进修学院再报喜讯:贾雪同学以277的总分成为这次上海市三校生高考状元!冯晓颖获全市英语最高分95分!张弥等26位学员获数学满分!贾雪、何喆喆两位同学的语文成绩均取得了80分(全市最高分为81分)的好成绩!据悉,本次三校生高考上海市各高校共招收了本科生260人,其中50人是民进自强学院的学生,占全市招收本科生总人数的19.3%。  相似文献   

10.
正为全体中职生全方位特设各类班级开设3月自主招生班、历届生班、3月和5月兼顾班、5月高考班质量保证:师资队伍由上海最早从事三校生高复的优秀教师、《直击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和《领航3月自主招生考复习丛书》的主编、现任高考命题和阅卷的名师组成。高考上线率平均在95%以上,全日制学生在98%以上;连续培养了7届高考状元,录取本科人数占全市本科总人数的40%以上。规模庞大:学院各类三校生高复班达六十多个,学生人数达三千多名。  相似文献   

11.
胡爱华 《北京纪事》2011,(10):66-68
2011年6月23日20时24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文科状元朱竹和她的班主任及另外两位成绩也很优秀的同学接受了“新浪教育高考状元访谈”节目的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院经省教委批准 ,在国家高职计划中招收了 6个专业 2 0 0多名高职学生 ,为了办好高职教育 ,保证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 ,我们对农学、园艺、畜牧兽医三个农科专业班进行了一次有关新高职学生文化、科技、思想、道德观念的摸底调查 ,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一、农科高职学生的背景情况1 999年我院招进的农科专业新高职学生 1 4 5人 ,参加这次书面问卷调查的学生 1 4 4人 ,其中男生 82人 ,女生 62人 ,男女生比例为 57:43,平均年龄为 1 9岁。从调查中发现 ,99级农科专业高职学生组成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以三校生 (…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曾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事过半个世纪,这些人物都早已淡出众人记忆了。我从小听毛主席话,因此很早就记住了张謇。张謇是光绪二十年(1894)的状元。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中华大地,包括文武,总共也只出了七百多个状元。可见考上状元实不容易,但张謇留芳后世,并不仅以状元之名。说张謇是文人,不如说他是商人。在他的  相似文献   

14.
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怎么了上海市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彭国梁认为,2006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媒体报道的几个高考数字(2006年上海市参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总人数约为11万人,录取人数约为9万人,录取比例约80%,其中录取高职/高专生总数为5万  相似文献   

15.
历代状元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余年来所搜集的历代状元资料的整理、统计,考证出历朝应有状元:886名;可考出姓名或姓的状元:674人;其中,除其状元身份与夺魁年份外,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传记资料的:507人。  相似文献   

16.
李虹 《山西老年》2009,(10):13-13
1932年,旧中国的高校首次实行全国统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50余人,其中女生只有3人。原籍山西灵石县的何泽慧是班中年纪最小的女生。美丽宁静的她,被男同学称之为全年级的"女神"。在这个班里,有个男生叫钱三强,他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次子。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省韩城市素称"文史之乡",历朝历代名人辈出,先后有汉太史公司马迁,明朝首辅薛国观、户部尚书张士佩、宣化巡抚刘永祚,清代状元王杰、刑部尚书张廷枢、贵州巡抚刘荫枢等。宋、元、明、清四代,韩城有进士115人、状元2人。明、清两代,科举入仕者达八百余众,其中进士90多人、举人  相似文献   

18.
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ofCopenhagen)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 ,是丹麦第一所公立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 1479年 ,已有 5 0 0多年的历史 ,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15世纪哥本哈根大学的建立 ,在丹麦以及北欧日尔曼世界开了先河 ,使哥本哈根这座城市出现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学校建校时还不到 5 0个学生。 1960年以前 ,在近五个世纪的漫长办学过程中 ,学生规模一直在 60 0 0人以内。随后的 10年期间 ,学生猛增至 2 60 0 0人 ,现在全校已有 330 0 0多学生。自从 1877年招收第一个女生以来 ,女生的比例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齐夫 《中华魂》2012,(23):21
2012年河南文科高考状元于成亮,说起考取高分"法宝",首先归结为注重用错题集纠错。他说,如何不让错题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是学习不断进步的诀窍之一。而错题集,就是打开这个诀窍的一把"金钥匙"。高中三年下来,他的数学、英语、物理等科错题集就有十几本。(《大河报》2012年7月2日)建立错题集,是许多高考状元的共同经验。错题集使这些考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跤,把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错误少了,成绩自然就好了,摔跤少了,前进速度自然就快了。那么,高考时的一鸣惊人,名列前茅,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高考如此,做其他事情也如此。老百姓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什刹海附近一条安静的胡同里,23岁的李杨看到了今年高考的新闻,北京的4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去香港读大学。"至少未来几年,他们上推特和YouTube不用翻墙了。"他笑道。两年前,李杨从香港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做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