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晋之际士族移徙与“门户之计”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士族乃汉末魏晋形成的一特殊阶层,他们在晋末大乱时保家护宗、发展势力所凭据的是当时自身的门第。一流高门皆择南迁,次等家族多留北方。乱世分宗,“以冀遗种”,为士族共识,王衍“三窟”用意在此。“门户之计”使留、迁于北方的士族抛弃“华夷之辨”,苦心择人,抓机遇,仕异族,经历坎坷。或正因此,他们比南迁士族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士族乃汉末魏晋形成的一特殊阶层,他们在晋末大乱时保家护宗、发展势力所凭据的是当时自身的门第。一流高门皆择南迂,次等家族多留北方。乱世分宗,“以冀遗种”,为士族共识,王衍“三窟”用意在此。“门户之计”使留、迁于北方的士族抛弃“华夷之辨”,苦心择人,抓机遇,仕异族,经历坎坷。或正因此,他们比南迁士族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陆机才高博洽,工于诗文,辞采富赡,其才思与作品备受时人及后人的赞赏。从西晋经东晋至南朝,诸多文士或继承其创作技巧,如陆云学习其模拟技巧、陶渊明承袭其挽歌诗创作手法、谢胱追踪其锤炼字词技法等;或评议、鉴赏其文学作品,如张华、葛洪、刘勰、钟嵘等皆通过品评的方式对其诗文予以褒扬;或选录其名篇佳作,如萧统《文选》,采用的具体方式虽不同,但都对陆机之作予以高度评价,体现出较大范围、较高程度的接受。  相似文献   

4.
《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留给后人的杰作。文章试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陶渊明所生活年代的经济制度,并由此出发揭示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年6月28日发布的公告,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巴·苏和教授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蒙古文学学术史》被鉴定为优秀成果。并在(2007年4月至5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验收情况报告》中的“基础研究部分优秀成果介绍”部分里进行重点介绍。认为该成果紧紧抓住蒙古文学史学、经典作家、经典著作、民间文学与史诗研究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所载两晋名士清谈,既谈玄理,也谈辞赋.谈赋的形式有赋家自评、作者与读者间的论辩.还有读赋会式的研讨;赋谈内容包括赋的思想艺术、人物品藻、模拟与创新及言意之辨等命题.两晋士人赋谈关注"当代"赋的创作,影响了社会重赋风气的形成,促进了赋的创作和传播;同时,因其充满玄理意蕴,注重赋篇的整体风貌.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接受空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7.
徐盈 《东方论坛》2013,(3):128-129
原型理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运用最为成熟、成果也最为丰富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而提及原型理论,就不得不说到三个人:弗雷泽、荣格和弗莱。英国学者弗雷泽(James G.Frazer)在十九世纪末《金枝》一书中借"禁忌"与"交感互渗原则",在人类学层面成功揭示了不同文化的神话、传  相似文献   

8.
我是2001年开始介入延安文学研究的,至今整整十年了,这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认为,延安文学研究在这新世纪的十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而且,这个十年的延安文学研究,也已经突破了延安文学研究本身的限制,而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深入认知和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大家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与西汉文学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帝王与文学关系的榜样,龙文玲的《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对此进行了总结,为中国古代帝王与文学关系研究,树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冷卫国 《东方论坛》2011,(6):126-126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然而,对歌诗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任半塘《唐声诗》、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等著作早就导其先路,但是,歌诗研究在近年才引起学界的真正注意,并召开了该领域的专题会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包容理念持有上,有两种人们习焉不察的偏颇倾向,即"视而不见"的倾向与"熟视无睹"的倾向,时常在我们各个民族的学人头脑里产生副作用,因而不能不引起注意。所谓"视而不见",主要是指在相互存有语言隔离机制的民族之间,看不到别民族的存在与成就。所谓"熟视无睹",则主要是指对使用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的兄弟民族,觉得他们的文学既然跟自己用着一种语言一种文字,便不会再存有什么民族特质。我们应当在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力戒这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澳门文学编年史》的节选之一。《编年史》以报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为主,兼及作品单行本的出版和有关文学活动,以还原澳门文学的真切史实。这部分节选记录了1960年1月至3月澳门文学的具体面貌。  相似文献   

13.
14.
序一1985年李荣先生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中把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从北方话分出 ,称作“晋语”以来 ,十几年过去了 ,这期间晋语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温端政教授主编的国家“六五”重点项目《山西省方言志丛书》的问世和国家“七五”重点项目《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其他一些专著的相继出版 ,表明我们对晋语的调查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最近乔全生先生的《晋方言语法研究》即将出版 ,这无疑进一步丰富了晋语研究的成果 ,可喜可贺。近 2 0年对晋语的研究工作多偏重于语音方面 ,成果也比较多 ,相比之下 ,词汇、语法…  相似文献   

15.
正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繁荣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丰硕灿烂的成果。西汉文学阐释了这个辉煌伟大的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崇伟巨丽的宫殿。要对西汉二百余年的文学发展规律加以整体总结与阐释,需要相当的勇气与功力。王长顺教授的《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无论在学术视角、研究方法,还是学术建构上不乏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6.
《宋代雅俗文学观》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由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凌郁之教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一书以“国家文学”的视角和概念,深入复杂的文学格局并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偏重个案分析.填补了一直以来相关研究中的学术空白。书中体现的“田野调查”与“口述史料”本身既是文学研究的资料发现,同时也拓展了研究视野。最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给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傅炜莉 《东方论坛》2009,(5):126-126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纯文学史观的引入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一度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但是对于蕴含于文、史、哲一体化状态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纯文学史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视野。近年来,许多学者深切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提倡“大文学史观”,刘怀荣先生的《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正是作者数年来身体力行的研究成果之一。此书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全、深、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的《史记》文学研究资料十分丰富,如何进行有效的整理,为理论研究和"史记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是值得重视的问题。20世纪以来,学界在《史记》文学资料索引、汇集评论、典籍整理、书目解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亟需对中外《史记》文学资料进行更全面的综合整理,建立丰富的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系统的中外《史记》文学研究史,为《史记》研究走向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汉书>文学研究从古至今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古代<汉书>研究历史,多为零星的评述与感悟,以简要概括与评点的方式为主,而缺乏系统研究,但总体评价较高.现代以来,特别在当代,较之<史记>文学研究的全面繁荣,<汉书>文学研究不但相对冷落得多,而且更缺乏一种整体性的宏观架构和综合研究,对<汉书>的文学评价至今仍基本在低调徘徊.扭转<汉书>文学研究状况的根本前提,是必须承认<汉书>在文学史上也应有其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