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证是由银行以当事人的信誉向来方提供付款保证的一种凭证。它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资金融通的工具,已经有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信用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和资金积压的问题。信用证是一种银行的付款凭证,属于银行信用。在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信用一般比商业信用可靠。因此,采用银行信用证的支付方式,比采用托收或买方直接付款的方式,对卖方安全收汇较有保障。所以,在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凭银行信用证付款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主要也是采用凭银行信用证付款的方式。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2.
论信用证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人文杂志》2001,(3):26-30
信用证的法律性质问题,是确定信用证交易中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基础,各国许多学说均基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此问题加以阐释.而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产物,其法律性质只能根据法学理论,从国际商事惯例中进行探讨研究.其结论是信用证是基于商业习惯,由开证行单方承担有条件付款责任的自成一类的契约.信用证这一特殊法律性质,主要反映在它所具有的独立性和文义性这两方面的本质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方请求,开给出口方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凭证。由于其独立的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原则及无追索的银行偿付保证,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广为接受的支付方式。而其中的议付信用证,因议付行一般由出口人所在地银行担任,出口人能更方便交单并收回货款,更是在各国的出口业务中被普遍应用。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信用证的专门立法,虽然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中国法和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直接适用国际惯例”,但由于中国法没有议付和支付对价的概念,在处理议付信用证纠纷,尤其是处理中国开证行与外方议付行之间纠纷时,往往容易作出不利于外方议付行的裁决。本文通过分析合格议付行的地位取得及其例外抗辩,揭示中国当前司法实践中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对议付信用证的参与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试论信用证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理解和掌握信用证的法律关系及其特点 ,对于正确使用这一国际支付方式 ,防范信用证风险非常重要。信用证是独立于买卖合同的单据买卖 ;开证行付款的唯一依据是单证相符、单单相符 ;在信用证业务中 ,银行有“四不管” :一不管买卖合同 ,二不管商品 ,三不管单据真伪 ,四不管卖方是否履约交货。防范和分解信用证风险的对策是 :选好交易对象 ;选好船运公司 ;选好运输单据 ;做好催证、审证、改证的各项工作 ;各种支付方式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UCP600顺应国际贸易发生的诸多变化,通过对UCP500的修改,旨在促进信用证业务发展。在信用证包含租船提单条款时,商业欺诈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最终承担付款责任的开证行在不影响信用证灵活和高效的基础上保持应有警惕,防范相应风险。UCP600关于开证行的责任和对租船提单信用证有一系列规定,开证行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应对包含租船提单内容的信用证进行风险防范。信用证的国际结算量逐年下降的原因关键在于银行而不是国际贸易本身。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较好地解决了信用证纠纷的法律适用及纠纷认定标准等问题,也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信用证诈骗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讨论。在英美法系国家,尽管欺诈例外规则作为信用证的独立性的例外条款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由于其本身与信用证交易基本原则存在矛盾,因此在实践中未能发挥良好的功用。从理论上讲,美国在1995年《统一商法典》第5条中确立的实质性欺诈标准与英国在UnitedCityMerchants一案中确立的受益人欺诈意图标准相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近年来英国法庭在信用证诈骗案件审理中,将银行的地位明确为欺诈例外条款适用的考虑因素之一,也可能给欺诈例外条款的适用扫清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杨立新 《河北学刊》2023,(4):190-201
独立保函,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开立人,以书面形式向受益人出具的,同意在受益人请求付款并提交符合保函要求的单据时,向其支付特定款项或在保函最高金额内付款的承诺。独立保函是独立保证,同属于人的担保,但与保证的规则不同,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应当认真识别,防止法律适用错误。侵害独立保函开立人权益的主要行为是独立保函欺诈行为,即受益人单方或者与第三人串通,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通过独立保函骗取开立人财产权益的侵权行为,分为无真实交易、单据欺诈和明显滥用付款请求权三种类型。对涉嫌独立保函欺诈行为,可以采取中止支付的保全方法,确认构成独立保函欺诈行为的,应当终止支付,造成开立人财产权益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以保护独立保函开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主要有三个特点。 ( 1 )独立性。 ( 2 )信用证交易的标的物是单据。 ( 3)银行提供信用。信用证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 ,而并非所有的当事人都恪守信用 ,这就使信用证的信用风险难以避免。为及时识别国际不法商人的骗局 ,以避免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当事人应禀持谨慎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 ,要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陆璐 《江海学刊》2014,(3):216-220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出台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旨在规范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然其第8条虽以列举的形式规定了法院可下达止付裁定的信用证欺诈的情形,但因"信用证欺诈"认定标准不清晰,造成有关止付令发布条件的规定过于宽泛,严重曲解了信用证相关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规定,背离了信用证的独立性、安全性及高效性特征。英美法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严格适用和止付令的谨慎下达,可为我国立法司法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吴总建 《天府新论》2004,(Z2):81-84
信用证主要有三个特点.(1)独立性.(2)信用证交易的标的物是单据.(3)银行提供信用.信用证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而并非所有的当事人都恪守信用,这就使信用证的信用风险难以避免.为及时识别国际不法商人的骗局,以避免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当事人应禀持谨慎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要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中因进口开证业务而面临风险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危及银行资产的程度日益严重。如何防范和化解进口开证业务的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信用证是银行(开证行)应进口商(申请人)的请求,向出口商(受益人)有条件承担第一付款责任的承诺。这种承诺是以开证申请人履约为保证的。一旦开证申请人因某种原因无力偿付或拒绝支付信用证项下进口单据贷款,开证行就面临风险。进口开证业务中常见的风险1、政策风险因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及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规定可能会引起信用证开出后进口货物不能顺利入关…  相似文献   

12.
刘阳 《兰州学刊》2011,(5):152-158
传统观点认为近代银行投资棉花产销合作社是为了博取商业垄断利润。文章对此提出质疑,作者以江苏省农民银行为例,从农业科技推广的角度,分析了该行为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农具等各种贷款的动因,认为该行提倡棉花产销合作有其合理性,从实践效果来看,它的确部分达到了目的。因而,传统的观点不适用于评价该行。  相似文献   

13.
在信用证结算的审证过程中,单证严格相符是重要的原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银行审核单据缺乏必要的不符点判定标准,因此《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应运而生。它是个新的概念和表达,是对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UCP500的补充、解释和细化,是跟单信用证审核方法的一次革命。我们应该正确认识ISBP出台的必然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它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强 《兰州学刊》2010,(6):123-125
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有一元论、二元论、协调论三种理论,有转化、并入和准并入三种实践做法。一元论与二元论并非真的格格不入,各国在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问题上的差异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大。我国在宪法上没有对条约在国内适用的规定,条约在我国的直接效力取决于具体国内法的规制。总的来说,我国在立法上是兼采"一元论"与"二元论",但更加倾向于"二元论"的。就实践做法来看,我国与世界各国具有相似之处,即某些具有"自动执行性"的条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直接适用。如果中国在宪法上确立条约适用的准则的话,建议直接明确:有且只有具备"自动执行性"的条约才能在国内得到直接适用,其他条约应当被立法机关转化为国内法后适用,法院应当尽量协调国际条约与国际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证是目前世界上一种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结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热谙信用证的独立性和欺诈例外原则,对于熟练地运用信用证这种国际结算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显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欧洲共同体基础条约》而建立的欧洲共同体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 ,它拥有自己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欧洲法亦即共同体法 ,作为区域的国际法其本身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欧洲共同体法律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的运行并不依附于成员国法律体系。欧洲共同体成立以后 ,在整个共同体范围内 ,除了共同体法律体系以外 ,还同时存在各成员国固有的法律体系。在两种法律体系并存的情况下 ,相互之间必定要产生某种特定的关系。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为其中的一种关系 ,即直接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江涛 《南方论刊》2006,(11):43-44
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在公司法人被股东滥用,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时法院所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如何将法人格否认理论规范地适用于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以有效地矫正因滥用行为而导致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失衡,是我们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试从适用要件和具体适用标准两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这一法理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暂缓起诉”是检察机关行使的一种自由裁量权,它以公诉制度中的起诉便宜主义为基础,主要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本文从心理学、犯罪学、经济学和法学不同角度提出在我国引进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在我国适用暂缓起诉制度提出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9.
"暂缓起诉"是检察机关行使的一种自由裁量权,它以公诉制度中的起诉便宜主义为基础,主要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本文从心理学、犯罪学、经济学和法学不同角度提出在我国引进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在我国适用暂缓起诉制度提出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终审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地适用《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终审法院认为《宪法》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且并非只有第31条能够在香港特区适用,《宪法》多用于说理部分,也可以作为裁决核心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从未被作为违宪审查的依据。在被适用的频率和条款数量上,《香港基本法》远超于《宪法》,且终审法院一般优先适用《香港基本法》;在适用领域上,《香港基本法》主要被适用于保障基本权利和规范国家权力,《宪法》主要用于说明香港宪制架构问题;在适用方式上,《香港基本法》既被用作说理部分,又频繁被用作对核心问题进行裁决的主要法律依据,甚至被用作对行政机关行为和立法机关法例进行司法审查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