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EV iews软件包对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进行验证,证明了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是滞后的。指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能忽略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要看到各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同样的,关键看该产业是否适合该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且农村人口比重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实现人口城市化必须紧密结合基本国情,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贫困山区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是我国目前城镇化工作的难点。解决贫困山区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稳妥推进贫困山区农村人口"异地完全城镇化",大力开展青壮年补偿教育,加大对贫困山区人口城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将人口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人力资源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与物质资料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联系密切,而且与自然环境及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有着密切联系。受人口增长惯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综合影响,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矛盾日益尖锐,数量庞大、整体素质不高的人口负担使就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难以妥善解决。因此,必须以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加大人才资源开发为基本手段,坚持人才强省战略,以盘活现有人才为着力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人口就业在机制,渠道,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顺应发展需要所必须选择的人口控制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城市化制度创新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城市化不仅要以工业化发展为前提,还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各项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我国原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等已成为了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的障碍,亟待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在老龄化高峰和死亡率高峰到来时导致农村人口负增长。农村人口负增长将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人口城市化方式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逐渐转变为农村人口死亡减少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真正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 ,除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手段外 ,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流动起来的、日趋成熟了的 ,并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一分子的“准市民” ,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变 ,即变当前的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步骤 ,也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必须要充分利用政策优越制定长远规划 ,建立起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小城镇三个层面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的方法,通过分析收入分配与城市化的关系,得出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对城市化进程有着较大影响的结论普遍的平均主义和收入分配过分不公平都将阻碍城市化的进程.所以,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应解决好收入分配的深层次问题,培育和壮大一个需求的主导阶层.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减少和转移农民,农民流动是一种必然规律。由于流动人口长期在农村和城市(城镇)两端间迁徙流动,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具有双向影响效应,所以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双重视野思考问题,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双轨路径来妥善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土地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者互促共进、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对山东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06~2015年间,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失调状态;从区域角度来看,半岛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鲁中地区土地城镇化则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二者失调的状态区域差异特征也非常显著。两者失调主要表现为土地城镇化超前而人口城镇化滞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城镇化融资的财税激励,城镇化扩张的土地财政依赖,城镇化投资的晋升激励,是土地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因素;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福利支出责任的抵触情绪,农村家庭和农民个人因素的影响则是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关键因素。确保进城农民迁徙自由化;推进农民土地财产物权化;健全市民化资金挂钩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化供给水平是促进山东省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管理水平等会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导致不同的生育控制结果。中国的人口控制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即越是拒斥人口的城市转移,就越使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使城市化所具有的人口自然控制功能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平衡不同规模城市的财政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过程具有非线性饱和状态的特点,灰色Verhulst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效果.进一步的预测表明,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态势明显,由此引发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施城市化战略中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均具有重大意义;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种种障碍,让进城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必须做到统一认识,统一城市发展方针,统一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就业机制,统一社会保障待遇,统一服务与管理,让更多的进城农民变市民,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以城市化与现代性为社会视角,运用大量原始数据,对民国汉口人口结构中的基础性内容如人口籍贯、年龄构成、性别比例、职业构成、教育水平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量化考察与实证性研究,得出结论:民国汉口人口结构不太合理甚至有些畸形。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民国汉口人口城市化与拉美过度型城市化有着较多的共同之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仍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红利。到2020年能否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事关城镇化成败,也牵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局。因此,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以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为重点,推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推动人口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中国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路径,以及上述两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偏差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的能耗效应。研究发现,在5%水平下,土地城市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增加能耗,而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则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同时土地城市化相对于人口城市化的过快推进也能显著推动能耗的上升。相对于人口城市化而言,土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耗增加的主导力量,土地城市化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而人口城市化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认为,应当优化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城市化效率,推动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同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偏差;第三产业的结构层次较低,吸纳就业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城市建设落后,现有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较差;人口流动的政策限制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