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审视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指出权利人个人利益空前强化,而社会公共利益则不断被边缘化,形成的原因在于立法者以经济利益为手段,片面追求刺激软件技术创新,从而无视社会公共利益;同时,软件的技术性特征等因素也加剧了这一不平衡;解决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平衡问题,必须着眼于现有立法框架,从制度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风靡全球的自由软件运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运动或经营模式创新,而是在提倡和实践着一种新型的社会交往方式,意味着一种值得追求的社会理想。它与现行的软件私权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发生着冲突。理查德·斯多尔曼深刻地批判了私权软件体制,这种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通过自由软件运动的实际发展现实地展开的。分析斯多尔曼定义的“私权软件体制”的含义、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并把斯多尔曼的思想与当代信息化的资本主义的现状进行初步的比较,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自由软件运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人拥有合法的垄断地位,法律已授予其排他的制造、销售、使用权。在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并不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因此应当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反垄断法也不能否定知识产权人有权基于该项知识产权获得的排他的商业利益,但是知识产权不是授予一项违反反垄断法的特权。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效应的广泛存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尤其是存在互连、互通效应的行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极有可能会妨碍、限制甚至消除竞争,进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时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就构成了违法,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法作为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大众对文化、信息需求权利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实现平衡知识产权人垄断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激励知识创作和社会大众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的实现。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下,知识产权法的修正是最频繁的。具体讲它是由一系列专有权构成的利益系统。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都包含其中。其发展的推动力量就是利益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其法律的基础理论就是"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多年来的知识产权立法取向是单向的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忽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但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和经济人的理性趋利性决定着,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是二元的,即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公共利益的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起始性、手段性和基础性"价值目标",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终极性、目的性和最高价值目标.该二元价值目标均衡发展才能保证公私价值目标的双双实现,而失衡则会导致其双双"落空".所以,今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应当注重公私价值目标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已成为了世界范周内的重要课题之一。TRIPS协议的签订虽然为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但也导致了对知识产权的盲目保护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危及到社会基本公共利益的存在。文章试图追根溯源,通过对知识产权及TRIPS协议的深入理解寻找出一种更为恰当的权利分配模式,以期可以抛砖引玉,为后人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上做一些知识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人拥有合法的垄断地位,法律已授予其排他的制造、销售、使用权。在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并不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因此应当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反垄断法也不能否定知识产权人有权基于该项知识产权获得的排他的商业利益,但是知识产权不是授予一项违反反垄断法的特权。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效应的广泛存在,某些领域的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尤其是存在互连、互通效应的行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极有可能会妨碍、限制甚至消除竞争,进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时知识产权人的拒绝交易就构成了违法,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阻碍后续的创新和公平竞争,破坏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损害自由公平意义下的竞争秩序。为保障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实现,应对权利保护和禁止权利滥用并重。可从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两个层面,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  相似文献   

9.
促进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应有机协调私有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知识资产以其强烈的公共性为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然而,不同种类知识产权、同类知识产权从创造到消亡的不同阶段,其外溢性呈现出差别,财税政策激励工具的运用亦应有所区分,否则,其正当性和必要性将大打折扣。唯有结合知识产权的特性,采取差异与整合的策略,财税政策工具才能在既定财政约束下更好地实现税收激励效果,从而契合并助力实现知识产权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根本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之一。TRIPS协议的签订虽然为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但也导致了对知识产权的盲目保护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危及到社会基本公共利益的存在。文章试图追根溯源,通过对知识产权及TRIPS协议的深入理解寻找出一种更为恰当的权利分配模式,以期可以抛砖引玉,为后人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热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上做一些知识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1.
吴伟斌  林华东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6):114-115,7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症结。开源软件不但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的需求,降低成本,而且能够随时根据教学需要自主改进程序、促进教学水平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就教育信息化推广使用开源软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软件的几个伦理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件是信息处理机制的对象化,在现阶段,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为不同的人群带来不同利益,也造成人们对此产生了不同的伦理价值观念。本文以“底线伦理”的思路,为人们在智能软件、商业软件保护、自由软件等方面的不同看法达成共识提供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软件设计模式的内在规律,通过介绍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比较了模式、设计模式与软件设计模式等概念;对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按移植度进行了分类;从而得出软件设计模式源于移植的结论。最后指出软件设计模式背后的科学方法是移植、归纳与演绎;软件设计模式的哲学是自由、开放的软件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MDA可以从模型直接得到可运行的系统,受到特定领域、平台、框架和语言的限制,推广MDA到企业计算和嵌入式以外领域的应用首先需要消除限制等问题。提出了用搜索引擎在Internet上发掘有用的代码并供程序员重用。使得MDA自顶向下的结构特性和Internet代码搜索自底向上的结构特性能有机的结合而实现广泛领域中的软件自动生成。为推行MDA到企业计算和嵌入式的外领域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开放软件领域中的技术活动,其实质是一个社会工程,它触及了开放社会的核心,映现出公开的智力资源以及非人际化的、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巨大作用。在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复杂性的日益突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资本和内在化的非正式规范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复杂的活动需要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6.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论述了软件测试的自动化测试实施过程。并从软件自动测试的好处、影响软件测试自动化实施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软件测试的自动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软件产业是我国近些年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深入分析细分软件市场的构成 ,不同细分软件市场的发展现状 ,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于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模式为参考,分别在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编程的三个阶段中,依据各阶段的地位、作用、实现目标,具体阐述测试目的和应注意的测试点。依照传统的三个测试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借鉴传统测试方法有用的部分,提出有效的对面向对象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结合传统的测试技术,针对面向对象技术新特性在测试中所引发的问题,提出一种测试模型。该模型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计算机软件质量和软件质量保证问题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提出要研究创造软件复用技术、新的开发技术、容错技术、开发工具,实行全过程检验和全面管理等方法,以解决软件质量保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