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宏道思想转变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90-95
袁宏道的思想在其结束吴越之旅后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表现为其佛学思想由禅宗转为净土 ,心学思想由左派趋于右派 ,这一转变是受在佛学上持净土立场的宏和在心学上持右派立场的徐渭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周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8,(1)
袁宏道是晚明文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居士。佛学思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诗文风格及文学观念的改变。袁宏道诗歌可以弥补和印证文中论述佛理之不足。其性命双修而以性为本、随缘方便、任运自适的佛学观念在诗歌中都得到了印证。论佛不礼佛的特征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佛学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朴质自然的语言风格、空灵的意境及山林化的题材诸方面,这种影响在后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鸣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39-44
本文对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认为袁宏道的诗歌创作呈现为三个阶段:其早年至任吴县县令之前,受当时前后七子复古风习的影响很深,创作上摹拟的痕迹比较重,是为摹拟期;而其在吴中的两年间,则一改旧习,创作以打破格套为特色,是为新变期;离开吴中后,其文学思想开始转变,创作上也逐渐向传统审美规范回归,是为回归期。新变期的作品造成了文坛格局的变化,回归期的创作则体现了袁宏道对诗歌认识的日趋深入和创作的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4.
孙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3):72-76
文章通过袁宏道诗文的排比对勘,对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任访秋《袁中郎研究·年谱》中部分诗文的编年进行了纠误补阙,对袁宏道“客吴”,游庐山,游玉泉山、太和山,主试秦中的时空进行了更为具体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肖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7-122
晚明文学家袁宏道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概括讲是两大主张,一是“独抒性灵”,一是“闲适人生”.前者是一文学主张,后者是一人生态度.本文在中国文人精神的历史沿革中解析袁宏道的“闲适人生”,指出其意义有二:一则是沿袭了发源自庄子的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以闲求适”、“以无所可用为用”的消极隐逸精神;二则是在晚明张扬自我、肯定感性的世俗文化背景上,开辟了物我直观交融的感性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6.
李圣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3-88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安派的主将袁宏道任吴县令,万历二十五年,再历游吴越.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文化类型,吴地人文相当程度上改变着袁宏道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学观点,为重塑其文化人格和审美品格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在批判接受吴地人文的基础上,袁宏道形成纵情适意的文化品格和"独抒性灵"的诗歌观点.袁宏道与吴地文士在"性理"和诗歌创新观念两方面的冲突分歧,则代表着万历中期革新诗人与吴地文士在学术思想和诗歌创作理论上的分野. 相似文献
7.
曹春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55-58,80
明代后期公安派主将袁宏道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文还很快传到了朝鲜,对朝鲜文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朝鲜文人各抒己见,以各种方式对其诗文、理论及其人品展开了褒贬不一的批评。有人认为其诗文理论俱佳,可比苏轼,为艺苑之豪杰;有人则认为其诗文俱无可称,是文坛流弊之源头,对中国和朝鲜的创作都有不良影响。这些批评都有一定道理,是对中国袁宏道研究的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8.
阳明心学的流播对晚明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在文学理论和实践中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从文学发生的角度强调文学是从"胸臆流出"的,是"情与境会"的产物;从文学表现的角度强调文学的"真",大力倡行真人、真诗和真情;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强调文学的"趣",认为"率心而行"是近趣的最佳途径。从哲学观对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看,阳明心学的良知灵明与袁宏道的独抒性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李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2):56-61
万历28年袁宏道退居柳浪湖后,其诗文理论与前期相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比袁宏道前后期关于“真”的内涵的界定、审美追求、创作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大体勾勒了其后期诗文理论的轮廓。 相似文献
10.
11.
儒、释、道的诚信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50-154
儒、释、道三家的诚信观念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儒家,其次是佛教和道教.儒、释、道三家的诚信观,由于种种原因,均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儒家诚信观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仅限于道德层面的构筑,而缺乏制度化建设,仅限于一般地道德说教,而缺乏强而有力的社会制约机制.佛教和道教的诚信观,由于适用人群范围较为狭窄,主要在宗教领域内流行,加之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使其诚信说教也具有了某种神秘性. 相似文献
12.
魏晋玄学盛行之时,大乘般若学攀附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态度更加明朗化,甚至从理论上自觉总结出了以老庄学说来比附般若空学的"格义"、"连类"之法.反之,当时的老庄学也借助于佛学,尤其是东晋支道林,则更以般若性空学说来阐释《庄子*逍遥游》,卓然"拔理于郭、向之外",从而为庄子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道家美育思想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殿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49-52
道家作为中国的美育流派之一,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但它一直作为美育潜流存在,学术界对此关注甚少。本文试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塑造人的美的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以期给予现代美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土家族诗人田九龄的诗作中亦有道风禅韵.具体表现为"昆仑玄圃漫悠哉"的求仙意念,"处处烟波泛短艘"的生活意趣,"真人曾未竺西游"的尘世慨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转型过程当中,我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价值观的失范、社会分化等问题,儒家的合理内核思想为我们解决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5):86-90
在中国文学史上,张志和的词作别具魅力,其深化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文学形象——渔父,并使之广为流传。这与张志和身为道士,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尽情运用了道教文化的哲学和审美因素有关,而高雅的人格形象,也使其美学思想独放异彩。张志和的作品《渔父词》、《玄真子外篇》充分展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寄情山水的淳朴之美、复归本真的质朴之美、超脱世俗的诗意践行之美。 相似文献
17.
程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3):187-199
儒家制度美学是一种以审美制度建构为关注核心、以审美功利主义为基调的美学视野。孔子依据仁学重构了具有审美乌托邦性质的礼乐文明,其中文艺审美具有根源性质。孟子进而从内在人性层面与外在国家政治层面,为儒家的审美乌托邦提供论证。荀子则以礼法一体的思路,使儒家制度美学具备了从知识话语向意识形态转化的可能。儒家审美乌托邦的实质是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文化改制,儒家制度美学的实质即关于这一文化改制的思想布局与话语表达,是为实现儒家向往的好政治而对审美生活所做的规划。儒家制度美学有力地建构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图景,然而儒家思想的内在症结决定了审美乌托邦只能是一个关于政治、文化与审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张海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
我国正面临着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己经成为基本国策,但是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机制和观念转变的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古今中外各个思想体系的理论精华来为我国行政改革服务.当今世界的开放性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闭关自守,在多元文化不断冲突交融的复杂环境下,各种政治思想也在互相吸收借鉴并朝着和合的方向发展.儒家仁政思想中的价值理性资源非常丰富,在注重工具理性的官僚制发生政治管理危机的时代,实现转变后的儒家仁政思想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同时,儒家的仁政思想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因此,儒家仁政思想的现代转型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79-82
乐教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继承和发展了上古三代乐教传统,提出“人不能无乐”、“致乐以治心”,通过其特定内涵的要求,以有节制的乐事活动陶冶人的心灵,引导人们向“仁”。 相似文献
20.
潘显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6):16-25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 ,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 ,《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 ,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 ;同时 ,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 ,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