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是我国的一部具有创造性的历史著作,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记载了许多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些言辞往往“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刘知几《史通》)。《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的辞令就非常精彩,本文拟对宫之奇的精彩辞令做一分析。 《宫之奇谏假道》选自《左传.僖公五年》,记录了晋国假道于虞,灭掉虢国,而又乘机灭掉虞国这一历史事件。宫之奇是虞国的大夫,见识很高远,当他听到晋国再次向虞国假道时,就深刻地认识道,晋国的野心不仅仅是要吞并虢国,而且还要吞并虞国,因此,假道这件事是关系到虞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宫  相似文献   

2.
拥有     
此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期,晋国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  相似文献   

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在全国有影响的高校文科教材。一九八一年修订之后,更臻完善。笔者在教学中受益非浅。但对文选中有些注释仍存疑义,现试陈愚见如下: 一、“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文选》(指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下同)注:辅,面颊。车,牙床骨。(第一册17页) [解]:此注是根据西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注解,辅为面颊,是以辅为酺,故“辅车相依”译成“面颊与牙床骨互相依存”。此句“辅”非“酺”之假借,“辅”即车轮外的两条直木,帮助车承受压力。用的正是“辅”的本义。例如:  相似文献   

4.
井伯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左传·僖公五年》载晋献公假道以灭虢之事云:"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自古迄今,关于井伯与百里奚是否为同一人的争论从未停止,聚讼莫一,疑异丛生,实有待发覆者。笔者拟于此戋戋小文再作申说,冀可有所献替。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作品中,常见这样的句子结构.例如:“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相似文献   

6.
《左传·僖公四年》记齐桓公伐楚,楚使臣责以师出无名,齐相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穆陵,北至于无棣。”关于“无棣”的地理位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齐国的北境,在今山东省无棣县附近。”犤1犦(P14)郭锡良、许嘉璐诸先生的《古代汉语》教材注释与之基本相同。臧励和等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于“无棣”条下亦释为山东省无棣县。犤2犦(P912)修订本《辞源》亦从之而不改。犤3犦(P1961)诸家之注释因流传广、影响大,而“无棣”为山东省无棣…  相似文献   

7.
“台”辨     
说到台,自汉代以来,一般都认为它是一种积土而成、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例如:《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毛传:“四方而高日台。”《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无木谓之台。”《尔雅·释宫》:“谓之台。”郭璞注:“积土四方。”《辞源》:“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中国古代衣食住行》(198年第1版第118页)也说:“台均为土石堆积而成。”诸家说法侧重点不同,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积土成台,高平无木。(唯姜亮夫先生作《楚辞通故》引《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选登视台以望”及杜…  相似文献   

8.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用法颇具特色的名词性词组,一般都把它混同于所谓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1) 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魂天王,不为华侈?(洛阳伽兰记·王子坊) 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注释“雉头狐腋”:“雉头狐腋:……用在能愿动词的后面,用作动词(着重号为引者加,下同),是穿雉头狐腋毛皮衣服的意思。”(部本《古代汉语》上册38页,1984) (2)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郭本《古代汉语》注释“端章甫”:“端章甫: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中册574页)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记载中,称某人将任令尹为“将知政”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既任令尹为“持国政”(《说苑·至公》)、“为政”(《左传·襄公三十年》),前令尹让贤为“传政”(《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这些表示权能职事的措辞,均突出一个“政”字,这说明掌治内政,乃是令尹的根本要务。 令尹所理之内政,包括哪些方面?综合各种史料,可知有如下数端:  相似文献   

10.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出亡事时,有“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一语。语中之“块”一般释为“土块”,实则大谬不然。“块”即“凷”,亦通“蒉”,是盛土的器具。“野人与之块”即野人将食物装在盛土的器具中进献给重耳。  相似文献   

11.
《西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期刊载尹君《“二毛”解》一文,读了以后,有些不同的看法.因为牵涉到怎样理解古书文意的问题,所以提出来与尹君同志商榷.《“二毛”解》的论点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按原文误作二十三年)“不禽二毛”的“二毛”,“不是就黑白两色毛说的,而是就须发两种毛讲的,侧重点在胡须”.文中,首先从“事理上”作了一番“推究”;接着引《周礼·秋官·司仪》注为论据;最后据《国语·楚语》注以“毛”为“须发”作旁证.下面就这三点来略陈鄙见.  相似文献   

12.
“行李”辨正“行李”一词,先秦义为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又作“行理”,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辰星《释“行李”》一文以为“在古代,李、理二字同属来母、之韵(先秦古韵当称‘部’,不称‘韵’,此当为笔误——笔者),  相似文献   

13.
<正> 宫之奇春秋时虞国辛宫里(今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马沟附近)人。他担任虞国上大夫,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地辅佐虞君,并推荐贤才百里奚参政,对外采取联虢拒晋的外交策略,因此,虞国虽小而强盛一时。当时,虞国的北邻晋国,正值晋献公当政,国力强盛,虎视眈眈,不断向外扩张领土。虞国及其南邻虢国,都是晋国想要侵吞的目标。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昏昧荒唐的虢公丑盲目自大,出兵侵扰晋国南部疆界,晋献公遂下决心灭虢。但灭虢必须经过虞国,而虞、虢两国又一向唇齿相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又使晋献公不敢贸然动手。为此,晋献公召集群臣商讨对策。晋大夫荀  相似文献   

14.
“作爰田”一词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五年》,是晋国在韩之战战败后为恢复国力而进行的一次变革。其最初在晋国实施的范围十分有限,主要是将韩之战中阵亡士兵原先拥有的土地重新分给其家属,以此获得“国人”的支持,进而使得夷吾(晋惠公)一派势力在晋国能够继续执政。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反义词的关系,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长了许多。这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较少的音节(字)表达较多的概念。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这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七世纪晋国灭取虢、虞二国的具体时间和经过,《左传·僖公五年》有一段十分生动的叙述,现摘抄如下: 八月甲午,晋候围上阳,问于 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 “克之。”公曰:“何时?”对曰: “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  相似文献   

17.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几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现今的高校古汉语、古作品教材及一些有影响的文言读本大多未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加以注释,同样,中学语文课本亦如此。有些虽加注释,但似乎都不够准确妥贴,如郭锡良等编、王力等校订的《古代汉语》:“我们这些人现在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今:时间副  相似文献   

18.
论荆楚精神     
荆,或楚,或荆楚,都是指的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经济昌盛,政治稳定,文化发达的古国。据《春秋》所记,庄公之前称荆,僖公之后改称楚。《诗·商颂·殷武》则荆楚联称,如“挞被殷武,奋伐荆楚”、“维女荆楚”,故楚是荆的别名。对此,沈括作了注释:“……荆州宜荆,……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可见荆楚既是旋名,又是国号,是长期存在祖国大地上的一个民族群体或国家实体。据《史记·楚世家》等古文献记载,楚旗的祖先是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高阳生称,  相似文献   

19.
人称代词“你、您” 的时代特征和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这个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其鲜明的社会性。仅就汉语第二人称“你、您”来看,这两个称谓词的演变和运用,也反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体现着时代的风貌。 古汉语中没有第二人称代词“你”及其敬称“您”,当代一些有影响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没有收“你”字。在文言文中,与“你”相当的第二人称代词是“尔、汝、而、乃”等,例如,“尔作言选语,妄称文武。”(《庄子·监跖》)“汝心之固,固不可微”。(《例子·汤向》)“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相似文献   

20.
《初见秦》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按:刘师培谓“服”与“保”通,是也。“保”,依附。言荆王君臣逃走,向东依附于陈。《说文·人部》“保”字从孚得声,与“附”声近义通。《管子·小匡》:“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当为“受”)”,《鹖冠子·王鈇》则作“家与家相受,人与人相付”,此保、付(通“附”)二字相通之证。《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杜预注:“虢稍遣人分依客舍,以聚众抄晋边邑。”《管子·四称》:“保贵宠矜”(当为“矜宠”)尹知章注:“惧宠而矜夸者,则保依而贵重。”《庄子·列御寇》:“人将保汝矣。”司马彪注:“保,附也。”凡此皆可知“保”为依附义。张文虎谓“服”当依《战国策》作“伏”释为“窜伏”,殊不知“保”、“伏”(通“服”)于此同义,而不当以“窜伏”训之。《十过》:“[重耳]又令人告厘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