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花费数十亿美元巨资,人类在认识自身的征途上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破解生命奥秘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于2000年6月26日面世。这是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6个国家上千名科学家合作的科研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我国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视,以试测4个大片段共628万个碱基对的优秀成果,取得了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格,在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第五次会议上被接纳为新成员。我国承担的是1%的工作量,即对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  相似文献   

2.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15年,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中、法、德、美、英、日六国科学家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消息,昭示了人类对自身了解进入新的阶段,但接下来的后基因组研究,任务更加艰巨。这就是——生命科学的第二次浪潮:蛋白质组计划  相似文献   

4.
新知     
《老人天地》2014,(3):60-60
从今年开始,各国科学家将试图解开人类大脑运作的谜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4月份提出一项全称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的科学项目,正在加速进行。这份计划有短、中、长三期宏伟蓝图:绘制出人脑活动图谱,  相似文献   

5.
环球视角     
国土经济2003年第三期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科学家首次大批量制造反物质并首次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这是人类首次在受控条件下批量制造反物质,研究人员同时首次“瞥见”了反氢原子的内部状态。2、科学家破译老鼠基因组。结果表明,人类与老鼠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3、科学家观察到引力场中的量子效应。在地球重力场中,中子的下落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位置,这是引力场中量子效应的第一个实测结果。4、日美中科学家发现核反…  相似文献   

6.
阴阳、雌雄、公母、男性、女性, 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世界就是这样平衡地组成的。但是,英国科学家根据最新研究却发现,人类男性正在逐步走向灭亡。这个过程虽然非常漫长,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五百万年后,男性将从地球上消失。 最近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科学家们是在研究男性体内特有的控制遗传特征的重要物质——Y染色体的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的,Y染色体功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却逐渐退化。  相似文献   

7.
多角世界     
6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隆重纪念苏联卫国战争60周年。在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2700万苏联人献出了生命,几乎每个家庭都收到了阵亡通知书。正如鸟克兰总统库奇马所说:这是一段不容忘去却的历史。在6月21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此发表声明说:“6月22日是恐怖、痛苦和灭绝的纪念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入侵是一种损害人类尊严和蔑视各民族自决权的犯罪行为,德国“不得不为希特勒攫取世界统治权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德国将尽一切努力不让蔑视人类的意识形态、暴力和种族仇恨的所有企图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8.
人类抗疟史     
1897年8月22日,英国微生物学家罗纳德·罗斯发现了疟原虫,从此人类能有效地防止疟疾。随后,科学家又发现了奎宁的独特疗效,致使疟疾不再威胁人类的生命。但是,疟原虫的抗药性问题仍长期困扰科学家们。近年来,青蒿素——一种从我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提取的全新的抗疟药,引起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9.
“生命在于运动”是健身名言;可是近年来科学家一再警告,大量消耗体力,只是动物的“健身之道”,对于人类,却无异于慢性自杀。这是什么原因呢?最近,德国科学家作了解释,并强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英国圣安德鲁大学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乌尔夫·利昂哈特宣布他和其他英国科研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当时没有人对此感到惊讶。然而俄《真理报》日前披露俄罗斯科学家的预言:黑洞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而且50年后,具有巨大能量的“黑洞炸弹”将使如今人类谈虎色变的“原子弹”也相形见绌,成为不足一提的小儿科——  相似文献   

11.
血型保健法     
血型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上用于供输血时作选择。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血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尚可在防病保踺方面大显其能,这就是科学家新近倡导的“血型保健法”。  相似文献   

12.
资讯     
《社会学家茶座》2006,(2):152-160
全世界人类源自36个女人英国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家通过10多年的DNA研究发现,现代欧洲人其实大多数都是远亲,97%的欧洲人都是繁衍自1万年前到4.5万年前的7个不同女性,这7名原始女人被称做是欧洲的“宗族母亲”。研究者宣称,全世界的人口分别繁衍自36个不同的“宗族母亲”。这些“宗族母亲”都是15万年前到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一个被科学家命名为“线粒体夏娃”的女人的后代。该理论是由人类遗传学教授布赖恩·西基斯提出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从年代久远的古代骨骼中提取出DNA的遗传学者。这7个“宗族母亲”被他称做是“夏娃的7个女儿”,7名原始女人通过“线粒体DNA”和现代欧洲人联系到了一起。“线粒体DNA”是只通过母系一脉传递的遗传基因,男性也能从母亲那里继承“线粒体DNA”,但却无法将它遗传给自己的后代。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女性生下的全都是儿子,那么她的“线粒体DNA”遗传链将就此终止。  相似文献   

13.
论“休闲”     
人类对休闲的体验与人类对生命的自我反思同样古老。当亚里士多德将休闲定义为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生存状态时,他实际上是说,幸福就是休闲;人只有在休闲状态下,才回复到生命的本来状态。因此,休闲是生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与海洋     
海洋孕育了生命,陆地孕育了文明。地球仍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然而。人类正面临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最有希望维持、容纳人类并持续发展的领地。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将“回归海洋”。199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海洋年”,已再好不过地提示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那是人类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茶座》2004,(6):155-156
韩国和美国科学家2月11日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而且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这是首次公开发表人类干细胞克隆成功的报告,这一成果意味着治疗性克隆将成为可能。据路透社报道,治疗性克隆的支持者说,这  相似文献   

16.
低等生物进行无性繁殖,所以它们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如细菌、变形虫、绿藻等。现如今很多高等生物都已经实现了无性繁殖,如组织或细胞培养生产植物、克隆羊、克隆牛等。自从197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诞生之日起,成百上千的婴儿是在试管中而不是在床上孕育的。如今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已经全面开花,甚至有人开始克隆人。克隆羊多利诞生后,很少有人对克隆人类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一位美国科学家8月19日宣布,他的科学小组将在2个月内克隆出人类胚胎。据法新社报道,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扎沃斯,一位塞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是形形色色的。那么,作为整体的科学家集群,又有着什么样的共性呢?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思想家C·P·斯诺在他的文章给出了一些答案:科学家同其他人比较并无很多区别,但是有一点确实与众不同,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人类至关重要。对整个社会说,科学将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并决定我们怎样生或者怎样死,科学包含有行善和作恶的决定性力量。在科学知识的开拓过程中,科学家享有“美”的感受、追寻“真”的结论,同时也承担“善”的责任。而且,由于科学家通常对科学知道的更多,他们对科学的运用,有着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大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2000,(4)
由英、美、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正式向全世界宣布 ,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 ,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 ,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 ,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 ,10万个基因 ,30亿个碱基对。第22对染色体虽然形体较小 ,在所有染色体中排行倒数第二 ,但它上面也有…  相似文献   

19.
成北 《老年人》2011,(10):18-19
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既能看懂精密光学仪器中的数据,也能看清纷繁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他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付出过大量心血;他还推动了我国“863”计划的制定。他就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20.
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与生活方式。那么,21世纪人类生活注定要发生哪些更 加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呢?让我们看看中国科学院的部分科学 家的预测(重点是头一二十年间)。科学预言一:5000多种疑难重症可望得到根本治疗。 21世纪被众多科学家公认为“生命科学”将跨越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鸿沟,发展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 命的中心。生命之谜的大解密,必定要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 直接的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