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把尊礼看做"正名"的重要手段,并认为"礼"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孟子把"礼"与国家的存亡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主张尊礼时要善于权变;荀子认为"礼"对社会的意义是全方位的,礼是为政的大节,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同时主张礼法并用.他们三人"礼"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礼"关乎国家存亡,都主张用"礼"来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但是,由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路径不同,孟子在"礼"论中摆设了"仁政"的前提,而荀予以儒家为宗,同时吸收了法家的营养,以"礼"为纲,以法为纪,主张"礼"法皆用.荀子的思想也许更实用,孟子的思想则富于理想化.但不论怎样,实用的思想自然不会被抛弃,而理想化的思想也没有因为在当时无法实现而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命训》的命论与殷商以来的天命思想以及西周以德配天的思想是一致的,与先秦儒家命论也有相似之处,但《命训》的命论最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与儒家命论有根本差别.《心是谓中》的命论与前诸子时期"命定义"之"命"有相似之处,与儒家命论也是类似的,但其"身命"并不涉及道德观念,而儒家注重的就是道德观念.墨家的"非命"论否定了《命训》和《心是谓中》中的"大命"和"天命",而肯定了"小命"和"身命".《治邦之道》否定了关于治国方面的命定论,是对西周末年以来质疑神权政治思想的直接继承,这与孔孟的命论有所距离,而与荀子思想有相似之处,与墨家的"非命"论和黄老学、 法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庄子的顺命观则与三者均不同.这三篇文献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人可以改变命,体现了战国精神.  相似文献   

3.
普列汉诺夫哲学史研究工作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他极其熟练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原则运用于哲学史。在他卷浩繁的哲学史论著中,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哲学思想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 普列汉诺夫在论述车氏唯物主义思想时强调了以下几点: 其一,车氏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他的“人本主义”中表现最为明显、最为突出。车氏在《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中,对“人本主义”作了如下解释:“这个原理是要把人看作只具有一种本性的生物,而不应该把人的生命切成属于各种不同本性的几半,应该把人的活动的每个方面看作是从头到脚都包括在内的人的整个机体…  相似文献   

4.
心性论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线索.从《尚书》《礼记》到《孟子》中的心性论中凸显的是道德的形而上本体论,强调的是人如何通过外在的道德实践来明心见性、尽性而知天.从《孔子家语》、郭店楚简到《荀子》的心性论思想则体现了早期儒家质朴自然的心性观,而人如何通过外在的学习和实践来教化引导自身的性情,就成为这一思想发展路线的特点.早期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于早期儒家思想的理解也不能完全偏于一极而忽略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5.
圣人化性起伪与圣王专制——荀子政治理论释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性起伪即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一命题最早由荀子提出和运用。荀子认为,小人本性的被动性和无法自觉地让“心”对本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进行平衡调节的特点,决定了小人的社会化不能由他们自主地进行,而只能由唯一能主动地自律的圣人运用道德的社会规范乃至政治强制的手段来为小人化性起伪,使他们在被动地接受了仁义礼善后,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作者认为,荀子强调人的社会化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这说明了其思想的敏锐性、深刻性,但问题的关键更在于,由什么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人的社会化。荀子的这种具体的方法论实际上使集道德权威、规范权威和政治权威于一身的圣王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而使小人堕入了没有丝毫权利的永劫不复的被专制深渊。  相似文献   

6.
论荀子思想体系中的悖论李元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后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究竟归儒归法,至今学界仍颇有争议。怎样解决这些争议?我们认为只有从认识和揭示荀子思想体系中存在的悖论入手,始能对其思想进行科学的定位。本文拟作初步尝试。一、人性论中的悖谬自从...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礼义之治的概念是透过对人性的彻底观察后所作出的一个结论。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各种欲求,然而,在以人伦关系为基准的社会生活之中,人的欲求必须受到相当的约束才能确保社会的秩序。荀子有鉴于比,于是就设计出一套人们在伦理及政治生活上必须遵守的规准,以疏导人们的欲求及消弭混乱的根源。这个规准就是礼义。在荀子而言,礼义之治因人之性恶而起,因此,本小论即试就以此为论旨,并依据《荀子》礼论、性恶等篇之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荀子礼义之治及其性说的相互关系。若有误谬之处,尚请诸先进贤达不吝赐正。  相似文献   

8.
<正> 儒家讲修身,导人循礼。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厘正视听言动,“日三省吾身”,意在戒除违礼之事和违礼之念。荀子亦然。他说:“君子久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学至乎礼而止矣”。(同上)孔荀谈修身,一以遵礼为鹄的,然上溯修身之途,二人歧见颇深,不可不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违礼之事频仍。然旧礼影响尚大,令违礼者不敢小觑,在具体做法上仍不得不做一些遵礼的表面文章。孔子  相似文献   

9.
刘丽文 《求是学刊》2001,28(6):103-109
本文认为 ,《左传》历史观是以“天德合一”为基础的“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这一历史观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历史变易论 ,即“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历史是不断的改朝换代史。二是历史不变论 ,即虽然朝代更替 ,江山易主 ,但统治思想和制度—“德”、“礼”却是永久不变的。三是神学目的论与道德目的论统一 ,即历史是天命神意为实现其”美善”道德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作者通过为其已知的僭主提供神学依据和道德依据演绎了这一历史观。而《左传》的神梦巫卜与以成败论人则是作者对其历史观诠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文化对“群”进行了形而上的提升,把它规定为人的类本质,并由此出发,阐释了“群”的多方面价值以及向心力培养的重要性。儒家的“群”论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人类学思想,这种思想最早是由荀子作出较为明确阐论的。荀子主要是一个道德人类学的思想代表,他在《王制...  相似文献   

11.
阎照祥 《浙江学刊》2007,25(5):113-120
英国近代思想家葛德文方是西方无政府主义的鼻祖,其代表作《政治正义论》是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元典。该书内容广泛,受斯威夫特等人的影响,其中对国家、政府和政党不良作用的批判,乃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并展露出非暴力、无神论,以及与空想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的特征,在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洋 《唐都学刊》2024,(1):97-103
荀子的“礼”疏远了早期儒学的先验的道德性,凸显了客观现实社会的群体性特征。“群”,乃是荀子“礼”的根本属性。“礼”的基本内容也彰显了“治群”的基本功能。《荀子·修身》中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提纲挈领地概括了“礼”治群的三重规范。礼于人,荀子延续了“礼”对于人的德性约束,以礼法联结,强化了“礼”的规范力度;礼于事,荀子将礼义联结,“化性”之礼义落于群体生活中而“起伪”,规矩与德性相结合,强化了“礼”的行为规范意义;礼于国,“礼”为治国之本,荀子在治国中强调“分”,以“礼之分”建立一套群体社会的政治统治秩序,治国安民。三重规范联结交续,荀子的“礼”充斥了群体性规范与内容,亦由此建构了一个惟齐非齐、化性起伪、德行允协充义的规范世界。  相似文献   

13.
黄克剑同志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分期论要》(载《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4期以下简称《论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在1843年初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决裂之后,就径直走上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道路,并不存在一个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决裂的“第二次转折”;青年马克思“接受的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他的“人本主义的道德说教”。由此他断言,“那种认为青年马克思有过一个费尔巴哈思想阶段的传统看法,是既没有社会历史依据,也没有理论逻辑依据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荀子是战国未期的儒家大师,二人都是先秦的大教育家,他们都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压卷第一篇是“学而”,《荀子》开宗明义第一篇是“劝学”。“学而篇”第一句便要人“学而时习之”,“劝学”头一句就教人“学不可以已”,二书开卷都先论学习。  相似文献   

15.
哲学本性与人的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内蕴着人性主题,只不过在一定阶段是以非人的方式来表现人。要重新理解哲学的本性和功能,需要以类的思维方式代替物种思维方式。人的类本性是自觉自为的,这决定了哲学的开放性、变异性。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理论,其功能在于使人达到人对人性的自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品格。  相似文献   

16.
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清海 《求是学刊》2003,30(1):10-12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即探究终极原因和原则或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形而上学 ,是任何哲学都以直接或隐性的方式所内在地包含的不可或缺的本质维度 ,其深层本质是人的超越性生存本性及其本质精神的自觉显现 ,是内在于人之生存的本体论诉求和终极关怀的理性表达。传统哲学大多包含着自觉的形而上的维度。然而 ,传统哲学常常遗忘或遮蔽了哲学形而上学维度与人之生存本性的本质关联 ,陷入了“无根基”的状态。因而 ,当 2 0世纪人的生存困境以文化危机的形式深刻地表现出来时 ,传统形而上学的危机便在现代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普遍拒斥中展现出来。于是 ,如何在人的生存论基础上重新恢复形而上学的力量 ,便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高清海教授从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关联入手 ,认为在走出“曾经是”的形而上学之后 ,形而上学并没有失去其原来的规定和价值 ,“应当是”的形而上学的命运正是人自身发展的命运。朱德生教授认为 ,人是在立足形而下的世界 ,追求形而上的世界过程中才成为人的 ,哲学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及其生存意义的反思 ,在这种意义上 ,哲学就是形而上学。邓晓芒教授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史的反思 ,指出形而上学深深植根于人性的本源之中 ,随着人性的发展而发展 ,但它的发展方式是自我  相似文献   

17.
刘浩 《求是学刊》2016,(5):124-130
金圣叹的《水浒传》人物论包含着深刻的心学寓意。金圣叹的心性论源于浙中派的王畿和泰州派的王艮。他非常推崇自性呈露的大自在境界,但同时不废礼法,以礼法作为良知天则的补充。金圣叹认为人生而孝弟,故其人物论特别注重对人物孝弟心性的阐发,能否至诚地展现孝弟天性是金圣叹品评人物高下的重要尺度。朝廷奸佞的迫害使梁山好汉心中积聚了"怨毒",遂迷失了本性,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人物群像的批改,展现了"人性堕落"的过程。这一主题反映了金圣叹思想保守落后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虽然在白嘉轩身上浸透着儒家文化精神,但他毕竟是一个农民,农民的本性多于或显于儒学的理性,二者既非同一事物,又非完全对立,而是在统一中偶尔表现出矛盾来.他对白鹿的向往,他深沉的土地情结与农本意识以及他对劳动的崇拜、家庭(族)意识等等,都是农民本性的最真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10):167-169
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相信封建迷信、笃信宗教和歪理邪说等各种有神论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足。因此,大力提倡高校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必须首先明确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潇洒飘逸的“魏晋风度”具有深刻的理论本性,这就是超越名教、超越世俗等。这种超越本性是通过放浪形骸的外观层面显现的,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当时的政治挤压,而“魏晋风度”的载体即魏晋名士们的生存忧虑则是超越本性的内在动力。“魏晋风度”虽然以消极的直观呈现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