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天台宗智者大师笔下,生灭示现之"意"与圆妙具足之"境",两者非生非含、无前无后、互具无痕,其"一念三千"有关意念与境界的联合表述、浑融为一的本义推演,呈现出"意境"组合的雏形。天台智者的天才创意,开启了王昌龄等后学文士的"意境"思维法门,前者以佛理导入,后者在文意上定格,先后绘就了玄妙深绝、了无阻碍、不可思议的诗意图景。  相似文献   

2.
说“意境”     
《南都学坛》2019,(5):38-40
"境"的观念来自佛教。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已有"境"的概念出现,其评嵇康、阮籍诗,曰"境玄意淡"。唐代诗论家借用"境"的观念更提出论诗的一些新思想,如王昌龄《诗格》与皎然《诗议》《诗式》中频繁谈到"境""境界""缘境""取境""造境"一类概念,吹起一股新鲜的诗论之风。唐宋的一些诗论家还触及"意境"的另外的特点:象外之旨、境生于象外、言有尽意无穷。晚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情景”说既是一种文学创造理论,又是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美学理论,它与佛教的“现量”概念相结合,在明清之际构建了一座美学理论的高峰。王国维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系统阐述“境界”说的第一人,其“境界”说脱胎于“情景”论,然而,它经历了一个从艺术走向人生、从人生走向哲学、从以和谐为基调的优美走向以痛苦为主要内涵的崇高的历程。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近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同时又是以西方近代哲学为重要营养的学说,它是对以王夫之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情景”论的错位生成,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向近代美学转折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近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散论《无言之美》,每每为先生的穆然深思和悠然遐想所吸引,细细回味,不忍释卷,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5.
“意境说”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高低优劣,视乎意境之深浅与有无。“境”绝不是“不可思议之境”,但美妙之意境却又是在“但见性情”,不事雕琢的美妙诗中。意境论者是要求不要“雕缋满眼”,有“弦外音”和“状飞动之趣”,而不是“重意轻言”、“重味轻象”和“重静轻动”。有人如是说,不过是皮相之谈。一种学说只要它道出了真理,应不计较它属佛,属道还是属于儒。  相似文献   

6.
意境说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经在八○年十一月中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上提出:“意境说在比较全面地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与创作的内部规律方面比有些术语、学说全面得多”,“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在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那次会议曾就此题展开过讨论。学术界关于意境的研究,除了语源与内涵问题几十年来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7.
“从”和“到”带上宾语同时用在一个句子里的时候,它们之间或是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家里到了学校了小王从早到晚都在学习),或是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十点写到九点)。①象下面这句话里的“从……”和“到_1……”之间是直接成分的关系,和“到_2……”之间是很疏远的间接成分的关系:“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到_1亿万斯年以后的可以轻易地离开我们的小小的地球,到_2别的星系、别的空间去做客的未来人,在这无数个一代又一代人中间,你是幸福的一代!”②通常把有  相似文献   

8.
“从”和“到”带上宾语同时用在一个句子里的时候,它们之间或是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家里到了学校了|小王从早到晚都在学习),或是间接成分的关系(他从十点写到九点)。①象下面这句话里的“从……”和“到_1……”之间是直接成分的关系,和“到_2……”  相似文献   

9.
应当承认,近年来文学理论界对王国维“境界”理论的探讨是重视的,取得的成就也着实令人欣喜。然而,在这些可喜的研究中,却存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过失,即把“境界”与“意境”混用的现象。造成这一过失的根本原因,乃是由于人们并不了解王国维“境界”说  相似文献   

10.
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学理论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从发展角度看,先有意象后有意境;从审美差异看,意境丰富和发展了意象的审美内涵,成为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创造心境是思维中的斯芬克斯之迷 ,历来众说纷纭。从先秦老庄的“虚静”说到清末王国维的“出入”说 ,人们对创作过程诸阶段 ,即审美认识、艺术构思、物化表现中创作心境的认识 ,逐渐趋于辩证 ,从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审美关系 ,开始注意到主体自身也有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是对创造心境认识的一个深入。“虚静”是老子关于认识状态的基本观点。老子主张以无为本 ,认为没有“无”就没有“有” ,有无相生 ,无可以化生万物 ,作用无穷(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义 )。老子这种含有对立统一因素的宇宙观表现在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 ,而在认识状态上则…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兴象依附于上古诗者的认知方式而存在 ,并随认知方式的演变而演变。认知思想的终结即是艺术形式的终结。意象、意境是中国上古认知的伟大成果 ,也是整个古代诗形式的终结。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于毛泽东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有关毛泽东伦理思想的论著颇丰。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的理想人格以“新民说”为代表。当他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其理想人格以“新人说”为代表。本文认为,由“新民说”到“新人说”的演变,是以救国救民为宗旨,是伦理观上的升华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理论,而"境界说"的灵魂与核心就是"真",只有那些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的诗词才能得到他的赞赏和推崇.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心”、“性”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立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境界理论;天地境界是其人生境界说中的最高境界,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境界。指出对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审美意境的探寻,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更好地尽心尽性。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境界论"立足于康德、叔本华的意志论,而不是中国的心性之学,这种理论并没有接上中国文论传统,更非"探本"之论,因为它没能接触到人格修养,缺乏对中国艺术教化功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道家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同儒家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道家思想能否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学术界虽尚存歧解,但它对于奠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则是无可非议的。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中国文化,没有道家也不会有在中国后期封建社  相似文献   

18.
不论清代的君主们如何顽固地抱残守缺、闭关锁国,但大势所趋,被动也罢,主动也罢,横竖是出现了一条弯弯的渠道,挤进了一些西方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应该感谢当时译学馆内那些著名和无名的译员们,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才把从未听过、见过的西方“玩意儿”摆弄成方块字,且不谈是否“信、达、雅”,单是译得准确,使国人接受并传播开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相似文献   

19.
到了孟子的时代,在《诗经》的几种应用形式中,“听《诗》”十分罕见了,“赋《诗》”日渐式微了,惟有“引《诗》”硕果仅存.孟门师生“引《诗》”相当普遍,孟子由此在批评“断章取义”的基础上,提出解读《诗》篇必须“以意逆志”.“以意逆志”迟早地、必然地聚焦于“逆”之一环,只要这个时刻来了,“真切”就是对于“逆”最真切的“翻译”.践履孟子说的“以意逆志”,于一般读者而言,理当放弃“中心”之类概念,让更有理解力度的“互动”概念挺身而出;但是,当读者化身作者之后,其真切地逼近《诗》篇之“志”,也只是作为自己的“支援意识”,它们终归要服从于自己的“集中意识”——所谓“意”也.惟有这样理解,“以意逆志”才会成为一种上乘的读书方法,更是一种心向往之但又未必能够抵达的解释学境界.  相似文献   

20.
“意境”或“境界”是王国维美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其中,“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境”与“造境”是这一范畴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