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是旅游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基地,学生的能力是检验旅游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尺.通过对重庆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及其培养者、使用者的调查发现:学生及其培养者、使用者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期望、学生实际能力的感知水平以及3者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期望与实际能力的感知水平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差距的根源在于3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对高校培养目标与教育环境的认知偏差以及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差异.要缩小差距,高校需要及时修正培养目标,使3者的期望保持合理的水平;切实改善教育环境,调整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过程中,由于顾客相关信息的欠缺和消费理性的不完全,顾客对企业提供价值的感知会存在四种"价值认知差距",即企业价值主张与顾客价值期望之间的差距、企业传递的价值与顾客感知的过程价值之间的差距、企业提供价值与顾客感知的结果价值之间的差距、企业实现价值与顾客价值评价之间的差距。为了促进顾客感知价值的有效传递,缩小供需双方的认知差距,本文研究了企业如何从顾客期望管理、过程管理、自我服务技术和整合教育渠道等四个方面实施顾客教育。  相似文献   

3.
探究"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振兴高等教育至关重要.在对安徽省5所高校8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期望、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和感知价值正向影响"课程思政"满意度,而学校形象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的感知价值、生生互动和生师互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户口学生的感知价值、生生互动水平低于农村户口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期望、感知价值、生生互动水平以及生师互动水平越高;不同专业学生的期望、感知价值、生生互动水平和生师互动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应加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感知价值,关注群体差异,提高"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SERVQUAL模型进行高校就业工作学生评价的实证研究,构建学生感知的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学生评价量表,探讨学生感知就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便于高校测量学生期望与感知就业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查找就业服务问题与不足。高校可采取"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就业服务设计、树立全过程的就业服务质量意识、就业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就业服务质量定期评价与持续改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服务队伍"等措施,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校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趋同化问题,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在当前环境下,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应该从细化培养目标入手,实施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努力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生期望三者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要为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在就业调查中却发现,实际的就业情况与培养目标并不相符合.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来自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以及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本身.作为高等院校,要从自身的教育体制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进行改造,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能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改善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高校的美育必须培养学生认识美、感知美的能力.许多文化手段正在混淆感性认知与正常知识掌握之间的区别.应有的审美感知教育被教条化,情感表达在程式化.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当务之急在于对其内在的感觉进行个性化的激活.引导并建立起自由的艺术感知能力与表达方式,才是创造力形成的应有基础,才是深化了文化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基础理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精神、学习习惯;高校能力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接受信息或者说知识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能力教育与基础理论教育必须平衡。确定基础理论教育的范围及相关的要求时,应重视学生解决基础理论问题能力训练及将来的适用性。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途径是:改进教学大纲;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提高教学及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由于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创新教育缺失、实践教育落后、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问题,因此,高校毕业生不能较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立足于卓越工程师的主要培养目标和培养原则,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相应的课程规划、管理措施的改革和评估方法,以期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SERVQUAL模型基础上,以南京部分高校为样本,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研究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教学质量给予较正面、肯定的评价,学生认知的教学质量与其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面,学生所期望的教学服务水平与其实际感受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特别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工对学生期望的认知与学生实际期望相差较大。高等学校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动积极地与学生沟通,深层次地把握学生对教学服务的真正需求,减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新时期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从知识型、知识传递型转向全能型、自主发展型。原有教师培养主要指向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传递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从而形成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这一模式显然与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建立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基地,完成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作为教育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高校教师正面临着从理念到实践的严峻挑战。文中认为高校教师在当代大学教育工作中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并实施综合考评等,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助于优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明确专业定位,制定合理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和提升其专业素质,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对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结合学校发展和实际,研究建立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确立培养目标、强化教学和科研能力、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早日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目前 ,在师范院校上规模的同时 ,应特别注意师范生培养的质量。提高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必须确定师范院校培养目标 ,明确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规格 ,建立和完善师范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很多,在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师范本科生的素质教育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学生在实习时,做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搞专业教学却力不从心.学生增加了各种活动的锻炼,却减少了语言能力的培养.高校师范本科的古代汉语教学承担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却面临教学课时不断减少的严峻挑战.而中学教材的古文逐年增加,又提高了对古代汉语知识的要求;同时,学生也害怕学习古代汉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拟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启发,谈谈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并探索对师范本科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期望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新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等院校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以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目前高等学校动画专业毕业生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强化师资力量、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巩固学生绘画基础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着重的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升现有教师专业技能的方式,而非简单的人才引进.高等学校要遵循新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的特殊性,坚持全能型人才培养的务实性定位,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明确性和专业性.新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安排青年教师到一线企业挂职锻炼,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实验动画的创作,为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强化培训,巩固新兴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养成的目标应符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要求。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别于生态德育,生态道德素质重在养成。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原则。应重点关注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陶冶大学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生态道德意志,以最终规范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前提,语文教师应该在情感素养、语言表达及情感回应的积极性等方面做出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积极寻找教育契机,以完善学生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必备的基础素养,是走入工作岗位前亟需提高的,也是各大高等院校在人文培养过程中需要补充和提升的一环。工作坊模式在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中广泛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也有着较好的实施效果。本文对基于工作坊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从工作坊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工作坊的师资配备、工作坊的课程建设、工作坊的课程评价建构等四个方面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