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 ,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必须面对挑战 ,抓住机遇 ,将高校学生德育教育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开创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实践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坚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下中国新闻事业的某种个性得以生发,并因此给这一事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相对于这种活力,高校校报在新闻报道上呈现出种种缺失,重构高校校报新闻报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概括了当前高校校报所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校报应对这种形势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三贴近”原则下重构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构想,并作出了“确立师生中心地位,增强校报生命力”、“依靠师生办报,增强校报吸引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德育方法存在脱离实际,局限于规范和教条等情况下,湖南工业大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独辟蹊径,以明确的德育目标、科学的德育过程等举措或途径,收到了道德自主、自觉形成和内化等成效,发挥了重大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失范行为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及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都相对较高,其网络失范行为带来的危害也更大。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其健康积极发展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及传统德育方式的不足,主张通过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要"三贴近"的精神运用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高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并对这三方面分别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交流沟通方式、学习习惯、性格塑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抓住机遇、认清挑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高校德育改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为高校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高校德育改革的新思路;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时代特点,拓展了高校德育改革的新领域;同时,也指出了高校德育改革的紧迫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思想由来已久,它的实践还在继续,对三贴近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对三贴近内涵的分析,文章提出贴近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贴近生活是其源泉,贴近学生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志立人、以行树人五个方面将三贴近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十分普及的新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接受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网络空间成为十分重要的思想领域。网络德育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网络德育资源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好网络德育资源是做大做强网络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高校要提高网络德育资源建设的质量,加大管理力度,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从而牢牢把握网络德育新阵地的主动权,把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着教材老化,内容枯燥,没有时代感以及教育形式陈旧,没有充分利用现有传播技术和资源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大学生道德教育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等资源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国际化、社会的网络信息化,国际交往日益增加,各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些复杂变化给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而高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引领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枢纽。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探讨高校道德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教育与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德育教育 ,是高校实现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 ,是大学直接为社会培养“四有”新人的知识摇篮 ,其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对配合、扶持、推动高校德育活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要以思维方式上的突破为切入点,高校德育教育的变革只有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哲学理论指导下演进才会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应该依据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的变革。文章从经验思维与创造思维相结合、换位思维与渗透思维相结合、整体思维与局部思维相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等角度,探讨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提出活动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德性行为的实际锻炼,增强德育的有效性。然而目前高校的活动德育尚存在着许多不能忽视的问题,如缺乏学习主体性,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实际效果,也缺乏科学评价。为此应转变活动德育观念,加强活动德育理论研究,建立有效的活动德育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在活动德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构建和实施主体性活动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道德建设需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作用,文章就如何发挥教育在加强高校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即通过生命观教育、爱心及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通过加强实践、正确认识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通过给以适当的奖励、适度的诱惑、适时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道德认知的灌输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观,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7.
处在社会变革中的高校德育,在多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冲击下,要特别谨慎陷入如下工作误区:注重德育手段,忽视德育目标,表现为重行政管理手段而轻思想教育,智能培养与德育目标脱节;德育淡化政治,表现为德育教研哲学化,日常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脱节;德育主体模糊,表现为教学与育人脱节,服务与育人脱节。  相似文献   

18.
树立大德育观念,全面加强高校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大德育观念 ,分析了大德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认为完善教师道德人格、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实施大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抓住大学生关心的重大事件,最大限度地激活接受主体的兴奋点,探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新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