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剩余研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全瑞 《学术研究》2005,3(9):16-22
本文通过研究有关文献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认为企业可以生产出剩余,而且对剩余的来源也有一致的看法,但对剩余的分享却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图从这些经典文献中整合出有助于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指出两者的相同点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以利于深入进行有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其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其制度分析围绕“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并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的制度分析入手,直面现实的实证研究使得人们的视野转向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科学。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他们既有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又存在较大差异.对他们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有利于我们批判性地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看,不同企业理论方法论的分水岭首先在于对人的经济行为的认识不同。基于此,企业理论研究范式可归结为三种:以“新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为出发点的演化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三种范式的企业理论有相通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之一,制度经济学已深入考察了诸多经济问题。制度经济学溯源和演化都有多条路径,且它们之间尚有交叉和互补的趋势,但其中新制度经济学总体上还是具有较为明确的特征。它并未改变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而是在继承其基本内核的同时又做了一些重要发展。它不仅改变了行为主体和分析对象,而且实现了企业和家庭、市场和企业以及政府和微观主体在分析上的统一。新制度经济学诸多分支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定理展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科斯定理的具体延伸。而制度因素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和博弈分析等方法,也显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6.
评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西方企业理论进行了概要介绍 ,并着重介绍和评析了产权学派和交易费用学派的企业观点。指出 ,虽然西方企业理论在关于企业基本问题的方面因其研究方法的缺陷而对我国企业改革无指导意义 ,但他们在一些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上的“精雕细琢”所得到的个别结论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国家理论中有关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相关性的角度 ,对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实施制度变迁的动机 ,以及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问题做了分析 ,并说明了国家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重读马克思,可以看到,与列宁国家学说不同,马克思国家学说的深层次本质是新社会观.马克思以充分认识到社会决定国家作为起点,而在终点上通过主张国家将会消亡,他最终推崇的是社会的本源意义.对于马克思来说,终点意义上的社会有别于最初决定国家产生的市民社会,它以实现了无冲突的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特征,这也是他之所以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终极目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经济学与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费用角度看待影响和制约人类行为的局限条件,人们追求"在收益一定条件下的交易费用最小化";品牌经济学则是从选择成本角度看待影响和制约人类行为的局限条件的,人们追求的则是"利益一定条件下的选择成本最小化"。二者是对人类选择行为的局限条件从不同视角的考察。但二者都是价格理论的应用与拓展,只不过是扩大了局限条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及构成,解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并检查它的结果,旨在对这一制度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它存在的缺陷,以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试析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具有各自不同的范式特征.作为一种宏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不仅具有涵盖或涉及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论广度,更具有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来解剖制度本质和制度变迁内在历史逻辑的理论深度.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结构是科学的,是一种开放的科学体系,它需要综合和补充的是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自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马克思制度经济学范式统一和综合新制度经济学,将会拓展和丰富马克思制度经济学;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化,符合科学发展的正常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张亦工 《东岳论丛》2000,21(5):33-36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的兴起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历程中的一场革命 ,从此经济学方法才真正应用于对制度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经过了几十年的演进、发展 ,不断趋于成熟、完善 ,形成了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经济学、契约与委托—代理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支干的理论体系。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我们批判地学习、借鉴新古典经济学 ,进一步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军 《学术探索》2005,(2):112-115
张光直开创性地提出国家起源的两种模式:断裂———连续模式。他认为巫术等宗教因素在国家起源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反对马克思关于国家起源的生产力决定论。针对张光直对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提出的三个方面的质疑,本文逐一进行了批判地回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学术探索》2004,2(2):74-78
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农业起源和古典国家的兴起与衰落等问题的研究中,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起源理论。作者分析了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得失,并且回应诺思对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有关批评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考试作弊的性质、原因和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深化对考试作弊的认识,为防范考试作弊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文章认为,考试作弊的治理要从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实施机制三方面下功夫。正式约束体现在国家法规政策上,非正式约束体现在大学生伦理道德上,实施机制体现在学校的校规校纪上。几方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遏制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又一次战略规划.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国家强盛从而导致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决定国家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是国家回归社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国家学说对于推动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人民幸福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其价值内涵需要被进一步阐释和论证,使之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及中国梦建设。文章基于思想史视域首先阐释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念基础及发展脉络,进而探讨了马克思国家学说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维护人民权利巩固国家政权、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新时代价值,最后从发挥社会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作用、协调好国家与个人间的关系、以社会化为导向推进改革、依托社会组织推进国家建设几个方面,研析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汪清清 《理论界》2013,(4):18-20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现状反映在信访制度中产生了许多的矛盾现象与不平衡趋势,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对于学界关于信访制度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应该以信访制度是否存在适应性为标准。通过对信访代理制这一信访制度的新改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信访代理制度体现了体制平衡的一种自主维系,是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制度平衡的一种行为选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发现,信访代理制的推动与信访过程中存在的交易成本、有限理性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信访制度存在合理性,现行信访制度的改革是适应现阶段中国转型期的现实状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