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比重与实际的城市化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所以我们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更具有表征性。上海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就达到了58.75%,1999年迅速提高到73.84%。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之中,都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大批居住于农村的人口由依靠土地为生的第一产业转至依靠知识、技能、资本为生的第二、第三产业。现在,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先进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前,出于当时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实行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政策,农村人口长期保持高比例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中期,均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自然转移,如日本从1947年到1975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8%提高到3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则从28%提高到7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韩国从1960年到1981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0%提高到39%,而城市化水平就从28%提高到56%。  相似文献   

3.
尹勤 《统计研究》1995,12(3):60-62
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尹勤人口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1990年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26.23%,属于人口城市化刚刚起步的国家之列,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在其各种各样的定义中,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度一般采用城市地区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化的内涵及监测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来反映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非农人口(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评价一个区域城市化进程是否适度就用人均GDP所应达到的水平.应该说,采用单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城市化进程,确实较简单易行.但是城市化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还包含着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等的改变,标志着人类向更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迈进.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分散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美国城市化新特点 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以后,美国的城市化无论是其发展水平、发展规模还是城市体系,都属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总体看来,其城市化水平、速度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从美国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美国城市化主要依托农村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迁移,各种工商企业、新兴产业在大城市涌现,大城市急剧膨胀,从而使大城市经济和人口在整个国家经济和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并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目前,美国40%以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29座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在波士顿到华盛顿、匹兹堡到芝加哥和洛杉矶至圣地亚哥三大城市带,城市人口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3.  相似文献   

8.
天津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人口城市化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惟一测度指标,似乎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城市化水平。而真正认识和测度城市化水平,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人口城市化的片面性,提出了新的城市化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基于城市发展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对天津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且对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与以人口城市化为惟一测度指标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利用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城镇人口或城市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比重的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重越大,即城市化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越发达,所以国际上不少专家学者把它列为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指标。我省制定的县(市、区)级新农村标准的13个量化指标.就有城镇人口比重一项。《浙江省农村小康和新农村考核手册》对该指标的涵义来作解释,只在第68页注明该项指标数据来源是统计局,但统计局并无该项现成数据。事实上.对城镇人口或城市人口的概念.各国划分的标准并不一致。我国现行人口统计中有市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分组。“市指经国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定量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水平”是指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是国内外目前最为通用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这一指标具有表征性强,便于统计,便于相互比较的优点,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我国,由于严格的城市人口限制政策,使得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艳 《浙江统计》2008,(12):19-21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城市化的确切概念和内涵,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①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②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和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⑧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传播与渗透的过程;④城市化是农村生活行为方式、物质文化逐渐向集约高效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自然发展过程。一个城市要实现真正的工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占多数是不可想象的。本文针对成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车茂娟 《中国统计》2006,(11):39-41
由于丘陵地区人口占四川省人口的近60%,因而四川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和难点毫无疑问都在丘陵地区,而加快丘陵地区城市化的关键在于丘区工业的大力发展。一、四川丘陵地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一)工业化的水平较低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可以用工业结构比重指数来衡量,丘陵地区和全省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分别为0.26和0.28,而全国的工业结构比重指数为0.34,可见四川总体的工业化水平都很低,丘陵地区比较起来显得更低。(二)2004年工业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丘陵地区工业增长发展的形势较好,比上年增长了24.3%,而全省工业的平均增长率为18.7%,丘陵地区工…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横向、纵向数据的连续性,文章特选取非农业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另外,选取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作为交通线路的评价指标,对不同时空序列条件下城市化与交通网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区域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重为准绳,利用文献[7]中提出的"区域农业人口城市化系数"及有关估计参数,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定。根据城市化发展过程"S"型曲线运动轨迹,建立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型,据此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于70%,已步入后城市化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起步晚,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是指某区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澄 《统计研究》2001,18(5):43-46
一、城镇化与经济竞争力1 城镇化的本质。城镇即城市和集镇 ,城镇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而衡量城镇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以区域内城镇人口占全区城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包括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常住的农村户籍人口。城镇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 ,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从本质上来看 ,城镇化不只是形式上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  相似文献   

19.
基于PDL模型的城市化水平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刚  赵萍萍 《统计研究》2005,22(3):45-4
可用于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法、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等。其中 ,经济因素相关分析法因其在预测时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而在实际中广泛被使用。如 ,汤茂林等在对 1 985~1 997年间江苏省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与人均GDP间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江苏省 2 0 2 0年的城市化水平可能会达到 5 1 6% [1 ] ;刘科伟等用GDP与城镇化人口之相关关系模型预测陕西省 2 0 1 0年的城市化水平可能会达到 3 9 63 % [2 ] 。吕宾等亦根据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相关关系预测 2 0 0 5年新疆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而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城市化水平。所谓城市化,又称为都市化或城镇化,通常指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提前八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经济总量在1996年底已跃身全国五强。伴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无论是设市数量还是城镇人口数量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全省的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较,浙江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